第71集團軍某旅中士周志鵬
王杰傳人,逐夢強軍!
▲視頻:李杰、王楠、李帥、肖震
人物名片
周志鵬,男,漢族,安徽廣德人,2021年9月入伍,2023年8月入黨,如今周志鵬接過父輩鋼槍,擔任東部戰區陸軍某旅“王杰班”副班長,他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業務能力水平,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成績突出,2024年,榮立戰備訓練三等功1次。
父輩筑夢“王杰班”
▲圖為周志鵬講述強軍故事
▲圖為周志鵬父親訓練照
1993年,周志鵬的父親周東明被任命為“王杰班”第十六任副班長。他帶頭傳承王杰老班長“兩不怕”精神,積極協助班長抓好各項工作,因班級建設過硬,年底所在班級榮立集體二等功。
周東明曾患腎癌,在完成左腎摘除手術的第二天就堅持下床走路,醫生都吃驚地看著他,問他是不是當兵的?他卻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可以病死,但是我不能讓病把我嚇死。” 這種自我約束是沒有時間界限的,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在“王杰班”戰士的眼中,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兩不怕”精神已深深融入了他的身體,影響了他的一生。
周東明后來回憶說:“當年班里訓練都比其他班要求嚴格,到‘王杰班’來就要能吃苦,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退伍回到家鄉后,周東明秉承軍隊光榮傳統,用實際行動詮釋初心使命,多處籌集資金辦廠創業,帶領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
少年逐夢“王杰班”
2021年9月,周志鵬大學畢業后,追隨父親的腳步參軍報國,巧合的是,他來到的部隊正是當年父親服役的部隊。
但是,周志鵬的“兵之初”并不順利。新兵下連后他因訓練成績不理想,帶著失落的情緒向父親訴苦,“為什么我們班要比別的班練的更多?為什么我們班比別的班要求更高?”
沒想到,父親不僅沒有安慰他,反而在電話里批評道:“你連這點挫折都克服不了,還怎么在王杰生前所在部隊當兵?”父親的話語狠狠地鞭策著這個少年,在一次打掃連隊榮譽室衛生時,周志鵬看到墻上一面又一面榮譽旗幟,看見老班長感人的事跡后,他深知,榮譽旗幟的背后,是高于對手的標準,是嚴于對方的要求。唯有比對方練得更多、學得更多,才能贏得那一面面榮譽錦旗,才能戰勝強敵對手!
在這種雙重精神的感召下,周志鵬像變了個人似的,靠著一股子拼勁苦練硬功。年底參加考核時,他的訓練成績全部達優,并因表現突出被評為 “四有”優秀士兵。
2023年8月,他被連隊吸納為預備黨員,同年9月開始擔任“王杰班”副班長。
精兵淬火“王杰班”
成為“王杰班”副班長,周志鵬感到很自豪。他打電話告訴父親這一消息后,周東明勉勵他要戒驕戒躁,繼續努力。雖然任職時間不長,但周志鵬以父親為榜樣,帶頭傳承王杰精神。
從那以后,周志鵬也像當年王杰“專揀堅硬的坦克道挖雷坑”一樣,堅持嚴于大綱的訓練標準苦練硬功。體能訓練中,他每周制訂訓練計劃和目標,背沙袋、穿沙衣,主動給自己加壓。久而久之,周圍的戰友都被這個副班長所帶動起來,一起加壓訓練,共同提高。
射擊訓練中,他將射擊距離調整到大綱要求的上限、射擊用時縮短到大綱規定的最短時間、射擊姿勢增加到多種姿勢射擊。
2023年4月,周志鵬首次參加旅里組織的裝甲步兵班綜合射擊考核。在下車戰斗階段,他接連運用臥姿射擊命中兩個目標后,發現射擊地域的草叢遮擋住了第三個目標的瞄準視線。沒有絲毫猶豫,周志鵬立即改用跪姿完成射擊,并精準命中目標。最終,周志鵬取得8發全中的優異成績,是參考官兵中唯一一名擊中所有目標的機槍手。
入伍不到4年,他已經熟練掌握精準步槍、某單兵火箭筒、某榴彈發射器等十余種武器裝備使用技能,被大家稱呼為“全能”槍手。
“軍隊是要打仗的,打仗就要有打仗的樣子,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父親經常告訴周志鵬,“我們是王杰傳人,必須要有血性膽魄,關鍵時刻才能頂得住!”
策劃丨周振國、李碩、王琪睿
文圖丨凡春龍、王浩東、王鵬、萬智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