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魚不殺就是鬧事?很難想象現在社會中還有商販會說出這種話。
近期一小伙在買魚時要求魚販不宰殺,卻沒想到對方忽然激動起來,甚至還用秤砣砸人。
隨后還出口威脅博主,態度十分囂張,讓在場所有人感到震驚。
就買個魚而已,魚販為何會有這么大的怒氣?這背后有怎樣的黑幕呢?
買魚攤
4月23日武漢一個生鮮市場內,一名顧客購買活魚后,因拒絕攤主當場宰殺,竟遭攤主用金屬秤砣砸傷腳部。
根據博主曝光的視頻顯示,這位顧客在選好魚后要求魚販不要宰殺,魚販聽到后立馬換了一條魚。
顧客隨即提出質疑,卻沒想被魚販反懟,怪罪顧客沒有提前說不殺魚。
把魚換了
但此時顧客已經把錢轉過去了,自己的魚卻沒有了,很快顧客就反應過來,自己可能遭到了“鬼稱”一類的事件。
面對自己遭到的不公和商販的欺騙行為,顧客當即和魚販對峙起來。
卻不想魚販越來越激動,甚至還拿起秤砣砸中了顧客的腳踝,后者也吃痛久久沒有站起。
秤砣都是用實心的鐵制作的,可想而知這砸一下有多疼。
秤砣砸腳
但魚販似乎并沒有因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反而走出攤位,居高臨下的一直用手推搡顧客。
一邊推搡魚販還不斷用言語威脅,其中還夾雜著一些謾罵,“你是不是活的耐煩了?”
面對威脅顧客始終沒有做出讓步,最后選擇報警,而魚販也絲毫不慌,氣焰十分囂張。
其實大家都明白這位顧客遭遇的是什么情況,菜市場宰殺活魚往往是為了掩蓋“缺斤少兩”的關鍵步驟。
新聞報道
一般魚被宰殺后,消費者難以復秤核實實際重量,部分商家借此在稱重環節偷工減料。
這個攤子可能一直有這種行為,所以這位顧客才能完整記錄下來時間經過。
而顧客將視頻傳到網上后,很快登上熱搜,這起事件也受到到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很多網友對商販的這種無良行為深惡痛絕,呼叫官方從嚴處理,絕對不能助長不正之風。
網友評論
而警方和市場部門也是很快參與調查,事件的處理也是大快人心。
事件發酵后,武漢警方迅速介入,市監部門已立案調查。
自2025年3月份開始,我國多個城市就開始實施嚴打“鬼稱”和“缺斤少兩”。
面對這種惡意擾亂市場的行為,武漢市市場監管部門也同步亮出“組合拳”。
市場監督和管理
今年武漢市也修訂了新版計量管理辦法,規定缺斤少兩的嚴重情節最高會判罰10萬元。
在這起案件中,涉事攤主因故意傷害他人被處以行政拘留12日、罰款200元。
對于這一結果部分網友有很大的質疑,用秤砣砸人才罰200元,違法成本是否太低。
但其實這樣的處罰都是有法可依的,是市場監督部門根據實施情況開展的判決。
博主指認
而且這樣的處罰已經給商販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市場絕對容不下他。
這一事件讓我想起來前段時間的打假事件,也經過這個事件揭開了更多的黑幕。
在去年的5月份,職業打假博主“狂飆兄弟”在江蘇連云港海鮮市場發現,有部分商戶使用可調節重量的“鬼秤”牟利。
當博主準備復秤驗證時,竟遭多名市場工作人員圍堵,甚至被搶奪拍攝設備。
連云港打假視頻
類似場景在沈陽八一早市再次上演,有商戶在售賣“魷魚片”時虛標價格、缺斤少兩,被消費者舉報后遭市場監管部門永久拉黑。
這些案例揭開“鬼秤”產業鏈的隱秘操作。
有些買海鮮的商販會用水增加重量,甚至會用不新鮮的海鮮偷梁換柱。
部分商家將宰殺活魚、加工海鮮作為“銷毀證據”的手段。
消費者即使事后發現重量不足,也因商品形態改變難以維權。
強勢動手
“手不指魚”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在買魚時只要有指的動作,就會被商販誤解成選定,二話不說就殺掉,這是一種“強買強賣”的套圖,現在基本見不到了。
如今面對菜市場上陰暗猖獗的消費欺詐,多地監管部門開始探索長效治理機制。
北京市豐臺區試點“智慧公平秤”,將市場所有電子秤接入監管系統,實時監控稱重數據。
瀘州市宣傳“手機變砝碼”,用手機當場戳穿商家作弊行為,這些技術手段倒逼商家不敢輕易動手腳。
手機變砝碼
市場監管總局也正推動建立“商戶信用黑名單”,對多次違法的商家實施聯合懲戒。
上海、杭州等地出臺舉報獎勵政策,鼓勵消費者參與監督。
正如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所言,治理缺斤少兩不能僅靠罰款,更需要讓失信者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而消費者是利益損害最大的一方,所以也要勇敢的站出來勇于揭示騙局。
超市公平秤
多數人覺得為幾塊錢維權不值得,但這樣反而助長了商販的氣焰。
數據顯示之前幾年的全國消協受理的計量投訴中,實際維權比例一直非常低。
很多人都選擇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這種“隱忍”心態,恰是不法商販肆意妄為的溫床。
如今,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用手機記錄交易過程,社交媒體上的“打假接力”形成強大威懾力。
警察處理
只有當個體勇敢發聲,再微小的力量也能推動制度變革,讓更多的消費者受益。
這場由一桿秤引發的風暴,終將撕開行業黑幕,重塑公平交易的市場生態。
武漢魚販暴力傷人的背后是自己心虛的表現,也劃破了生鮮市場長期存在的灰色規則。
處罰報道
作為消費者唯有打破沉默、凝聚共治,才能讓市場回歸“足斤足兩”的初心。
欺詐暴利終將被法治利劍斬斷,而每一個微小個體的覺醒,都將成為照亮行業未來的光。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紅網 2025-04-24 “買魚不殺就是鬧事”?菜市場的“潛規則”該治治了
金臺資訊 2025-03-03 3月1日起新規實施 “鬼秤”“缺斤短兩”最高罰10萬元
上游新聞 2024-05-17 博主打假“鬼秤”遭圍堵被搶手機?官方:商戶清退,搶奪手機者被辭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