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2025泰州心腎代謝綜合防治管理能力提升峰會”聚焦慢病綜合防治,匯聚政企醫多方力量,探索慢病管理新模式,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新動能。
2025年4月19日,由阿斯利康主辦的“薈聚心腎代——心腎代謝綜合防治管理能力提升峰會”在泰州隆重舉行,來自政府、醫院、企業等多方代表共同蒞會。本次峰會聚焦慢病綜合防治,通過多學科協作、政策支持與科技創新,探索“心腎代謝綜合防治”泰州新模式。
政企醫協同,開啟慢病管理新篇章
峰會開幕式上,泰州市政府副市長、泰州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高港區委書記張坤先生在致辭中強調,泰州醫藥高新區作為首個國家級醫藥高新區,始終踐行健康中國戰略,近年來通過“星網計劃”“福聲計劃”“健康惠民工程”等項目持續推進慢病管理創新,今年還在全國率先實施四大慢病協同創新試驗區建設。慢性腎病智能防控行動也標志著慢病防控向智慧化管理轉型邁出新步伐。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園區吸引了阿斯利康等全球藥企持續加碼投資,建成了慢病治療藥物全球生產基地。未來,泰州將繼續立足大健康理念,構建全生命周期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健康產業更好地服務民生。
圖1 泰州市領導致辭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侯凡凡院士在線為大會做開場致辭。葛院士表示心血管-腎臟-代謝疾病(CKM)綜合征的提出,標志著慢病管理從單器官治療轉向全身性綜合干預,臨床需通過早期篩查和全程管理打破疾病進展鏈條。侯凡凡院士則解讀了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指南》,強調構建“篩查-預防-診治-康復”一體化防控網絡的重要性。
圖2 葛均波院士(左)、侯凡凡院士(右)致辭
大會主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張俊清教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王顏剛教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劉必成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姚樺教授致辭表示,慢性病是當前我國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需從源頭防治,通過產學研聯動創新慢病管理模式。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金意教授建議構建"政策倡導、基層能力提升、多學科協作"的防控體系。
在健康中國2030戰略指引下,泰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泰州醫藥高新區推動與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泰州人民醫院共同實施,攜手阿斯利康在峰會上共同啟動慢性腎臟病(CKD)智能防控行動。該行動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基層管理,有望為全國慢性病智能防控提供示范,助力減輕CKD對公共衛生和患者生活的雙重負擔。
圖3 慢性腎臟病智能防控行動啟動儀式
根據國內外各大指南推薦,腎小球濾過率(GFR)是慢性腎臟病診斷的“黃金標準”。而腎小球濾過率指標僅需通過現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體檢中的年齡、性別和血清肌酐字段運算得出,需額外增加的費用少。為進一步完善泰州醫防融合創新體系,推動重大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推進基層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泰州市將結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體檢和“星網計劃”,優化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增加GFR運算模塊。
專家共話慢病管理創新:跨界融合助力健康中國
江蘇省人民醫院邢昌贏教授深入剖析了CKM這一跨學科慢病管理新概念,強調了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在CKM綜合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泰州市人民醫院褚明教授則指出,我國老齡化加劇,基層將成為慢病防控主戰場,“無感化監測+政府主導+專科賦能”是破解基層慢病管理難題的關鍵。
圖4 SGLT2i在CKM綜合征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三高三慢”慢病管理專題討論中,上海市胸科醫院張敏教授、高新區衛健委區疾控中心郗建雄主任、泰興市人民醫院曹娟教授從臨床、公衛、腎臟病專科角度分享了跨界構建慢病管理模式的創新實踐,呼吁糖心腎共管,并借助多學科協作和數字化提升患者院后管理,構建“預防-診療-康復”全周期體系,最終實現健康中國目標。
多學科綜合診療共管,構建心腎代謝疾病一體化防治新體系
Treat to Success:從“單病診療”到“心腎代謝一體化“的糖尿病患者管理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魯一兵教授強調糖尿病管理需從單純的血糖控制轉向以“心腎結局”為中心的綜合管理,這一“Treat to Success”模式強調在實現早期血糖達標(Treat to Target)與獲得心腎長期獲益(Treat to Benefit)之間取得平衡。
圖5 2025年美國糖尿病協會指南相關推薦 [1]
2025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指南[1]推薦,合并心腎風險的糖尿病患者一線優選SGLT2i或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DECLARE研究發現達格列凈不僅具有強效降糖作用,而且與安慰劑相比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風險17%[2];此外,DAPA-CKD研究證明,相比安慰劑,達格列凈能顯著降低CKD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約30%,延緩終末期腎病進展約7年*[3,4]。EMPA-KIDNEY研究[5]提示,恩格列凈治療組較安慰劑組發生主要復合終點風險顯著下降28%,全因住院率顯著下降14%。SUSTAIN 6研究[6]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司美格魯肽能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降幅達26%。LEADER研究[7]發現,利拉魯肽可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伴心血管高風險患者MACE風險達13%,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達22%,降低全因死亡風險達15%。隨著SGLT2i和GLP-1RA等具有明確心腎獲益的新型降糖藥循證醫學證據的不斷積累,臨床多學科綜合管理策略不斷升級。
圖6 SGLT2i和GLP-1RA獲得心血管獲益結果
心衰治療:SGLT2i躍升全射血分數心衰治療一線地位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湯成春教授深入探討了心衰患者指南指導藥物治療(GDMT)的規范管理策略。他指出,盡管四聯用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和SGLT2i]被證實能顯著改善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HFrEF)的預后,但臨床實踐中使用率低,尤其是SGLT2i使用率僅為41.5%。此外,2024年中國心衰指南[8]更新提示,無論射血分數如何,SGLT2i均被列為I類推薦。總體而言,SGLT2i在各類心衰治療中均顯著獲益,臨床應重視其規范應用,建議早期啟動。
圖7 2024中國心衰指南關于SGLT2i治療慢性心衰患者的推薦更新 [8]
CKD管理:從“延緩進展”到“全程獲益”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吳小燕教授深入探討了從CKM綜合征角度管理CKD的新理念。基于多項大型臨床研究,國內外多部權威指南/共識[9,10]均推薦,SGLT2i作為CKD患者一線治療藥物。臨床需建立CKM全程管理理念,加強多學科協作,從早期篩查到綜合干預,全面提升心腎代謝性疾病的防治水平。
圖8 2024年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DIGO)的CKD指南將SGLT2i作為一線治療藥物 [9]
心腎新時代,以患者為中心的全周期健康管理革命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袁軍教授詳細介紹了SGLT2i在不同病因CKD患者中的臨床應用與循證依據。其中LANCET-META研究證明SGLT2i能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腎臟復合終點34%,降低高血壓腎病患者的腎病進展風險30%,降低腎小球腎炎患者腎病進展風險降低40%[11]。袁軍教授通過兩個病例展示了SGLT2i聯合常規治療可有效降低蛋白尿,改善腎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圖9 國內外指南一致認可SGLT2i在CKD中的一線治療地位 [9,12]
江蘇省人民醫院徐東杰教授分享了心衰中心建設的背景、模式及江蘇省的實踐經驗,期望通過標準化診療、分級診療體系及數據庫管理改善心衰診療現狀。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王育璠教授分享了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建設經驗以及松江區“1+4+18”全區管理模式,為慢病管理提供了可復制的創新范式。
在“推動慢病綜合規范化診療實踐”專題討論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焦秀敏教授、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利軍教授、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孫東教授強調跨學科協作對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性,呼吁制定“CKM綜合征多學科管理路徑”,明確各科室分工;另外建議通過心衰中心、MMC等平臺下沉優質資源,推動醫保將SGLT2i等創新藥納入慢病長處方目錄。
總結
慢性病管理需從單器官治療轉向全身性綜合干預,早期篩查、全程管理和多學科協作是關鍵。本次峰會不僅是學術交流的平臺,更是政企醫協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的縮影。隨著CKM理念的普及和SGLT2i等創新療法的應用,心腎代謝疾病的綜合管理正邁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新紀元。
*研究使用閉合隊列的分區生存模型(partitioned survival model ,PSM),用于預測接受達格列凈或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的出現事件時間。模型中的事件包括終末期腎病(ESKD)、急性心肌梗死(AKI)、持續eGFR降低、因心力衰竭住院(HHF)、腦梗、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ACM)。
參考文獻:
[1]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9.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 to Glycemic Treatment: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2025. Diabetes Care 1 January 2025; 48 (Supplement_1): S181–S206.
[2]Wiviott SD, Raz I, Bonaca MP, et al. Dapagliflozin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 2019;380(4):347-357.
[3]Clark BC, Arnold WD. Strategies to Prevent Serious Fall Injuries: A Commentary on Bhasin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a Multifactorial Strategy to Prevent Serious Fall Injuries. N Engl J Med. 2020;383(2):129-140. Adv Geriatr Med Res. 2021;3(1):e210002.
[4]Poster Abstracts - Academy of Managed Care Pharmacy Virtual 2021. J Manag Care Spec Pharm. 2021;27(4-a Suppl):S1-S152.
[5]Herrington WG, Staplin N, et al. Empaglifloz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N Engl J Med, 2023, 388(2): 117-127.
[6]Marso SP, Bain SC, Consoli A, et al. SUSTAIN-6 Investigators. Sem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 2016 Nov 10;375(19):1834-1844.
[7]Marso SP, Bain SC, Consoli A, et al. Sem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 2016 Nov 10;375(19):1834-1844.
[8]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 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 等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 2024[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24, 52(3): 235-275.
[9]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CKD Work Group. KDIGO 2024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Int. 2024;105(4S):S117-S314.
[10]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腎臟病專委會,慢性腎臟病多學科臨床管理路徑專家共識委員會. 慢性腎臟病多學科臨床管理路徑專家共識[J]. 中華內科雜志,2024,63(12):1216-1227.
[11]Nuffield Department of Population Health Renal Studies Group; SGLT2 inhibitor Meta-Analysis Cardio-Renal Trialists' Consortium. Impact of diabetes on the effects of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 on kidney outcomes: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large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Lancet. 2022;400(10365):1788-1801.
[12]中華預防醫學會腎臟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 中國慢性腎臟病早期評價與管理指南[J]. 中華內科雜志, 2023, 62(8): 902-930.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旨在滿足您的醫學信息需求,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用于推廣目的。
審批編碼:CN-158754 過期日期:2025-10-23
更多心血管精彩內容
快來“醫生站網頁版”瞧一瞧
精彩資訊等你來
*僅供醫學界平臺推送,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得轉發或分享非醫療衛生專業人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