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因巴西大量進口俄羅斯柴油一事“大發雷霆”,據彭博社報道,特朗普威脅對巴西進口產品加征關稅,原因是巴西在2024年從俄羅斯進口的柴油量創了紀錄。這一事件將美俄關系及俄羅斯在中美間的立場問題再度推到臺前。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上臺后,在對待俄羅斯問題上態度強硬。就俄烏沖突而言,特朗普多次表達對俄羅斯的不滿。他先是指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阻礙了和平進程,甚至威脅要對俄羅斯實施大規模制裁,直到俄烏間實現和平。在與普京通話后,雖對俄口風曾短暫緩和,但很快又再次威脅制裁俄羅斯,還提及可能采用“二級制裁”這種更為嚴厲的手段。不僅如此,美方還將一項針對俄羅斯船只的禁令延長了一年,限制與俄有聯系的船只進入和停泊美國港口。從這些舉措不難看出,特朗普政府對俄羅斯的施壓力度在持續加大。
在特朗普政府不斷施壓的情況下,巴西卻堅持從俄羅斯進口柴油。巴西作為南美洲的重要國家,其能源需求龐大。近年來,國內柴油需求持續增長,而俄羅斯柴油憑借價格優勢,成為巴西能源市場的重要供應來源。盡管美國以制裁相威脅,巴西仍未改變其進口策略。這背后,除了經濟利益的考量,也體現出巴西在外交上堅持獨立自主的立場,不愿被美國的意志左右。
俄羅斯在中美之間的立場態度十分關鍵。在經濟合作領域,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日益緊密。中國對能源需求巨大,俄羅斯作為能源出口大國,雙方在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貿易上規模持續擴大。俄羅斯副外長曾公開表示,會根據中國需求足量供應石油。在能源運輸管道建設等基礎設施合作方面,雙方也不斷推進,進一步鞏固了能源合作的穩定性。與此同時,美國試圖拉攏俄羅斯,在能源領域提出合作意向,試圖通過利益誘惑離間中俄關系,但俄羅斯并未動搖與中國的能源合作根基。
特朗普(資料圖)
在外交政治層面,俄羅斯堅定支持中國的立場。在臺灣問題上,俄羅斯堅決反對美國干涉中國內政,多次強調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美國的任何形式的“以臺制華”行徑。在國際組織及多邊外交場合中,俄羅斯與中國保持密切溝通與協作,共同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行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和多邊主義秩序。
而特朗普上臺后,對中美關系也展現出不同以往的態度。特朗普宣稱中美雙邊關系“非常良好”,試圖在一定程度上緩和與中國的緊張關系。這背后有著深刻的戰略考量。美國國內經濟面臨諸多問題,如債務高企、產業空心化等,需要中國在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合作來緩解經濟壓力。在國際事務中,美國在中東、俄烏沖突等問題上分身乏術,也希望在對華關系上尋求突破,以便集中精力處理其他事務。不過,特朗普的這一想法面臨著來自美國國內部分政治勢力的阻力,一些強硬派政客仍主張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使得特朗普政府在對華政策上處于一種搖擺不定的狀態。
特朗普(資料圖)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美俄、中俄、中美關系的變化相互交織。俄羅斯在中美之間明確選擇了與中國深化合作,共同應對外部挑戰,這種立場基于雙方長期積累的政治互信、經濟互補以及共同的國際戰略訴求。美國對俄羅斯的強硬制裁措施以及對中美關系的微妙調整,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際格局的走向。未來,隨著各方政策的進一步實施以及國際形勢的動態變化,全球戰略格局將面臨更為深刻的調整,各國間的博弈也將持續上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