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廣東省中小學課堂教學數字化評價與質量提升項目”2025年春季學期省級教研活動第9場在東莞市厚街鎮中心小學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東莞市厚街鎮中心小學承辦,本項目東莞汕頭組4所學校(東莞市厚街鎮中心小學、東莞市南城陽光第七小學、汕頭市潮陽區文光鎮二小學、東莞市松山湖實驗中學)共同協辦,并得到了東莞市教育局、東莞市厚街鎮教育管理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東莞市厚街鎮教育管理中心黨支部委員王曉明致歡迎辭。他表示教育數字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讓數據真正服務學科教學,如何通過科學循證優化教師教學行為,如何讓知行理論賦能教學實踐,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度思考和探究的課題。他期待這次活動能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數字教研”為智慧教育賦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賦能。
東莞市厚街鎮教育管理中心黨支部委員王曉明致辭
東莞市厚街鎮中心小學黃文欣老師以《CSMS+智慧眾籌工作坊促進教學改進實踐》為題,通過“問題診斷-策略眾籌-成果推廣應用”三階段,展示了學校如何利用“CSMS+智慧眾籌工作坊”有效的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
東莞市南城陽光第七小學盧旺盛老師分享題目為《CSMS+知行理論下的思維發展型課堂的循證研究》,通過“數據—改進—提升”的研究,探索與實踐“思維發展型課堂”,推動學校的教學改革。
汕頭市潮陽區文光鎮二小學陳瓊璇老師以《“CSMS+知行理論”賦能教師教學行為改進策略的探究》為題,通過對比三類教師使用CSMS前后的授課數據,驗證了技術工具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賦能價值。
東莞市松山湖實驗中學陳淑娜老師以《在歷史復習課中運用CSMS促進核心素養的循證研究》為題,將CSMS的多個維度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掛鉤,為歷史復習課堂的核心素養落地提供了量化依據。
教研沙龍圍繞主題“從數據到行動:CSMS+知行理論下的教師教學行為循證改進”,華南師范大學張東升教授、東莞市厚街鎮中心小學主任胡惠忠、東莞市南城陽光第七小學副主任黃淑儀和語文科組長李百錄、汕頭市潮陽區文光鎮二小學英語科組長李嬋真和語文教師蔡誼參加研討。圍繞CSMS數據解讀中常見誤區與應對策略、如何實現從數據到行動的循證改進、如何構建循證生態來助力教師教學行為改進等三個問題,結合自己實踐與思考,進行了深入探討。
開展沙龍研討
廣東省教育研究副院長李海東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認為本次活動有三個特點:一是智慧眾籌,數據賦能尋策略;二是思維發展,聚焦問題謀改進;三是教師成長,分類施策找路徑。他認為本場活動有三點啟示:一是數據支撐,發現問題改進教學有實招;二是行動導向,多方協同精準教研見成效;三是循證改進,知行合一教學相長出經驗。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作活動總結
本次教研活動是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通過多校聯動、理論與實踐融合,為全省中小學教師提供了可借鑒的數字化教研范式,也為教育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