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雅潔
于林再次調整了自己所在央企的現金流預測管理模型,重點預判項目現金的流入和流出情況。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2025年的考核要求,各大央企的最新考核“一利五率”經營指標體系中,“營業現金比率”已經被替換為“營業收現率”。
于林是一家央企的財務總監,在他的印象中,上一次考核調整發生在2023年。
當時,國資委曾將央企的經營指標體系,由原有的“兩利四率”調整為“一利五率”,也就是用凈資產收益率替換凈利潤指標,用營業現金比率替換營業收入利潤率指標,并繼續保留資產負債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
兩年過去,“營業現金比率”這一指標再迎調整。
一名國資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從“營業現金比率”到“營業收現率”,體現出國資監管系統的監管思路變遷。
在他看來,上述調整也是基于對當前經濟形勢和央企發展需求的精準把握。這一調整旨在強化收入質量,提升現金流健康度,避免企業操縱指標。
他列出兩個公式,第一個公式為“營業收現率=經營活動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第二個公式為“營業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營業收入”。
對比之下,營業現金比率指標下,部分企業可通過控制現金流出等方式,在應收較少的情況下保障指標達標,存在一定財務操作空間。
經過一系列調研,該國資人士發現,營業收現率更強調實際收到的現金,關注產品自身的現金生成能力,促使企業重視經營實際成果。
經濟觀察報還獲悉,下一步,監管層根據央企的實際操作情況,還會對上述考核指標,繼續做出動態調整。
思路
聚焦營收變現能力,是監管層目前最重視的考核細項之一。
一名曾參與央企考核指標制定會議討論的人士認為,營業收現率能更直接地反映企業銷售回款的效率和質量,強調營收的變現能力,有助于企業更準確地掌握經營活動帶來的真實現金流,從而推動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并規避相關財務操作空間。
在上述閉門會議中,有與會者提出,現行考核指標多為偏重“結果性”的效益類指標,在這種背景下,將營業收現率作為過程控制類指標,能和其他現有考核指標形成有效互補,真正提升企業管理效能。
經過數次探討,相關部門達成了共識:“為了更真實反映企業收入質量,營業收現率能剔除增值稅、應收賬款及非現金業務等對現金流的干擾”。
在考核監管思路的變化上,另一層考量在于“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上述國資人士認為,營業收現率指標能清晰反映銷售后現金回收效率,督促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減少壞賬損失,提升經營質量。還能實施穿透式管理。
他說:“因為,營業收現率的計算更透明,可從產業上下游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核算,適合國有企業的穿透式監督管理,有助于提升監管效能。”
營業收現率考核的意味不止于此。
上述國資人士在和央企相關負責人交流時,對“激勵投資”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該國資人士提出,引入新的營業收現率指標后,各大央企將不再單純關注現金盈余,從這一點上來說,也是為了激勵國有企業更加勇于投資,實現資金的有效流轉與利用。
該國資人士說:“下一步,通過強調實際收到的現金數額,企業能夠更準確地掌握經營活動帶來的真實現金流,進而推動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
他進一步表示,尤為重要的是,營業收現率的引入能夠清晰反映銷售后現金回收的效率,督促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減少壞賬損失,提升經營質量。
基于此,一名央企財務人員分析,現金支出對企業指標無影響,可有效避免企業為保障營業現金比率而拖欠付款的行為,保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法權益。
經濟觀察報獲悉,監管層做出上述調整的基礎,亦是基于一定基礎的行業調研。
以2023年從“兩利四率”調整為“一利五率”為例,當年考核體系微調后,農林牧漁、計算機、鋼鐵、商貿零售等行業企業排名提升較為明顯,而輕工制造、食品飲料、基礎化工、電子、汽車等行業企業的排名則有所下降。
上述曾參與央企考核指標制定會議討論的人士認為,營業收現率的引入,能夠引導央企更加注重銷售活動的現金回流,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電子、汽車等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路徑
于林所在團隊做出的第一步應對,便是調整回款流程。
以往,他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更多關注項目的整體現金流平衡。現在,營業收現率的引入,要求其更加注重銷售回款的效率和質量。
他舉例,最近一個月來,他所在的央企正在執行一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往可能會因為項目進度款的支付方式較為靈活,導致部分款項回收延遲。現在,于林調整了項目收款策略,加強與業主的溝通,明確各階段的收款時間節點,并增加了催款力度。
在于林眼中,上述調整是最明顯的變化之一。
2025年以來,通過營業收現率的考核,于林總結,他能更清晰看到哪些項目、哪些業務能夠帶來真正的現金流入,這倒逼著他所在的央企,不得不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將資金更多地投入到回款能力強、現金流健康的項目中。
2025年4月以來,他所在的央企開始減少回款周期長、風險高的項目投入,轉而加大對一些短期能夠帶來穩定現金流的項目的支持。
于林的一位同事認為,2025年第一季度以來,他們變得更關注經營過程中的現金流管理。
他的同事舉例,在項目前期,他們加強了合同條款的審核細項,確保合同中包含有利的收款條款;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他們加強了對項目進度的監控,確保項目能夠按時完成各個階段的任務,從而按時收款。總體上,他們在試圖通過優化項目流程、提高項目執行效率等方式,確保項目能夠按時收款。
流程走到銷售端,營業收現率這一指標帶來的影響仍在持續。于林所在央企簽訂銷售合同時,更注重付款條款的設置。
經濟觀察報獲悉,例如,他們會要求業主在項目開工前支付一定比例的預付款,并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按照項目進度支付進度款。同時,他們最新增加了對業主信用狀況的評估,確保業主有足夠的支付能力。
最近,他所在的央企建立起一套新的應收賬款跟蹤系統,對每一筆應收賬款進行實時跟蹤。對于逾期未收的款項進行催款與法律追討。
于林說:“我們還對客戶的信用政策進行了調整,對于信用狀況不佳的客戶,減少了賒銷額度。”
考核指標的調整,也給能源央企帶來了影響。
另一家能源央企的財務負責人表示,營業收現率的引入,最直觀的影響在于,其所在能源央企,在銷售電力和天然氣等產品時,更加注重與客戶的付款協商,確保客戶能夠按時支付款項。
為此,該能源央企還準備調整銷售策略,對于一些付款條件較好的客戶,將會給予一定優惠政策,以鼓勵相關人員提前付款。
挑戰
管理成本被迫增加、銷售策略亟待調整,這是不止一位央企人士,面對新考核指標時提出的新挑戰。
于林表示,企業只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就會增加管理成本。
在他看來,營業收現率的引入,直接關注企業銷售活動中的現金回流情況,這要求央企必須更加嚴格管理應收賬款,確保銷售回款的及時性和完整性。
于林說:“對于一些回款周期較長的客戶,需要調整銷售策略,這可能對企業的短期業績產生影響。”
以往在應收賬款管理上,部分項目由于客戶付款周期較長,導致回款延遲。
他舉例,2025年的一個大型基建項目合同金額達50億元,但由于項目進度款支付方式較為靈活,部分款項回收延遲,影響了營業收現率。根據其內部財務數據統計,于林所在的公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60天左右,而行業平均水平為45天左右,這意味著他所在央企的應收賬款管理效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還有銷售策略的調整壓力。
上述能源央企人士認為,為了提升營業收現率,相關央企需要調整銷售策略,更加注重銷售回款的質量。
在實際操作中,該央企人士發現,部分客戶對付款條件較為敏感。例如,一名重要客戶在合同談判中要求延長付款周期至90天,這與該能源央企提升營業收現率的目標相沖突。
從該能源央企的內部數據上看,因銷售策略調整,預計減少賒銷業務比例至30%,低于行業平均的40%,但這也可能導致市場份額的短期下降。
另一名制造業央企人士發現,引入營業收現率這一新指標后,實際操作中,他發現部分供應商對付款周期較為敏感。例如,一家上游供應商因付款周期縮短,提出增加供貨價格的要求,這增加了該央企的采購成本。
該制造業央企人士提供的內部數據顯示,其所在的央企因優化付款周期,與部分供應商的談判中,采購成本平均上升了5%,這對該企業的利潤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王雅潔
經濟觀察報高級記者兼國資新聞部主任 長期關注宏觀經濟、國企國資等領域。擅長于深度分析報道、調查報道、以及行業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