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對于楊堅的評價并不好,有一個原因是楊堅殺戮了很多輔助其篡位的功臣。
而公元586年,梁士彥,宇文忻和劉昉的謀逆被殺被認為楊堅殺戮功臣的重要事件。
我們今天就來讀一讀《資治通鑒》中記載的梁士彥,宇文忻和劉昉的謀反這段歷史。
《資治通鑒》原文
長城公下至德四年(丙午,公元五八六年)
隋上柱國郕公梁士彥討尉遲迥,所當必破,代迥為相州刺史。隋主忌之,召還長安。上柱國杞公宇文忻與隋主少相厚,善用兵,有威名。隋主亦忌之,以譴去官。與柱國舒公劉昉皆被疏遠,閑居無事,頗懷怨望,數相往來,陰謀不軌。
忻欲使士彥于蒲州起兵,己為內應,士彥之甥裴通預其謀而告之。帝隱其事,以士彥為晉州刺史,欲觀其意;士彥忻然,謂昉等曰:“天也!”又請儀同三司薛摩兒為長史,帝亦許之。后與公卿朝謁,帝令左右執士彥、忻、昉等于行間。詰之,初猶不伏。捕薛摩兒適至,命之庭對,摩兒具論始末,士彥失色,顧謂摩兒曰:“汝殺我!”丙子,士彥、忻、昉皆伏誅,叔侄、兄弟免死除名。
九月,辛巳,隋主素服臨射殿,命百官射三家資物以為誡。
冬,十月,己酉,隋以兵部尚書楊尚希為禮部尚書。隋主每旦臨朝,日昃不倦,尚希諫曰:“周文王以憂勤損壽,武王以安樂延年。愿陛下舉大綱,責成宰輔。繁碎之務,非人主所宜親也。”帝善之而不能從。
癸丑,隋置山南道行臺于襄州;以秦王俊為尚書令。俊妃崔氏生男,隋主喜,頒賜群官。
直秘書內省博陵李文博,家素貧,人往賀之,文博曰:“賞罰之設,功過所存。今王妃生男,于群官何事,乃妄受賞也!”聞者愧之。
《資治通鑒》譯文
四年(丙午,公元586年)
起初,隋朝上柱國公梁士彥討伐尉遲迥,英勇善戰,所戰必勝,代尉遲迥為相州刺史。后來隋文帝猜忌他,將他召回長安。隋朝上柱國杞公宇文忻與隋文帝少年時交情深厚,他善于用兵,有威信聲望。隋文帝也因此猜忌他,后來由于受到譴責而被免除右領軍大將軍職務。梁士彥、宇文忻與柱國舒公劉昉都被隋文帝疏遠,閑居無事,心懷怨恨,多次相互往來串通,密謀起兵造反。
宇文忻想使梁士彥于蒲州起兵,自己在長安作內應,梁士彥的外甥裴通參預了他們的密謀,又告發了他們。隋文帝把這件事先掩蓋下來,任命梁士彥為晉州刺史,打算觀察他的意向;梁士彥非常高興,對劉昉等人說:“天意讓我們成功!”他又奏請朝廷任命儀同三司薛摩兒為晉州長史,隋文帝也答應了他。后來梁士彥等人與公卿大臣一起朝謁,隋文帝命令左右侍衛人員在朝拜行列中拿下梁士彥、宇文忻、劉昉三人,審問他們,開始他們還不伏罪,這時薛摩兒被捕獲帶到,隋文帝命他與三人在殿堂上當面對質,薛摩兒全部招供了梁士彥等三人謀反始末,梁士彥大驚失色,對薛摩兒說:“是你殺死了我!”丙子(二十八日),梁士彥、宇文忻、劉昉三人都被處死,他們的叔侄、兄弟免死除名為民。
九月,辛巳(初四),隋文帝身穿白色服裝親臨射殿,命令百官大臣用箭射梁士彥等三家的東西,以使他們從中吸取教訓。
冬季,十月,己酉(初三),隋朝任命兵部尚書楊尚希為禮部尚書。隋文帝每天天一亮就臨朝聽政,直到天黑也不感到疲倦,楊尚希進諫說:“西周文王因為憂勤勞苦而折損壽命,武王則因為安樂頤養而延年益壽。請求陛下制定國家的大政方針,責成宰相負責處理政務。至于繁碎事務,不是帝王應該親自處理的。”隋文帝雖然贊成他的意見,但是并不能照著去做。
癸丑(初六),隋朝在襄州設立山南道行臺,任命秦王楊俊為行臺尚書令。楊俊妃子崔氏生了男孩,隋文帝很高興,于是下令賞賜群臣百官。
隋朝直秘書內省博陵人李文博家中素來貧窮。有人去向他道賀受賞,他說:“朝廷設立賞罰,是為了賞功罰罪。現今王妃生了男孩,與群臣百官有什么關系,而妄求受賞!”聽到的人都感到十分羞愧。
關于這段的歷史解讀請參看本公號同期發布文章:
歡迎加入知識星球,一起探討感興趣的歷史教育話題
問題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