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當地時間23日發布公告表示,因違反《數字市場法案》,歐盟監管機構對美國蘋果公司處以5億歐元罰款,對美國社交媒體平臺“臉書”和“照片墻”的母公司元宇宙平臺公司處以2億歐元罰款。這兩項罰款是《數字市場法案》實施以來首次開出的罰單。歐盟方面要求兩家公司在60天內遵守裁定,否則罰款可能會進一步提高。
歐盟開出《數字市場法案》實施以來首張罰單有何判罰依據?此次監管風暴對歐美之間博弈關系有何影響?
該法案旨在規范數字市場秩序 促進市場競爭創新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 萬喆:《數字市場法案》作為全球首部系統性規范大型科技平臺市場行為的立法,其核心目標在于規范數字市場秩序,遏制數字科技巨頭的過度壟斷與不正當競爭行為,從而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并推動市場競爭與創新。該法案自2020年提出草案以來,歷經數年籌備,最終于2024年3月全面生效。在法案實施過程中,蘋果公司與Meta(元宇宙)兩大科技巨頭因涉嫌違反法案條款而受到歐盟的嚴格審查。
判罰依據主要涉及法案條款五和條款六規定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 萬喆:蘋果公司主要違反了《數字市場法案》第5條(反引導條款)。該公司長期禁止應用開發者在其App Store內引導用戶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統,這一行為被歐盟認定為剝奪了開發者自由告知用戶其他付費渠道的權利,進而剝奪了消費者獲取更優消費方案的機會。同時,蘋果公司未能證明此類限制的客觀必要性,反而迫使開發者支付高額傭金,這一做法顯然與《數字市場法案》的立法初衷相悖。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 萬喆:而Meta公司則主要違反了《數字市場法案》第6條(數據使用透明度條款)。2023年,Meta推出了一項“付費或同意”模式,要求歐盟用戶要么同意整合Facebook、Instagram等平臺的數據用于精準廣告投放,要么支付月費使用無廣告服務。歐盟認為,這一模式變相脅迫用戶讓渡隱私權利,且未提供使用更少數據的等效選項,從而嚴重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益。
加劇貿易摩擦與政治對抗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 萬喆:此次監管風暴對歐美博弈關系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它加劇了歐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和政治對抗。歐盟通過《數字市場法案》直接挑戰了美國科技巨頭的商業模式,而美國政府則將其視為對本國企業的政治打壓。在此背景下,美國國會已提出限制法案,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非美平臺,從而形成了與歐盟的對抗態勢。這種貿易摩擦不僅局限于科技領域,還可能進一步擴散到傳統產業。
重構全球數字規則話語權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 萬喆:另一方面,此次監管風暴也促使全球數字規則的話語權發生重構。科技巨頭們如今面臨著選邊站隊的困境,合規成本激增,市場策略也需根據不同地區進行分化調整。這一變化標志著全球科技監管正從市場自由向規則主導轉型,歐盟已從市場參與者轉變為規則制定者。而此次對蘋果和Meta的處罰,不僅是對其反壟斷行為的制裁,更是歐美科技霸權爭奪的一個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