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春4月24日電 (記者李思玥)今日,記者從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一季度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備春耕進展順利,部分早田已開始春播。
農林牧漁業保持高速增長
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27.7億元,同比增長4.6%,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一產增加值162.96億元,同比增長4.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
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9.15億元,同比增長5.7%;林業產值9.39億元,同比增長9.9%;畜牧業產值302.42億元,同比增長4.4%;生態漁業倍增計劃成效初顯,產值2.95億元,同比增長6.3%;服務業產值3.79億元,同比增長3.3%。
備春耕進展順利
作為農業大省,吉林省以“早”字當頭推進備春耕。目前全省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到戶率已達100%,農機具檢修全面完成,部分早田已展開春播。
工作路徑早謀劃。制定《2025年糧食增產工作施工圖》,提出增產具體舉措。起草《吉林省2025年擴種大豆油料工作方案》,確保全省大豆、油料種植面積穩定增長。
備耕生產早推動。啟動備春耕生產“一周雙調度”機制,加強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物資供需情況掌握和調度,及時協調相關部門調劑市場余缺。
指導服務早行動。優選全省糧油主導品種90個、主推技術43項,利用冬閑時間,依托冬春科技培訓等項目,累計培訓人員196.49萬人次,發放資料約109.21萬份。
政策支撐早研究。多渠道調度了解玉米、大豆生產效益差,優化補貼政策落實機制,保證補貼政策力度不減,調動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
漁業倍增計劃扎實推進
據行業調度,全省一季度漁業一產產值2.95億元,同比增長6.3%。
制定方案計劃。確定4個方面13項具體任務,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確保倍增計劃順利推進。
謀劃配套項目。爭取前郭縣國家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1個,組織各地預申報生態漁業省級支持項目160個、金額1.7億元。
調整結構方式。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研究所合作,打造蘇打鹽堿地漁業生態利用“白城模式”,在白山市試生產三倍體虹鱒魚卵40萬粒。
畜牧業支撐作用明顯
一季度,吉林省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92.3%。
全省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一季度,全省肉牛、肉羊增速分別達到8.8%、9.4%,高于全國平均增速7.5個和16個百分點;肉蛋奶產量同比增長5.1%、3.5%和5.6%,高于全國平均增速3.1個、3.6個和3.9個百分點。全省畜牧業產值增速位居東北三省第一位。
肉牛屠宰量穩步增長。印發《吉林省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吉林省肉牛品牌策劃方案》,策劃“最牛年夜飯”系列活動。印發《2025年80萬頭肉牛屠宰加工量工作實施方案》,配套細化工作施工圖。據行業統計,一季度全省肉牛屠宰量達到14.55萬頭,同比增長51.56%。
梅花鹿產業快速發展。印發《2025年百萬只梅花鹿飼養量實施方案》和《吉林省梅花鹿品牌策劃方案》,組織行業企業參加環渤海晉商經濟交流會,開展吉粵合作專場推介暨春節年貨節,擴大品牌市場份額。據行業統計,全省梅花鹿飼養量達到79.6萬只,同比增長2.8%。
生豬產能有序釋放。緊盯生豬調出大縣、頭部企業和規模養殖場三個主體,密切關注能繁母豬數量變化,共發布預警信息13期,開展技術培訓3532人次,引導養殖場(戶)科學調整產能。
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一季度,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6元,排全國第12位,與去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長5.9%,排全國第21位,較去年同期上升9位,居東北地區第1位,較去年同期上升2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