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壕 來源:品牌市場相對論
全文約2800字,閱讀約需5分鐘,好文值得慢慢品讀。
當劉強東身著騎手服穿梭于北京寫字樓之間,或許王興正坐在奢華的辦公室里指點江山,京東外賣和美團外賣之間的“戰爭”就以這樣看似充滿戲劇卻又激烈殘酷的方式進行著。
而目前看來,京東外賣暫時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起碼是公關上的“勝利”。
盡管大家都知道東哥在做秀,但大家也都在為他的這場“真人秀”在喝彩,并同時對美團進行了或多或少的批判,甚至不少人在網絡上許愿:希望“京東外賣”打敗“美團外賣”。
稍微夸張地說:“餐飲外賣行業苦美團久矣”,京東外賣此時殺出就顯示一個白衣騎士沖鋒而來,迎接他的是人們熱烈的歡迎,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心所向”。
京東外賣以騎手社保為矛、商家零傭金為盾、用戶免單為餌,在資本叢林中開辟出一條“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破局之路。這場戰役的勝負手,不在于配送系統的毫秒之爭,而在于誰能真正贏得騎手、商家、用戶乃至整個社會的人心。
在美團與京東的激烈競爭中,算法效率的比拼或許將已讓位于“人心爭奪”。
在公眾認知中,企業家與基層勞動者往往處于階級分野的兩端,而劉強東通過親自配送外賣,瞬間消解了這種對立。當他與騎手們圍坐火鍋宴舉杯共飲,高呼“歡迎騎手兄弟加入京東”時,資本家的冰冷面具被徹底撕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與騎手共享榮辱的“帶頭大哥”形象。
這種從“資本符號”到“共情符號”的蛻變,不僅讓京東外賣在輿論場占據道德高地,更將商業競爭轉化為“兄弟并肩”的江湖敘事,使品牌與勞動者形成情感共同體。
此外,京東《公開信》的發布,也是一次教科書級的公關降維打擊。這封直指行業痼疾的檄文,以“揭露-審判-救贖”的敘事閉環重構了競爭規則。
信中“十幾年不交社保”“算法把人當機器”“事故率超快遞三倍”等具象化指控,將外賣行業潛規則暴露于陽光之下;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典智慧引用,則巧妙地將商業競爭升維為道義審判。
京東同步推出“超時20分鐘免單”“招聘10萬騎手”等可感知的解決方案,將批判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福利。這種“問題-方案”的強綁定策略,使美團的算法優勢在道德攻勢下黯然失色,也讓公眾對外賣行業的認知從“效率至上”轉向“人性關懷”。
在騎手爭奪戰中,京東的策略直指行業痛點。
外賣騎手長期面臨社保缺失、職業認同低下的困境,而京東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舉措,猶如在荒漠中開辟綠洲。數據顯示,美團騎手社保覆蓋率曾長期低于20%,而京東試點政策使騎手流失率下降40%。
更具創新性的是“家庭捆綁”策略——為騎手配偶提供倉儲崗位,這種“一人就業,全家保障”的設計,使騎手從“流動勞工”變為“穩定社群”。當騎手們發現,在京東不僅能獲得體面收入,還能為家庭創造更多可能時,平臺的凝聚力便自然形成。這種從“生存保障”到“尊嚴重構”的升級,徹底改變了騎手群體的職業認知,讓其對京東更加心向往之。
商家端的“零傭金革命”看似激進,實則暗藏精妙的商業邏輯。
京東通過“全年免傭金”政策篩選優質商家,僅準入“堂食餐廳”形成食品安全壁壘,與美團的“萬物皆可送”形成差異化競爭。
更關鍵的是流量置換游戲:商家為獲取零傭金特權,需將京東外賣入口置于首頁,反向為京東主站導流。這種“讓利換流量”的策略,使京東在未大規模補貼的情況下,迅速提升商家入駐率。
而“三年內不漲價”的簽約條件,則將短期讓利轉化為長期用戶忠誠度,構建起商家與平臺的命運共同體。
在用戶心智爭奪中,京東巧妙運用“補貼免單”的認知戰。
百億補貼覆蓋星巴克、海底撈等頭部品牌,配合“超時免單”政策,將服務響應轉化為情感賬戶儲蓄。用戶調研顯示,盡管實際配送時效與美團相差無幾,但“敢承諾免單”的心理暗示,使京東用戶滿意度高出12個百分點。
這種“超預期體驗”的設計,本質上是在用戶心中植入“京東更可靠”的潛意識。當用戶在雨天收到京東騎手小心保護的餐品時,在超時后收到自動退還的款項時,品牌信任便在這些細節中悄然生長。
大眾輿論場的道德攻勢,則為京東外賣構建起無形的護城河。
劉強東送外賣事件在社交媒體引發10億級傳播,#千億大佬送外賣#話題下,網友自發形成“資本向勞動者致敬”的敘事狂歡。這種輿論勢能轉化為品牌資產,使京東在未大規模鋪店的情況下,品牌認知度提升300%。
更深遠的影響或許在于,京東外賣嘗試將外賣行業的社會價值從“便捷服務”升維至“勞動尊嚴”,迫使整個行業重新審視商業倫理。當公眾開始用“是否尊重騎手”作為選擇平臺的標準時,京東的先發優勢便轉化為不可撼動的市場壁壘。
美團的困局本質上是算法霸權遭遇人性反噬的縮影。
其“即時零售+非餐飲”生態正遭遇雙重沖擊:運力端,京東騎手招聘規模突破10萬,美團核心商圈運力缺口達15%;商家端,海底撈、周黑鴨等頭部品牌為“零傭金”轉投京東,迫使美團推出“階梯抽成”應對,卻陷入“降價-服務質量下降-用戶流失”的死亡螺旋。
更致命的是算法統治的合法性危機——美團“忠誠度算法”對跨平臺騎手的懲罰機制,雖短期維持運力穩定,卻引發“算法剝削”的輿論反噬。反觀京東“超時免罰+惡劣天氣補貼”政策,使騎手敢等紅燈、敢對用戶微笑,這種人性化服務反超成為差異化競爭力。當美團騎手為搶時間闖紅燈引發事故時,京東騎手卻因“等紅燈被用戶點贊”登上熱搜,這種對比無聲卻有力地改寫著行業規則。
筆者認為,兩者的競爭讓我們看到了“以人為本”商業本質的回歸,這在京東的實踐中得到完美詮釋。
其構建的“社保+零傭金+免單”信任三角,重新定義了外賣行業的價值坐標:
- 騎手端,五險一金解決后顧之憂,使配送服務從“生存型就業”升級為“職業型發展”;
- 商家端,零傭金降低經營成本,但要求“價格透明化”,重塑商業倫理;
- 用戶端,免單政策看似成本高昂,實則通過提升配送體驗降低客訴率,形成正向循環。
這種將商業利益讓位于人性關懷的策略,本質上是在數字經濟時代重建“人即資本”的商業文明。
在某種程度上,京東在使用“監管套利”的陽謀,這則展現了其戰略遠見。
其對“二選一”的公開指控,已引發市場監管總局關注。若美團被認定壟斷,其算法優勢將瞬間瓦解。劉強東的“人設革命”,實則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監管合規運動——將商業競爭轉化為推動行業規范的公共議題。
而當京東騎手社保政策成為行業標桿,當零傭金模式倒逼平臺重新審視抽成機制,這場戰役早已超越企業間的競爭,演變為推動商業文明進化的社會實驗。
后算法時代的商業競爭,正在回歸最本質的人性尺度。
當美團的算法仍在優化配送路徑,京東已悄然改寫了游戲規則:商業競爭的本質,從不是代碼與流量的較量,而是人心向背的博弈。
劉強東的騎手服,撕開了外賣行業野蠻生長的遮羞布,也照亮了商業文明進化的方向——在數字經濟時代,最稀缺的資源不是數據,而是被算法異化的人性溫度;最堅固的護城河不是技術壁壘,而是流淌在騎手汗水中的信任,沉淀在商家賬本里的公平,鐫刻在用戶記憶中的溫暖。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一個訂單的溫度都在決定誰才是未來的王者,因為商業的終極答案,永遠寫在人心的天平之上。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