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代書法發展情況,可以看到清代書法發展進程中碑學和帖學的競爭和消長。碑學的興起在清代是有客觀原因的:
第一,清代知識分子為了避免文網,走上金石考據的治學道路,而這時漢、魏、南北朝碑刻不斷出土,人們除了證經考史之助外,碑刻上的文字也為書法提供嶄新的資料,使書法家的眼界頓為開擴;另一方面書寫篆、隸需要字字有來歷,清代文字學的成就為書法藝術提供了基礎,所以清代許多書法家同時又是金石學家。
第二,篆刻藝術的發展,也給書法藝術的創新提供了條件。清代書法家多善治印,能將凝練蒼樸的金石趣味運用到書法創作中去,使書法有了金石氣,這些都是隋唐以來書法藝術中所不曾有的。第三,文人畫的發展使得繪畫的書法化更為濃厚。所以清代書法無論是用筆、用墨,以至章法都有所創新。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核實過后將及時進行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