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單元又有一位鄰居要去養老院了,先是三單元的蘇阿姨,后來是隔壁14號樓的溫阿姨。今天劉阿姨在樓下也說,她下個月也要準備去住養老院了。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去養老院幾乎是常態了。這些去養老院的老人中,并不是孤寡老人,相反大多數人都是有兒有女,而為什么現在有兒有女卻還要去住養老院呢?做兒女的難道都不能贍養自己的老父親母親了嗎?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劉阿姨有一雙兒女,都事業有成工作體面。早些年他們家在我們單元也是家喻戶曉的五好家庭,可是如今劉阿姨竟也要去養老院了。
問起原因,劉阿姨不無感慨的說:現在的兒女有幾個月愿意跟老人住在一起的呢?人老了,我們不去養老院,還能去哪里呢?
以下為了大家方便傾聽,我以第一人稱,給大家講述一下劉阿姨家的故事,劉阿姨說的這些原因,很現實,人老了都難。
講述人:劉阿姨 75歲
我今年75歲了,身體越來越不好了,各種老年病,高血壓高血糖,前幾年又查出來糖尿病,現在嚴重的時候,需要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我以前在醫院當護士,老伴退休以前是中學老師,我們家這些年日子雖然不富裕,但是也是讓街坊鄰居們都很羨慕的。
但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老伴在我70歲那年,被查出肝癌,不到三年就走了。我有一雙兒女,兒子有自己的公司,女兒在一家外企,經濟條件都很好,工作也都體面。
老伴剛走那會兒,我特別痛苦,兒女們也都孝順,安慰我說:媽,您別太難過了,我爸走了,不是還有我們嗎?
那段時間,兒女怕我一個人孤單,就把我各自接去家里住了一段時間。我當時心里也很欣慰,孩子們沒讓人失望。
但是住了一段時間之后,我明白一個道理:人老了,到兒女家終究是要被嫌棄的。
另外,兩代人的生活觀念和生活習慣都不一樣,住幾天兒女們或許還能笑臉相迎,但是住久了,矛盾也就來了。
當然,我并不是說兒女們不孝順,但是這是現實。
在兒子家的時候,兒子對我很好,兒媳也還算客氣懂事,每次做飯也會問問我喜歡吃什么。而我也很自覺的幫忙做一些家務,偶爾幫忙做頓飯,收拾一下家務,想著幫兒媳減輕一點。
但是,有些小細節我還是發現人老了,真是不受待見。
有時候,我看兒媳做飯挺累的,吃完飯就搶著幫她收拾刷碗,兒媳嘴里說著不用不用,我以為是她跟我客氣,但是過后我才知道她是嫌棄我刷的不干凈。
有一次,我親眼看見,我剛刷完的碗,兒媳全部用清潔劑又刷了一遍。這讓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不僅如此,我吃飯用的碗筷,是兒媳單獨給我準備的,跟他們的都不一樣,兒媳刷碗也會單獨把我的放起來。
還有我做的飯,基本上每次都剩一半多。
包括我的衣服,有一次我看見兒媳洗衣服,我身上當時有件外套臟了,就跟兒媳說幫我一起放洗衣機里洗洗,而兒媳卻說洗衣機滿了,讓我放在衛生間,等著她晚點給我洗。
兒媳雖然表面上跟我很客氣,但是這些不經意的細節,告訴我,兒媳是打心里嫌棄我的。
我不怪兒媳,人年紀大了,身上有老人味,穿衣做飯也都沒有那么利索了。人老了,到哪里都是不受待見的。
在兒子家我只待了不到一個月,我就想回老家了。
女兒以為是兒媳對我不好,非要開車接我去她家里住。
住了一個多星期我就回來了,女兒女婿早上都要上班,我去了女兒還要忙著給我做飯。她早上上班時間很趕,自從我去了之后,她還要照顧我,我不想讓女兒那么累。
早些年的時候,女兒的孩子小,我沒幫她多少忙。在我們的傳統觀念里,是養兒防老的,所以從小到大,我都是緊著兒子,兒子的房子是我們幫忙買的,而女兒結婚我只給她買了一臺電視。
她兩個孩子都是她婆婆一手帶大的,我對女兒沒有多少幫助。
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要住到女兒家,讓她幫我養老。她能有這個孝心,偶爾接我過去住幾天,我就已經很開心了。
畢竟女兒家還有女婿,我要是賴在女兒家,那不是給女兒添麻煩嗎。
那個時候,我就想著,但凡是身體還能自理我就住自己家,哪里也不去。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但兒女的家卻從來都不是父母的家。
這句老話,我深信不疑。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老窩。
這兩年,我一直是一個人獨居,我從年輕的時候就要強,原本想著老了也盡量不給兒女添麻煩。但是隨著歲數也大,你會發現有些事你不得不去面對現實。
每個人都會老,人過了70歲,身體開始慢慢走下坡路。各種老年病找上門來,無論你以前多么要強的人,當你老了,誰也要強不起來。
不服老是不行的,你的身體不行了。
在家獨居這2年,我一個人經常懶得做飯,炒一個菜就能吃一天。一個人不可能頓頓都做,有點吃的就湊合著吃了。
那天,當我打開冰箱,想著拿昨晚的剩菜熱熱吃的時候,忽然一個念頭就蹦出來了。
我想去養老院了,那里起碼人多,沒有這么孤單。還有專門的人做飯,不用天天吃剩飯。
我把這個想法跟兒子和女兒說了之后,沒想到他們都沒有反對。
原本我還想著,他們能不同意,會勸說我到他們家去輪流住,如今看來是我想多了。
我不怪他們,他們也都有他們的難處。
要打拼事業,要照顧孩子,他們也都不容易。人老了,到哪里都不受待見,我越來越接受這個現實。
當有一天,你對別人沒有任何價值,只能給別人添麻煩的時候,兒女也一樣。人和人之間最終是要靠利益的。
人老了,沒有價值了,只能拖累別人,兒女們支持我上養老院,那我就去吧。
我自己有退休金,每個月有3000多,我去看了幾家養老院,有好的也有差的,最終我挑了一家5980每月的,這個在咱這里算是高檔的了,里面的硬件設施和護工素質,看起來也都還不錯。
先去住一段時間看看再說吧。
每月5980,光靠我的退休金是不夠的,我手頭上并沒有多少存款,兒子結婚的時候,房子首付和車子都是我跟老伴出錢買的,后來老伴又生病,家里的錢也幾乎都給他治病用了。
我打算把老房子賣了,這樣就不用跟孩子們開口要了,我這個人一輩子要強,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盡量不想去麻煩孩子們。
那天,我收拾房子的時候,看著這個我住了幾十年的家,小到鍋碗瓢盆,大到家電家具,每一件都是自己辛苦賺錢買來的。
但是收拾的時候才發現,人這一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并不多。在養老院我給自己定的單間,里面有床有電視,這些東西似乎都用不著了。
我只挑了幾件隨身換洗的衣物,還有記錄我們一家四口的那本相冊,身份證,戶口簿。和一套鍋碗瓢盆,其他的都不需要了。
看著這一屋子的東西,我覺著扔了可惜,想喊鄰居們來挑幾件,看好了隨便拿走。問了幾個人,人家卻都客氣的笑笑說不需要。
人老了,誰都嫌棄,連東西白送人家都不稀罕了。
我跟兒子說,讓他把那些值錢的家具家電賣了,兒子卻跟我說:賣啥,現在誰還要這些東西?也就能當廢品賣了。
最后,我都放棄了,都放在房子里吧,隨別人處置去吧。我不管了,也管不了了。
我要去養老院了,這一刻才明白:人這一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并不多,可年輕的時候并沒看懂,有多少人一輩子忙忙碌碌,讓這些多余的東西束縛了一輩子的快樂?
你們老了,會去養老院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