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提振銷量的Gucci(古馳),再度拖累開云集團(Kering)業績。
當地時間4月23日,全球奢侈品巨頭開云集團發布2025年一季報。報告顯示,開云集團一季度銷售額大跌14%至38.83億歐元。其核心品牌Gucci在2025年一季度的營收為15.7億歐元,按可比銷售額下跌25%。
圖片來源:開云集團官網
“今年開局困難。”開云集團首席執行官Fran?ois-Henri Pinault(弗朗索瓦·皮諾特)在業績聲明中坦言,但這在預期之中。他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正全力以赴執行行動計劃,以實現戰略和財務目標,并鞏固我們旗下各品牌在所有市場的地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開云集團在多個市場的銷售都陷入了低迷:亞太市場下滑25%,西歐和北美市場均下滑13%,日本市場下滑11%。開云集團還在3個月時間里關閉了旗下品牌25家門店,截至今年3月31日,其全球門店數量為1788家。從去年開始,Gucci的銷售額就“跌跌不休”,在2024年每一季度均下滑,可比銷售額同比降幅分別為:21%、20%、25%和24%。
Gucci連續5個季度下滑,并在3個月內凈關閉10家店
開云集團旗下擁有Gucci、YSL(圣羅蘭)、BV(葆蝶家)、Balenciaga(巴黎世家)等知名品牌。今年一季度,開云集團銷售額整體下滑14%,多個品牌均顯露頹勢。
首當其沖的便是主力品牌Gucci。開云集團2025年一季報顯示,Gucci營收下滑24%至15.7億歐元,按可比銷售額下跌25%。對此,開云集團方面表示,客流量低迷以及庫存積壓等對業績造成了較大拖累。
這個曾與LV(路易威登)等頂奢品牌一同躋身銷售額百億歐元俱樂部的意大利品牌,而今已從開云集團的業績支柱,逐漸成為“負擔”。翻開財報,可以發現自去年年初開始,Gucci就步入下滑軌道。
從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Gucci按可比銷售額降幅分別為:21%、20%、25%和24%。要客研究院院長、奢侈品行業專家周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線上采訪時指出,Gucci決定開云集團業績的整體走勢,在沒有第二個Gucci的情況下,該集團業績恐進一步惡化。
圖片來源:開云集團官網
今年一季度,Gucci再度“失利”,而開云集團的第二大品牌YSL也在下滑。一季報顯示,YSL于2025年一季度營收下降8%至6.79億歐元;包含巴黎世在內的其他品牌部門則下降11%至7.33億歐元。相較而言,BV業績尚屬穩健,期內增加4%至4.05億歐元。
若從銷售市場來看,今年一季度,開云集團在亞太市場驟降25%,在西歐和北美市場則均下降13%,在日本市場也出現11%的雙位數下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開云集團在2025年第一季度凈關閉25家門店,其中Gucci凈關閉10家、BV凈關閉4家。截至3月31日,開云集團全球門店數量為1788家。
圖片來源:開云集團官網
“(關閉門店)短期內會有一定負面影響,客流可能繼續下降。”周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開云集團關店是為了降低成本,后續升級店鋪,對線上線下以及將門店與非門店體系做結合,進行全場景零售,那么將逐步改善集團的銷售,并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2025年全球奢侈品增長預期下調至-2%
今年遭遇艱難開局的不僅開云集團,與其同屬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團的LVMH(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日子也不好過。
LVMH集團2025年一季報顯示,集團整體營收同比下滑3%至203.11億歐元。其中,LV和Dior(迪奧)所在的時裝皮具部門收入同比下滑5%至101.08億歐元;而在2024年一季度,該部門收入為下滑2%至104.9億歐元。
對比來看,已發一季報的奢侈品集團中,愛馬仕集團的業績雖然為增長,但其增速已大幅放緩。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愛馬仕集團收入為41.29億歐元,按當前匯率同比增長9%,按恒定匯率則增長7%;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愛馬仕集團收入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7%,按當前匯率增長13%。
圖片來源:愛馬仕集團官網
高端奢侈品行業正經歷寒冬。業績承壓之下,美國關稅政策也成了懸掛在各大奢侈品集團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進一步加劇行業的不確定性。為此,愛馬仕集團已率先“出擊”,計劃從5月份開始,在常規漲價6%~7%的基礎上,進一步上調在美國市場的產品售價,以抵消新關稅帶來的影響。
4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詢問開云集團方面,近期是否也會調整在美國的產品價格時,相關人士回應稱,目前尚無可以對外公布的信息。
關稅動蕩加劇了市場對全球奢侈品消費復蘇的擔憂。研究機構Bernstein(伯恩斯坦)在最新發布的《全球奢侈品行業:系緊安全帶》中,已將2025年全球奢侈品增長預期從“+5%”下調至“-2%”。并預計,今年主要奢侈品牌的息稅前利潤或將較2024年縮水4%至6%。
周婷向記者表示,未來奢侈品行業將呈現出品牌頭部化和多極化的趨勢。雖然全球市場面臨挑戰,但也蘊藏新機遇。比如,在與海外大牌的直接競爭中,中國有望出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品牌,甚至是奢侈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