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體育大年(奧運會、歐洲杯)的加持,但去年國內啤酒消費并沒有迎來預期中的強勁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啤酒產量3521.3萬千升,同比微降0.6%。食品飲料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啤酒行業營業收入同比減少5.7%,是食品飲料行業中唯一一個下滑的品類。
面對行業存量博弈的激烈競爭,各大廠商們紛紛打響“高端化升級戰”。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對比國際巨頭的產品結構,國內啤酒企業在產品整體結構、高檔產品總量、均價等維度還有上升的空間。悅己消費之下,多元化、個性化成為啤酒高端化的新方向之一。
圖源:南寧晚報
珠江啤酒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7.31億元,同比增長6.56%;凈利潤8.1億元,同比增長29.95%,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銷量143.96萬噸,同比增長2.62%,主力產品“97純生”表現出色。珠江P9、珠江啤酒1985等高檔產品成為公司營收的絕對主力,收入同比增長13.97%至39.04億元,占比高達68.12%。
雖然高端化戰略效果顯著,但珠江啤酒的全國化戰略卻進展不順。雖然很早就提出“南固,北上,西進,東拓”的八字方針,但去年華南地區收入占比仍高達95.81%,47.80%的毛利率也遠遠高于其他地區(12.06%)。
重慶啤酒營收凈利“雙降”,去年營收146.45億元,凈利潤11.1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分別下滑1.15%和16.61%。撐起營收“半壁江山”的本地品牌(烏蘇、重慶、山城、西夏、大理、風花雪月、京A等)收入下滑3.3%至88.62億元,產量下降0.94%至201.96萬千升。
國際品牌(嘉士伯、樂堡、1664、布魯克林、夏日紛等)營收53.08億元,增長0.58%,產量增長9.95%至86.46萬千升。毛利率53.30%,相比上年減少了1.39個百分點。
高檔產品(消費價格8元及以上)是重慶啤酒的“主力軍”,銷量增長1.37%至145.72萬千升,占比提升至48.9%,但銷售收入卻出現下滑,意味著高端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相比之下,經濟型產品(消費價格4元以下)更受消費者青睞,銷量、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10%。
燕京啤酒營收凈利“雙增”,營收同比增長3.2%至146.67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63.74%至10.56億元。啤酒銷量400.44萬千升,同比增長1.57%。其中,中高檔產品的收入占比提升至67.01%;燕京U8是“頭號功臣”,銷量同比大漲31.4%至69.6萬千升。
青島啤酒“增利不增收”,去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30%至321.3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81%至43.45億元。啤酒銷量753.8萬千升,同比下降5.85%;其中,青島品牌434萬千升,其他品牌(嶗山等)320萬千升,分別下降4.84%和7.20%。
早在2012年,青島啤酒就敏銳地察覺到市場趨勢,陸續推出奧古特、鴻運當頭、1903、全麥白啤、琥珀拉格、奧古特A系列、尼卡希白啤等中高檔產品,以及“一世傳奇”系列等超高端產品。去年凈利潤保持增長,正是得益于其對高端化戰略的堅定執行。全年中高端產品銷量達到315.4萬千升,占比提升至41.8%,主品牌噸價同比提升1.5%至4263元/千升。
國內最大的啤酒企業華潤啤酒去年營收386.35億元,同比減少0.76%;利潤47.39億元,同比減少8.03%。自2020年以來首次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但毛利率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至42.6%,創近五年新高。
啤酒業務是集團的重要支柱,貢獻了364.86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占總營收的94.43%(白酒業務實現營收21.49億元,同比增長4%),銷量約為1087.74萬千升,同比下降約2.5%,但仍跑贏主要競爭對手,連續19年位居中國市場第一。
“3+3+3”的高端化戰略持續推進,2024年華潤啤酒高端及以上啤酒(10元以上)銷量同比增長9%,帶動平均銷售價格上升1.5%,啤酒業務毛利率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至4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