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家里的老人幫帶孫子,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可是隨著時代的改變,一些觀念也在改變。有那么一小部分的老人認為“誰生的孩子誰帶”最合適,自己養大兒女,也算任務圓滿了,接下的生活就由自己來支配,好好地享受清福。但有的老人認為只有幫兒女把孩子帶大,才可以放心地享受清福。
帶孫子與不帶孫子的老人,實際上誰的晚年生活會過得更幸福?人的觀念是不一樣的,看法也會不一樣,幫忙帶孫子的王阿姨和不帶孫子的孫阿姨,兩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接下來我們去了解她們的生活過得怎么樣。
62歲的王阿姨自述:
我姓王,今年62歲,生活在湖北襄陽,是一個很普通的退休職工,每月有兩千多塊錢的退休金。我退休那會老伴還在崗位上,我一個人在家除了做點家務,就沒有什么事情可干了,那個時候我覺得很無聊,就去跳廣場舞了,只有等到老伴放假的時候,我們才能一起到周邊的城市游玩,那個時候日子簡單又快樂。
我退休第三年,老伴也迎來退休了,這個時候唯一的獨生兒子也找到對象了,兒子這個對象不錯,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我和老伴都喜歡。半年后,這門親事算是定下來了。當時我就對兒子說:“結婚了,就早點要個孩子,我和你爸現在身體還不錯,能幫你帶,等過多幾年我們真的老了,就幫不上什么了。”
年底的時候,兒子跟我說兒媳懷孕了,希望我們過去幫忙照顧。就這樣,我和老伴收拾好行李,第二天就搬去兒子家了。
來到兒子家,我們心疼兒子工作辛苦,就包攬所有的家務活,而老伴笨手笨腳的,那會干家務,拖個地都能把地拖得亂七八糟,所以我不指望老伴能幫上什么,幫買買菜、扛扛米這些就不錯了,其他的活都是我一個人在干。
半年過后,兒媳生了一個女兒。家里多了一個成員,我們都非常的高興,而我也得比以前更忙了。還別說,帶一個孩子,真的很累。到了孫女生日的時候,微胖的我整整瘦了十多斤,白發也多了,黑眼圈也重了。老伴這個大老粗,平時也就幫忙換換手,他不會抱孩子,孩子一到他的手上立馬哭。從兒媳月子到百日,基本就是我一個人伺候兒媳月子、照顧孫女、煮飯燒菜。
兒媳是一個怕油膩的人,雞湯基本喝不下,都是吃一些清淡的東西,所以她的奶水很少,只能混合喂養,晚上孩子跟我睡,我怕吵到兒媳休息,晚上都是喂牛奶,加上換尿片,一個晚上至少要起來七八趟,晚上想要睡上一個安穩覺機會成了奢望。
生活過得很累,但看著孫女一天天的長大,我感覺很欣慰,疲憊也伴隨孫女天真的面孔消散了。半年過后,兒媳的產假到了,她回到工作崗位上了,我接下來的任務就會變得重一點,但前面最難帶的時候都過去了,我還怕啥。
轉眼間,孫女已經會說話會走路了,但她還是很黏我,去哪里都要跟著我,就是不怎么跟她的爺爺,哪怕我做飯,她也要來搗亂一陣,看著女孫一天天長大,一口一個奶奶的叫,我真的開心到笑得合不攏嘴。
我的付出,兒子和兒媳都看在眼里,他們很孝順,帶我去吃西餐、買衣服、買護膚品等等,節假日少不了一些禮品和紅包。
孫女去了幼兒園后,都是她爺爺在接送,因為我不太會騎車,但她還是跟我這個奶奶親,晚上都和我睡。我沒有什么事可操心的,不像兒子和兒媳,有的時候還要把工作帶回家,忙到半夜,而我晚上沒什么可忙的,我就給孫女講故事,讓她學會很多道理,兒媳見我如此用心照顧孩子,很放心交給我來教育,我不是那種溺愛小輩的人,反而是那種賞罰分明的人,孫女做錯事情我會訓斥她,必要的時候還會懲罰。
我和老伴生活在兒子家,過得還不錯,兒子和兒媳對我們都很好,如今孫女長大了,他們又想要二胎了,我估計我又要辛苦好幾年了。
可我也不怕,這都是一生要經歷的過程,一代為一代,這都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也許很多人覺得我思想很傳統,可是為了血脈的延續,不是每一代人該做的事嗎?
帶孫子是很累,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這本身的幸福感,在這個世間又有什么可代替一家人聚在一起呢?
身邊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告訴我不要一天天圍著孩子轉,要有自己的人生。可我聽了他們的話,卻一點也不羨慕,他們常常去旅游、去跳舞,這也許是他們的幸福,可我的幸福來自家庭,等我把孩子帶大,我也一樣可以去享受,那個時候我更安心去玩,兒子和兒媳也不會因為這樣埋怨我。看著自己的孫女和孫子快樂的長大,看著他們笑意盈盈的玩耍,我覺得這樣的付出很值得。
59歲的孫阿姨自述:
我姓孫,今年59歲,生活在河南安陽,是一名醫生,按正常程序我早退休了。但我到了退休年齡,又被返聘回醫院繼續工作。
剛到退休年齡那會,兒媳生了一個女兒,他們希望我過去幫忙帶孩子,但我拒絕了,而是選擇繼續回到醫院工作,由于我是返聘的,醫院領導很照顧我,給我安排的工作量很少,又可以領一份工資,我真的很滿足當前的生活。
如果我當時選擇過去帶孩子,那樣不僅累,責任也很大。我們就有一個同事,比我早退休兩年,去給閨女帶孩子,結果有一天發生了意外。那天她帶著外孫去游樂園玩,調皮的外孫趁她外婆不注意,溜進軌道山車那里玩,不小心被夾到腳,送去醫院,盡了最大努力才挽回那條腿,不過走路都不可能會像正常人一樣。我這個同事一直很愧疚,有時看到一些走路不正常的孩子,她都會想到自己的外孫,不由傷心地落淚。
在帶孩子上,最怕出現這種意外。說真的,帶一個孩子真的不容易,那怕時時刻刻盯著也會出現一些意外,而這些意外是防不勝防的,我是比較害怕擔這種責任的人。
何況我把自己的孩子養大,孩子成家立業后,也盡到一個母親的義務,帶孫子不是我的義務。以前我的婆婆也沒有幫我帶孩子,在科學的角度上,孩子跟隨自己的母親成長會更好,所以我認為兒媳自己帶更好。
我以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常常上夜班,很多時候都是一種休息不好的狀態,就遺留下頭疼病,我一旦很累或者休息不好的時候,就會犯頭疼,讓我去帶孩子我真的吃不消,剛出生的孩子,一天到晚不是哭就是鬧,根本不會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我想去幫忙帶孩子,身體也不太允許。
我跟兒媳說了自己的情況,兒媳表示能理解,可從她的神態上,我可以看出她內心很不愉快,敬我是長輩,才沒有說什么。后來,兒媳請了一個保姆來照顧孩子,可是那個保姆根本不適合帶孩子,做事毛毛躁躁的,常常把孩子磕到碰到,東西掉地上了,還撿給孩子吃,我撞見幾次都告訴她這樣不衛生,她說不打緊,擦干凈就好了,我們鄉下都這樣,何況家里地板天天掃,干凈著。當時我挺愧疚的,我勸兒媳重新找一個保姆,兒媳不好氣地跟我說:“能請得起就不錯了,我哪有那么多錢請一個經驗豐富的保姆。”
話里話外我都能聽出兒媳這是在怨我,我還聽說兒媳跟別人說我是一個重男輕女的人,見她生了女兒,我才不愿意去幫帶孩子,一提到帶孩子這痛那痛,去工作不說累?怎么不見她說痛了,她就是故意找借口不想帶孩子。
天地良心,我真不是那樣的人,我說的也是事實,何況我回去上班,基本沒有什么活,就是帶一些年輕的醫生,給他們把把關,講解一下經驗。
后來我生病了,住院那段時間,基本是老伴陪伴我,兒子來了幾次,可是兒媳就來了一次,跟我說了一些客套話,就走了,不是真正關心我。我知道她因為我不幫忙帶孩子的事,現在還記恨我,可現在孩子大了,也不需要我了。躺在病床上,看著兒媳高冷地離去,我沒有怪她,反而很愧疚。
后來我退休了,這個時候兒媳懷上二胎,我依舊沒有想法去幫忙帶孩子,因為遭遇一次手術后,我身體變得更差了,需要靜養。但我這次直接給了3萬塊給兒媳婦,讓她去一個好一點的月子中心。我對她說:“我現在身體確實差,真的沒有能力伺候你的月子,我就一個兒子,能不心疼你們嗎?我去工作也是掙更多錢來幫你們改善生活,以后我每個月都會資助你2500塊錢,你可以找一個靠譜的保姆幫帶或者讓親家母帶就更好了,我也幫不上什么,你就當這些是我的一點心意。”
從那以后,兒媳不再像以前那么討厭我了,對我也還不錯,逢年過節都會帶兩個孩子回來看我,還給我帶禮物,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其樂融融真的很幸福。
老人晚年是否過得幸福,實際上和帶不帶孫的關系不大,主要是看兒女是否懂得孝順,父母是否能體諒子女的生活有關。
生活中也會有一些老人,給兒女當牛做馬,最后孫兒孫女長大了,被趕走,這樣的案例真不少,所以一個家庭想要和諧,這與父母的教育有關。
作為一個老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幫不了帶孩子,有能力的在經濟上可以伸一把援手;作為子女的,父母身體不好,幫不了帶孩子,也沒有能力在經濟上支持的,也要理解父母,父母把我們養大已經不容易了,我要懂得感恩,給父母養老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都是一家人,生活到一起都是緣分,緣分是一種來之不易的東西,所以我們要珍惜,生活上少不了一些磕磕碰碰,我們相互體諒、相互尊重,這個家就會變得和諧,家和萬事興,您說對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