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很多、挑戰不小,那么2025年的家電市場爭奪,眾多廠商應該如何應對?家電圈認為,很簡單,拼不過低價就請換一種活法,回歸商業原點,聚焦用戶的需求洞察和滿足,借助持續性、靈活性促銷的手段,跳出內卷通道。
常偉撰寫
最近幾年,很多家電廠商在一線市場經營和訂單搶奪過程中,出現了戰術上的懶惰,直接將價格戰當作促銷手段,進行全年性的“無差別”使用,并且還放出豪言“任何促銷手段在低價面前”都是浮云。
這一局面的出現,在家電圈看來,實際上是眾多家電廠商親手將自己推向一輪“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低價惡性循環之中。一切都在圍繞價格轉,一切都是為了拼低價,所有人眼中都只有低價格,這樣不只是迷失了家電廠商市場營銷人員的“創新與改變”雙眼,同時也將眾多消費者帶入了一輪“貨比三家,只拼價格”怪圈之中。
對于所有家電廠商來說,最近幾年建立并形成的“只有低價格才能賣家電產品”認知和心態,并不是因為市場變差、消費變挑剔,而是自身經營手段變懶、經營團隊習慣舒適區滾動的結果。簡單來說,家電圈認為,這恰恰是很多廠商的市場營銷團隊,在一線市場上經營能力和促銷手段弱化的必然結果。
對于來自市場和用戶的需求變化,要么選擇躺平,要么選擇無視。過度沉迷于自我的經驗、模式和體系之中,總想著可以拿10年前、20年前的手段,來解決當前的市場發展和商業競爭問題。
事實上,梳理最近40年家電產業的發展歷程,特別是中國家電市場的起伏與動蕩,消費者不是天生就喜歡低價貨、便宜貨,也不是完全盯著低價產品買。而是,很多家電廠商在拿低價格搶市之外,找不到更多、更好的促銷手段了。
即使是最近幾年,主流消費出現一定程度的降級,高性價比家電受寵并走俏,但是整個家電市場上“品牌化、品質化、科技化”的消費趨勢和潮流并未改變。面對一些低價值用戶,眼中只有價格,心中還想著更低;面對一些高價值用戶需求多樣,卻又無法滿足,左右為難的背后正是很多家電廠商的經營團隊,盡快醒醒吧!
從今年開始,所有家電廠商改變現狀、扭轉困境的唯一機會和突破口。那就是,必須要“擺脫低價格惡斗”的圈子和泥潭之中,加速回歸一線市場的促銷等經營手段和經營策略創新。必須要在“拼低價”之外,重振家電廠商曾經最為擅長、最為核心的競爭手段:促銷。
第一,所有家電廠商心中有數,也很明白:促銷,多年以來,一直是與產品、渠道、價格并列為家電廠商的四大經營要素和手段,是家電廠商搞定用戶的利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
這年來,從最基礎的買贈促銷,到買一送一、一元搶家電、滿四贈一、二件八折三件七折,以及清倉甩賣、限時折扣、滿減優惠,還有會員專享價、閉店團購等等,都是廠商持續吸引用戶,并避免直接降價沖擊的重要經營策略。
接下來,家電廠商聚焦用戶的促銷手段和內容,應該要“常用常換新”,核心一點就是要保證促銷內容的“透明與公開”,滿足并尊重當前年輕一代用戶的認知和情感,不能忽悠和欺騙;同時,還要強化促銷活動的互動性,要讓更多用戶參與進來,并且讓用戶有話語權和建議權,傾聽用戶的反饋,及時完善促銷內容和手段。
第二,所有家電廠商還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價格戰有其自身的“短、平、快”效果,直截了當,能吸引用戶眼球,但是促銷戰的魅力和價值,就是在于“慢、穩、準”,是所有廠商下一階段持續經營用戶的重要紐帶和抓手,重在“細水長流”贏得用戶的信任和信賴。
這幾年很多家電廠商提出“經營用戶”的轉型,其抓手和策略是什么?只有促銷這一條道路。原因很簡單,促銷的本質就是在價格之后,為用戶找到可以更從容,更輕松地了解、熟悉企業品牌和產品的機會和空間。所以,家電廠商的促銷要重點向體驗式、場景式轉型和探索,加大用戶的參與感、主動性和互動性。
都說,留住一個人的最好手段,不只是要留住他的心,還要留住他的胃。同樣,家電廠商的促銷贏得用戶,最為關鍵的是讓用戶說了算,擁有主角地位。所以,新一輪的家電促銷一定要強化用戶的參與性,突出用戶的想法和需求,通過社群等社交媒體平臺,讓用戶參與促銷的內容和手段制定,最終為用戶定制個性化的促銷。
最后,家電圈還想提醒所有的家電廠商們,拼低價從來不是家電促銷的手段,拼低價只是家電廠商經營缺乏主動創新能力的借口。未來,一定要在價格之外,為家電促銷留出更多的資源和空間。
聲明: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一律嚴禁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