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延瑜 編輯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fā)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xiàn)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濟南高新區(qū)黃金谷學校教師 王雪
教育,本質(zhì)上是一場觸動心靈的對話,而教師的語言無疑是這場對話中最為靈動的音符。初次翻開《教師的語言力》,我瞬間被書中深刻的內(nèi)涵與實用的建議深深吸引,它宛如一座熠熠生輝的燈塔,穿透教育的重重迷霧,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初入職場時,面對紛繁復雜的教學場景,我常常感到茫然無措。一開始,我努力更新教育理論知識,仔細揣摩優(yōu)秀教師的言行舉止,一心想要做到盡善盡美。然而,我逐漸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像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他們各具特點,有著不同的性格、興趣和學習方式。顯然,單一的激勵話語和教學方式無法適用于所有學生。
《教師的語言力》這本書打破了傳統(tǒng)話術(shù)的局限,為我們提供了多樣化的語言模式和實用方法。書中明確指出,教師的語言具有神奇的“魔力”,恰當?shù)恼Z言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而不當?shù)难赞o則可能在無意間傷害他們稚嫩的心靈。
書中將教師語言細分為“表揚”“批評”“提問”“鼓勵”和“反向激勵”五種類型,并針對每種類型詳細闡述了十種應用方法,還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研究,直觀展示了這些方法在實際教學中的顯著效果。這種細致的分類,極大地方便了教師根據(jù)不同教學情境,迅速選擇最合適的語言方式,從而更加精準地調(diào)整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積極的語言如同溫暖的陽光,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希望與鼓勵的世界,讓他們在自信的氛圍中勇敢地遨游于知識的海洋。例如,用“你提出了一個極具深度的問題,這充分體現(xiàn)了你認真思考的態(tài)度”替換簡單隨意的“不錯”,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得到了老師的高度重視,進而更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回顧自己過去的教學語言,我不禁反思,那些不經(jīng)意間說出的平淡話語或批評性言辭,很可能在無形之中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語言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至關(guān)重要。教師需要依據(jù)不同的教學情境以及學生的實時反應,巧妙運用提問、追問、引導性話語等多種方式,讓課堂充滿活力,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書中提供的眾多課堂語言策略,諸如“通過開放式提問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運用比喻將抽象概念形象化”等,為我今后的教學提供了一個豐富實用的“語言工具箱”。
語言力在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與成長方面同樣發(fā)揮著關(guān)鍵作用。教師可以借助恰當?shù)恼Z言提示,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比如,“你今天整理書包的速度比昨天快了不少,如果能順便把書桌也清理干凈,那就更出色了”,這種通過對比并提出進一步期望的方式,能夠引導學生逐步完善自身行為。這讓我深刻認識到,教師的語言不應僅僅是簡單的指令,更應成為引導學生自我認知與進步的有力工具。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深刻認識到教師的語言絕非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工具,它更是塑造學生性格、引導學生思考和促進學生成長的關(guān)鍵力量。書中提及的尊重共情、傾聽等心理學原理,讓我明白在日常教學中融入這些心理學元素,能夠顯著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質(zhì)量,進而優(yōu)化教學效果。
教師的語言,作為教育藝術(shù)的核心載體,不僅蘊含著豐富多樣的語言技巧,更承載著深厚的情感與智慧。我堅信,每一位教師都能從這本書中汲取寶貴的經(jīng)驗,讓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加高效、更具感染力。在未來的教育之路上,我將持續(xù)修煉自己的語言力,讓每一句話都化作滋潤孩子們心田的春雨,助力他們茁壯成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