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穹
隨著一個個傳統節日的結束,人心已歸入守素安常。為了一日三餐四季的生計也好,或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也罷,每個人都背著要承擔的職責,經冬走春,踽踽獨行或相約而行,在嶄新的年景里,滿懷希望奔往人生的下一個驛站。
不遠處被春寒牢牢鎖定的那泓湖水,汩汩春潮卻不安分地潛滋暗涌,如同有孕之身,一天新似一天,直到迎來一個新我的一刻。
剛剛又長一歲的小孩,就喜歡被家人托舉著放在窗臺上,眺望著遠方的峰巒疊嶂和近處的漾漾春水。鬧攘的風一連多日才消停下來,還有正在次第綻放的杏紅,讓小孩成長的腳步也緩慢下來。為什么要急于長大呢?長大了眼見的春天就真的尋不見了。
春天像個羞羞答答的小姑娘,躲開人的眼目,不是隱沒在樓下的那片草坪里,就是藏匿在樓前那棵堅挺的楊樹杈間,要不就是借著暖煦的陽光躲避在樓的陰影處。
就像春江水暖鴨先知那樣,而春的所在之處唯有小孩子最先尋得到。不信你看,在前面一直奔跑的小孩忽然蹲下來,用小手在路旁的草坪里捻起一根細細、嫩嫩、正在孕育中的小草胚芽,玩轉在小手中,等著后面慢悠悠走來的家人,忙炫耀著展示給家人看。家人仔細辨別了一番后,用很詩意的語言告知小孩:“草色遙看近卻無。寶貝,你真棒,你是第一個找到春天的人。”
這樣走著走著,小孩又停下腳步,仰著頭望向一棵高聳的大樹,手指著光禿的枝丫上一團亂糟糟的東西,“嗚哇咿呀”地驚叫著。尾隨在后的家人順著孩子手指的方向望去,告知孩子說,那是喜鵲的家。隨后附上一句詩:“喜鵲報春日漸暖。”小孩子自然沒聽懂什么,但念念不忘喜鵲的家。每次經過那棵楊樹旁,都要駐足仰望一會兒才離開。
時間悄然流逝到午后,暖陽高照,地表的溫度在回升,磚石鋪就的小路被樓身投下的陰影遮蓋了一部分。身體開始發熱,家人有些累了,坐在路旁的長椅上休息,目光卻像定位儀般跟著小孩,不離左右。小孩卻像上足弦的小馬達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依然挪動著不太靈活的腳步按著自己的主意往下進行著。有了自己的主意說明小孩開始有思想了,也經常讓家人無所適從。凡事都要順著他,不然他就變成一頭桀驁忤逆的小獸,越不讓他做什么越是跟你反著來。撕扯著你的情緒,直到無回彈之力,崩潰總是在一瞬間。
但有了思想也是開物取智的時候,小孩一天一個變化總會帶給家人一個又一個驚喜。就比如此刻,在樓角處他一動不動正在專注著什么,對于一個好動的孩子,家人知道這個時候萬不能驚擾他,不然就破壞了他剛建立起來的專注力。直等到小孩從停滯的時光里走出來,他舉著一只小手向家人蹣跚而來,表情怪異,家人看到那小手上沾染了黏黏的綠色苔蘚。因為處理不掉這些粘滑物,但又覺得好玩,只好求救于家人。“哦,寶寶真棒。你這次又遇見春天了。它叫苔蘚,‘陽光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家人一邊幫小小孩處理干凈小手,一邊自吟淺唱。小小孩似懂非懂地隨著歌聲左右搖晃著身子,舒展開笑容,好似把春天都裝在心里了。也正如歌中唱的那樣:“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
其實,這個春天和往年無數個春天一樣,隨著時令早已潛入人間,而為什么在那些腳步匆匆、顧不自暇的人們眼里春暖無期,料峭依舊?春天真的會隱藏嗎?即便如此,能最先找到春天并感知到春暖的永遠是小孩子和那些如小孩子一樣的人們。
喜歡就點個贊吧!
編 輯:王春馨
美 編:房斌
責 編:宋子光
出 品:金普新區融媒體中心
偷得片刻之閑
與您悅讀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