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東 西
編輯 / 阿 筆
運營 / 獅子座
優酷又出劇集新規:目前已過會的所有劇集項目,需由項目制片人先發起,在前五集劇本里面選取一些內容,拍攝一部10分鐘左右的先導預覽短片。先導預覽短片的拍攝團隊在優酷“海納導演計劃”中挑選,而藝人則從周宴西負責的阿里大文娛藝人經紀庫里挑選,如吳施樂、江奇霖等;也包括天浩盛世所簽約的藝人(2024年末阿里入股天浩盛世成為第一大股東)。而就在2月底,優酷剛就定制和自制劇出臺了12集的規定,提出新劇最多只能12集,單集不超過一小時,S級大制作分季播出的內容規劃。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兩道規定連續給長劇“脫水”,很難不令片方揣摩平臺的心思:優酷在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向長劇說不?!
基于此,kk也想就全球各種電視制作模式做一番淺析。
一、預覽集制的核心邏輯和短期行業沖擊
預覽集制在全球范圍內已有先例,美劇“試播集”(Pilot Episode)機制,通過短片驗證市場反應與制作可行性,降低投資風險。
泰國GMM模式,由泰國娛樂巨頭GMM Grammy集團構建的"娛樂全產業鏈閉環生態",通過整合覆蓋藝人經紀(GMMTV)、影視制作(Exact公司)、音樂發行(GMM Music)、電視臺運營(GMM25/One31)的垂直整合,深度綁定泰國社會對LGBTQ+的包容性,打造全球領先的耽美劇(BL劇)產業。在內容生產上采取C端策略,即每部劇標配1條主CP+2-3條副CP線,通過"觀眾選擇權"(如投票決定支線劇情)提升粘性;IP全產業鏈開發,即將12集正劇拆解為"主線劇集+番外 以上兩種模式已經發展成熟并得到市場驗證。優酷此次的“預覽集制”從底層邏輯上來說是向國際市場汲取經驗,但本土化的轉換仍要面臨國內影視內容的審查機制:假設預覽集拍完,是否要面向大眾流通公映,這一環節是否需要經過電視劇司或網絡司的內容審查;如果僅是除劇本和項目書之外的“內參”,如此大費周章的結果仍是toB而非toC,那么除了增加預算和過會難度之外,唯一可以說是利好的,便是平臺導演/演員能過把戲癮,來一個真實版《演員/導演請就位》。 從短期來看,優酷的“預覽集制”會對行業產生至少三個維度的影響: 第一,制作環節的效率革命。10分鐘短片需濃縮核心沖突與人物弧光,倒逼制片方在劇本階段優化敘事結構。例如,懸疑類劇集需在開篇2分鐘內建立強懸念,情感劇則需快速建立角色關系張力。優酷“海納計劃”中積累的AI劇本分析工具將被應用于短片創作,可能有助于縮短開發周期。 第二,人才梯隊的結構性調整。海納計劃培養的青年導演將獲得更多機會,但資深導演可能面臨轉型壓力。周宴西主導的阿里藝人庫(含天浩盛世簽約藝人)將形成“短劇曝光-長劇轉化”通道,相當于手握“優速通”,能夠先于非平臺藝人接觸到頭部項目。對于平臺而言,新人孵化的成本會降低,出道即營業直接省去中間的養人成本,新人用出演短片的流量養自己。 第三,改變內容市場的競爭格局。“預覽集制”生產出的內容從本質上是“短劇”,直接沖擊愛騰芒系短劇和紅果、快手、抖音及小程序系的短劇,先導短片可能分流部分用戶時長,形成“長劇試水-短劇變現”的閉環。對純版權劇而言,片方需要向優酷同步提交短片版本,否則可能被拒之門外,有能力向優酷輸送版權劇的片方將進一步縮水。 二、優酷的內部利好和挑戰 站在平臺視角,優酷推行“預覽集制”的初衷是為了應對高棄劇率的平臺困境:目前優酷播出的劇集,前五集的棄劇率高達50%。 預覽集四舍五入可以視作旗袍的樣衣,山姆的試吃。通過短片播放數據(完播率、暫停點、互動率),平臺能夠預判用戶行為,作為正片剪輯的依據。比如,若預覽集中某角色登場時流失率超40%,則需調整其戲份或表演方式。 另一方面,未來平臺的付費內容,預覽集或許是新賽道。比如可設置“付費解鎖正片”模式,測試用戶付費意愿。或許從更長遠的角度,對于優酷而言,未來向海外市場的發行也可能是個出口。海納計劃中的導演們海歸的比例較高,從創作習得來說也貼近Netflix、Disney+等平臺需求。 任何新秩序的建立都伴隨風險,“預覽集制”也不例外。如果說10分鐘預覽集將成為評定項目能否過會開機的標準,同質化和模版化也將迅速滲透,屆時“騙花”將不止于成片后的預告,而是從源頭開始“掛羊頭賣狗肉”,貨不對版。 從純生產角度考慮,預覽集如果同時需要通過平臺內容審查和廣電審查備案方能上線,那么對于制作周期而言必定是延長的。還有一點,因為海納導演計劃歸屬阿里影業,而藝人經紀由周宴西團隊管理,平臺內部的話語權博弈也可預見,導演想用新人,經紀方力推流量明星的矛盾出現后,競爭的核心仍舊不是內容品質本身,還是裙帶關系、人脈和權力的較量,多此一舉。 優酷的“先導預覽短片”政策本質是一場“以空間換時間”的改革試驗:通過壓縮制作周期、降低試錯成本來爭奪用戶注意力,同時完成新人培養與IP儲備。其成功與否取決于三個關鍵變量:
若該政策能持續迭代,或將重塑中國影視行業的生產邏輯,推動長視頻平臺從“內容分發者”向“內容孵化器”轉型。但短期內,陣痛期的陣痛——包括人才流失、項目流產、用戶流失等問題——仍需平臺以戰略定力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