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北京市婦聯、北京市檢察院聯合發布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聚焦婦女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人身和人格權益等方面權益保障問題,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與婦聯組織維權服務協同發力、剛柔并濟,展現出1+1>2的效果,有效促進法律法規的實施,保障了婦女合法權益,推動了婦女領域社會治理的良性發展。
案例四
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檢察院
督促規范母嬰室建設行政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根據北京市《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規定,建筑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的公共場所,應設置使用面積不少于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或者多點設置不少于4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母嬰室應配置基本設施、統一標識、設置醒目導向標志。基本設置包括防滑地面、保護哺乳私密性的遮擋設備等。門頭溝轄區內部分公共場所母嬰室位置偏僻,且其中部分母嬰室基本設施缺乏,不符合相關法律規范關于母嬰室建設的標準和要求,存在安全隱患,損害了哺乳期婦女和孕產婦的合法權益。
調查和督促履職
2023年初,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門頭溝區檢察院)發現“12345”線索平臺上有群眾投訴部分大型商超、醫院母嬰室位置偏僻、不便于使用等問題。門頭溝區檢察院通過初步調查后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
門頭溝區檢察院對20余家商場、醫院現場勘察,發現區域內5家商場和4家醫院存在未配備母嬰室、已建母嬰室面積未達標準、導向標志不醒目、基本設施不完備等問題,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北京市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辦法》和北京市《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由于部分母嬰室建設早于規范標準出臺,且監督對象涉及多個行政機關,可能存在職能交叉等問題,門頭溝區檢察院召開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婦女兒童工作者、人民監督員、特邀檢察官助理、“益心為公”志愿者等參加,聽取社會各界對于母嬰室建設的意見建議。在充分采納各方意見建議基礎上,門頭溝區檢察院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對公共場所母嬰設施補建完善。
相關行政機關均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整改。案涉公共場所在入口處、樓層垂直交通口附近增設母嬰室位置指示標識,母嬰室內按要求配齊相關設備,桌角和地面等已做防撞傷、防滑處理,共計6類共性問題、20類個性問題得到有效整改。相關行政機關在全區進行全面監督檢查,推進轄區內公立醫療機構、大型商超規范化母嬰室全覆蓋,有力提升了母嬰設施服務水平,將司法溫情傳遞至細微之處。
為進一步深化辦案效果,門頭溝區檢察院同門頭溝區婦聯建立公益訴訟配合協作機制,在對口聯系、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辦案協作、聯合法制宣傳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婦女權益保障工作,實現從個案辦理向系統治理的延伸。
典型意義
加強母嬰室建設是維護婦女權益、保障嬰兒哺育權的必要舉措。針對群眾反映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不規范問題,檢察機關積極運用公開聽證,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牽引相關部門協同履職,推動問題高效整改。同時,檢察機關主動加強與區婦聯的溝通協作,建立公益訴訟配合協作機制,以檢察公益訴訟職能有效凝聚合力,提升婦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推進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貢獻檢察力量。
本期來源:市婦聯權益部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