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A股市場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管理報告

0
分享至

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韓迅 孫華秋 陳佳鑫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韓迅、孫華秋、陳佳鑫

編輯|韓迅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資本市場中,并沒有專門的“市值管理”概念,國內所說的“市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更接近于海外市場的“價值管理”概念。上市公司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直接體現,也就是市值管理的目標,即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路徑可以分為三步,即價值創造、價值實現、價值經營。

我國A股市場起步較晚,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前,由于大量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導致大股東并不關注公司市值變化。自2005年股改啟動之后,A股市場進入全流通時代,公司市值成為大小股東、管理層和資本市場共同關注的目標,市值管理開始被關注和提及。

2014年,在A股2000點保衛戰之際,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國九條”),釋放改革紅利,鼓勵創新發展。這是繼2004年之后,國務院發布的第二個“國九條”。隨后,2015年,A股再次掀起牛市。

十年之后,即2024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具體有九大亮點:一是明確資本市場發展的目標導向;二是發行制度迭代升級;三是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四是加大退市監管力度;五是加強證券基金機構監管;六是加強交易監管;七是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八是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九是加快資本市場法治建設。

同時,為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高度重視控股上市公司市場價值表現,規范有序開展市值管理工作,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切實維護投資者權益,以更有力的行動舉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國務院國資委在2024年12月印發了《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要“明確市值管理目標和方向”“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等。

在2025年第一季度,A股市場表現不一,其中上證指數微跌0.48%,深證成指一上漲0.86%,創業板指數下跌1.77%、科創50指數上漲3.42%。

Wind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A股市場共有3188只股票上漲,其中912只股票漲幅超過20%,226只股票漲幅超過50%,57只股票漲幅超過100%,16只股票漲幅超過200%,6只股票漲幅超過300%,漲幅前三名的個股分別為*ST信通(600289.SH)、宏景科技(301396.SZ)、美力科技(300611.SZ),漲幅分別為328.49%、237.64%、221.67%。同時,A股市場共有2194只股票下跌,其中135只股票跌幅超過20%,6只股票跌幅超過50%,跌幅前三名的個股分別為*ST東方(600811.SH)、*ST富潤(600070.SH)、*ST普利(300630.SZ),跌幅分別為73.68%、66.09%、63.44%。

就市值變動來看,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市場總市值(剔除2025年第一季度新上市的A股公司)約為99.53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98.68萬億元增長0.85萬億元。

深度剖析2025年第一季度A股市場的市值變化,能夠進一步了解投資者對A股的喜好程度,以及各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情況。

因此,時代商業研究院在此推出《A股市場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管理報告》,向資本市場展示在新“國九條”頒布之后,A股市場的市值管理變動情況,有利于進一步推動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以及提升公司價值。

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比亞迪,減少最多的是中國移動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工商銀行(601398.SH),約為24556.39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ST富潤,僅為2.99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比亞迪(002594.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11393.46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8223.33億元增加約3170.13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中國移動(600941.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23152.07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25416.91億元減少約2264.84億元。



銀行:市值增長最多的是招商銀行

A股市場的上市銀行綜合實力強、經營狀況穩、治理體系優、分紅水平高,是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典型。并且,銀行股價和市值表現對A股市場具有“穩定器”“定盤星”作用。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上市銀行依舊是工商銀行,約為24556.39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銀行是蘇農銀行(603323.SH),約為96.52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招商銀行(600036.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10917.67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9911.40億元增加約1006.27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農業銀行(601288.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18129.12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8689.09億元減少約559.97億元。


非銀金融:市值減少最多的是中國人壽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非銀”金融上市公司是中國人壽(601628.SH),約為10627.53億元;市值最小的“非銀”金融上市公司是ST亞聯(002316.SZ),約為13.60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非銀”金融上市公司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國泰君安(601211.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3032.31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660.55億元增加約1371.76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中國人壽,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10627.53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1848.56億元減少約1221.04億元。


紡織服飾: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南山智尚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紡織服飾行業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華利集團(300979.SZ),約為730.78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夜光明(873527.BJ),約為9.31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南山智尚(300918.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75.94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37.72億元增加約38.22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華利集團,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730.78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917.85億元減少約187.07億元。


商貿零售:中國中免市值蒸發最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商貿零售行業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國中免(601888.SH),約為1245.45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ST滬科(600608.SH),約為10.23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小商品城(600415.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835.16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735.36億元增加約99.80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中國中免,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1245.45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386.34億元減少約140.89億元。


醫藥生物:市值最大公司是百濟神州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醫藥生物行業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百濟神州(688235.SH),約為3338.88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ST龍津(002750.SZ),約為15.69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百濟神州,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3338.88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2228.82億元增加約1110.05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邁瑞醫藥(300760.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2837.11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3091.73億元減少約254.61億元。




食品飲料:茅臺市值增加最多,五糧液市值減少最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食品飲料行業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貴州茅臺(600519.SH),約為19609.25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麥趣爾(002719.SZ),約為12.17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貴州茅臺,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19609.25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9144.45億元增加約464.79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五糧液(000858.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5098.49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5435.80億元減少約337.31億元。


農林牧漁:市值最大公司是牧原股份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農林牧漁行業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牧原股份(002714.SZ),約為2115.73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大禹生物(871970.BJ),約為7.90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乖寶生物(301498.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355.56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313.31億元增加約42.24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金龍魚(300999.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1705.63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767.98億元減少約62.35億元。


傳媒:分眾傳媒市值超1000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傳媒行業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分眾傳媒(002027.SZ),約為1013.84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龍韻股份(603729.SH),約為13.94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光線傳媒(300251.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619.87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276.93億元增加約342.94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昆侖萬維(300418.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424.37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473.88億元減少約49.51億元。


社會服務:市值增長最多的是豆神教育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社會服務行業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錦江酒店(600754.SH),約為285.70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國義招標(831039.BJ),約為14.23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豆神教育(300010.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165.74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28.34億元增加約37.41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長白山(603099.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88.19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12.32億元減少約24.13億元。


美容護理:愛美客是行業最大市值公司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美容護理行業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愛美客(300896.SZ),約為543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芭薇股份(837023.BJ),約為14.25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錦波生物(832982.BJ),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266.04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83.22億元增加約82.82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敷爾佳(301371.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136.91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51.19億元減少約14.28億元。


輕工制造:匠心家居市值增長,歐派家居市值下降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輕工制造行業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公牛集團(603195.SH),約為930.48億元;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宏裕包材(837174.BJ),約為10.54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匠心家居(301061.SZ),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130.47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03.44億元增加約27.03億元;市值減少最多的是歐派家居(603833.SH),其2025年3月31日的市值約為380.60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419.95億元減少約39.35億元。


電力設備:寧德時代市值居首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電力設備上市公司共計378家,其中電網設備企業130家、電池企業105家、光伏設備企業66家、其他電源設備企業28家、風電設備企業25家、電機企業24家,合計市值約為5.67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5.70萬億元減少362.47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電力設備行業市值前三強分別為寧德時代(300750.SZ)、國電南瑞(600406.SH)、陽光電源(300274.SZ),市值分別為11137.95億元、1759.03億元、1439.02億元。

378家A股電力設備上市公司中,兆威機電(003021.SZ)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為129.52億元;寧德時代市值蒸發最多,為575.27億元。從增減幅度來看,震裕科技(300953.SZ)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為154.4%;沐邦高科(603398.SH)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為42.5%。


家用電器:美的電器市值、增幅雙奪冠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家用電器上市公司共計102家,其中家電零部件企業34家、小家電企業22家、照明設備企業14家、黑色家電企業10家、白色家電企業10家、廚衛電器企業9家、其他家電企業3家,合計市值約為2.03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93萬億元增加934.44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家用電器行業市值前三強分別為美的集團(000333.SZ)、海爾智家(600690.SH)、格力電器(000651.SZ),市值分別為6013.38億元、2565.29億元、2546.4億元。

102家A股家用電器上市公司中,美的集團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為254.57億元;海爾智家市值蒸發最多,為106.03億元。從增減幅度來看,榮泰健康(603579.SH)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為87.4%;高斯貝爾(002848.SZ)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為26%。


機械設備:行業總市值破4.5萬億元,中國中車市值最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機械設備上市公司共計581家,其中通用設備企業239家、專用設備企業190家、工程機械企業33家、自動化設備企業86家、工程機械企業34家、軌交設備企業32家,合計市值約為4.52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4.08萬億元增加約4395.4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機械設備行業市值前三強分別為中國中車(601766.SH)、匯川技術(300124.SZ)、三一重工(600031.SH),市值分別為2026.14億元、1836.9億元、1616.18億元。

581家A股機械設備上市公司中,恒立液壓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為358.94億元;中國中車市值蒸發最多,為378.83億元。從增減幅度來看,長盛軸承(300718.SZ)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為176.6%;萬達軸承(920002.BJ)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為64.2%。




基礎化工:萬華化學領跑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基礎化工行業上市公司共計425家,其中化學制品企業176家、塑料企業75家、農化制品企業59家、化學原料企業58家、化學纖維企業24家、橡膠企業21家、非金屬材料企業12家,合計市值約為3.41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總市值增加1233.73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礎化工行業市值前三強分別為萬華化學(600309.SH)、寶豐能源(600989.SH)、鹽湖股份(000792.SZ),市值分別為2110.22億元、1065.54億元、876.28億元。

基礎化工上市公司中,衛星化學(002648.SZ)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為141.48億元;寶豐能源市值蒸發最多,為169.4億元。從增減幅度來看,中毅達(600610.SH)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為123.2%;ST聯創(300343.SZ)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為32.4%。



有色金屬:紫金礦業市值最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共計138家,其中工業金屬企業60家、金屬新材料企業28家、小金屬企業22家、能源金屬企業13家、貴金屬企業12家,合計市值約為3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總市值增加3341.72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有色金屬行業市值前三強分別為紫金礦業(601899.SH)、洛陽鉬業(603993.SH)、中國鋁業(601600.SH),市值分別為4815.86億元、1633.94億元、1279.81億元。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中,紫金礦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為797.28億元;天齊鋰業(002466.SZ)市值蒸發最多,為43.98億元。從增減幅度來看,新威凌(871634.BJ)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為82%;華達新材(605158.SH)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為31.6%。


石油石化:廣聚能源市值增加最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石油石化上市公司共計49家,其中煉化及貿易企業31家、油服工程企業14家、油氣開采企業4家,合計市值約為4.16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4.59萬億元減少4283.85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石油石化行業市值前三強分別為中國石油(601857.SH)、中國海油(600938.SH)、中國石化(600028.SH),市值分別為15044.32億元、12343.53億元、6949.43億元。

49家A股石油石化上市公司中,廣聚能源(000096.SZ)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為35.43億元;中國海油市值蒸發最多,為1682.56億元。從增減幅度來看,廣聚能源(000096.SZ)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為54.73%;國創高新(002377.SZ)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為18.73%。


環保:總市值微增240億元,尚無千億級企業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環保上市公司共計138家,其中環境治理企業108家、環保設備Ⅱ企業29家、基礎建設企業1家,合計市值約為7837.43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7593.23億元增加244.20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環保行業市值前三強分別為偉明環保(603568.SH)、惠城環保(300779.SZ)、重慶水務(601158.SH),市值分別為363.26億元、282.3億元、231.36億元。

138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中,惠城環保(300779.SZ)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為90.97億元;興蓉環境(000598.SZ)市值蒸發最多,為24.17億元。從增減幅度來看,京源環保(688096.SH)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為149.83%;神霧節能(000820.SZ)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為26.42%。


鋼鐵:杭鋼股份市值增加最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鋼鐵上市公司共計45家,其中普鋼企業23家、特鋼企業13家、冶鋼原料企業9家,合計市值約為8637.57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8207.65億元增加429.92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鋼鐵行業市值前三強分別為寶鋼股份(600019.SH)、包鋼股份(600010.SH)、中信特鋼(000708.SZ),市值分別為1577.42億元、810.67億元、623.32億元。

45家A股鋼鐵上市公司中,杭鋼股份(600126.SH)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為239.10億元;包鋼股份(600010.SH)市值蒸發最多,為33.87億元。從增減幅度來看,杭鋼股份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為148.12%;寶地礦業(601121.SH)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為14.4%。


煤炭:中國神華龍頭地位穩固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煤炭行業上市公司共計37家,其中煤炭開采企業30家、焦炭Ⅱ企業7家,合計市值約為1.74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96萬億元減少2167.43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煤炭行業市值前三強分別為中國神華(601088.SH)、陜西煤業(601225.SH)、兗礦能源(600188.SH),市值分別為7619.58億元、1920.58億元、1337.31億元。

37家A股煤炭上市公司中,大有能源(600403.SH)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為26.3億元;中國神華市值蒸發最多,為1019.26億元。從增減幅度來看,安源煤業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為50.71%;中煤能源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為17.6%。


公用事業:電力龍頭市值回調,凱添燃氣飆漲近60%成亮點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公用事業上市公司共計134家,其中電力企業103家、燃氣Ⅱ企業31家,合計市值約為3.33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3.45萬億元減少1202.90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用事業行業市值前三強分別為長江電力(600900.SH)、中國核電(601985.SH)、中國廣核(003816.SZ),市值分別為6804.61億元、1894.31億元、1833.10億元。

134家A股公用事業上市公司中,龍源電力(001289.SZ)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為75.24億元;長江電力(600900.SH)市值蒸發最多,為425.75億元。從增減幅度來看,凱添燃氣(831010.BJ)第一季度市值增幅最大,為59.70%;*ST旭藍(000040.SZ)第一季度市值跌幅最大,為48.4%。


計算機:深信服市值增加最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計算機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359家,合計市值約為4.36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4.06萬億元增加2930.78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計算機行業中,市值最大的是海康威視(002415.SZ),約為2834.59億元;市值最小的是廣道數字(839680.BJ),約為7.73億元。



計算機行業359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深信服(300454.SZ),約為209.73億元;市值蒸發最多的是中科曙光(603019.SH),約為87.21億元。

電子:中芯國際市值最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電子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473家,合計市值約為9.04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8.83萬億元增加2091.86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電子行業中,市值最大的是中芯國際(688981.SH),約為7129.55億元;市值最小的是ST恒久(002808.SZ),約為8.33億元。




電子行業473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韋爾股份(603501.SH),約為344.34億元;市值蒸發最多的是中芯國際,約為416.91億元。

通信:中國移動市值蒸發超2200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通信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131家,合計市值約為4.84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5.01萬億元減少1653.96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通信行業中,市值最大的是中國移動,約為2.32萬億元;市值最小的是*ST九有(600462.SH),約為9.38億元。


通信行業131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中國電信(601728.SH),約為576.49億元;市值蒸發最多的是中國移動(600941.SH),約為2272.79億元。

國防軍工:通易航天市值最小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國防軍工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142家,合計市值約為2.39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2.34萬億元增加521.37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國防軍工行業中,市值最大的是中航成飛(302132.SZ),約為1579.30億元;市值最小的是通易航天(871642.BJ),約為12.47億元。


國防軍工行業137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中航成飛,約為1155.25億元;市值蒸發最多的是中國船舶(600150.SH),約為244.19億元。

汽車:比亞迪市值突破1萬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291家,合計市值約為4.76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4.23萬億元增加5376.10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汽車行業中,市值最大的是比亞迪(002594.SZ),約為1.14萬億元;市值最小的是奧福環保(688021.SH),約為8.75億元。



汽車行業291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比亞迪,約為3170.13億元;市值蒸發最多的是上汽集團(600104.SH),約為575.29億元。

交通運輸:京滬高鐵市值蒸發289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交通運輸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127家,合計市值約為3.23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3.39萬億元減少1567.50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交通運輸行業中,市值最大的是京滬高鐵(601816.SH),約為2735.23億元;市值最小的是華光源海(872351.BJ),約為11.33億元。


交通運輸行業127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順豐控股(002352.SZ),約為140.97億元;市值蒸發最多的是京滬高鐵,約為289.73億元。

房地產:保利發展市值居首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房地產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102家,合計市值約為1.12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19萬億元減少709.26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房地產行業中,市值最大的是保利發展(600048.SH),約為988.76億元;市值最小的是*ST中迪(000609.SZ),約為7.18億元。


房地產行業102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濱江集團(002244.SZ),約為56.94億元;市值蒸發最多的是招商蛇口(001979.SZ),約為96.95億元。

建筑材料:中國巨石市值增加最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建筑材料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73家,合計市值約為7215.55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7094.06億元增加121.49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建筑材料行業中,市值最大的是海螺水泥(600585.SH),約為1287.20億元;市值最小的是科創新材(833580.BJ),約為9.89億元。


建筑材料行業73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中國巨石(600176.SH),約為60.45億元;市值蒸發最多的是北新建材(000786.SZ),約為20.44億元。

建筑裝飾:中國建筑市值蒸發最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建筑裝飾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164家,合計市值約為1.77萬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89萬億元減少1201.67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建筑裝飾行業中,市值最大的是中國建筑(601668.SH),約為2173.45億元;市值最小的是*ST嘉寓(300117.SZ),約為3.08億元。


建筑裝飾行業164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深桑達A(000032.SZ),約為58.83億元;市值蒸發最多的是中國建筑,約為323.17億元。

綜合:東陽光市值最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綜合行業的上市公司共計20家,合計市值約為1114.65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166.17億元減少51.51億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綜合行業中,市值最大的是東陽光(600673.SH),約為299.58億元;市值最小的是*ST富潤(600070.SH),約為2.99億元。

綜合行業20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市值增加最多的是紅棉股份(000523.SZ),約為7.89億元;市值蒸發最多的是東陽光,約為40.69億元。


結語:引導上市公司從“短期市值博弈”轉向“長期價值經營”

展望未來,A股市場的市值管理將進入“制度護航、實踐深化”的新階段。對上市公司而言,需聚焦主業夯實內生增長動能,通過規范信息披露、優化投資者關系、強化創新驅動等路徑,將公司內在價值有效轉化為市場認同;對監管層而言,需持續完善市場基礎制度,在退市常態化、交易機制優化、投資者保護等領域發力,為市值管理營造“良幣驅逐劣幣”的生態環境;對投資者而言,需進一步樹立理性投資理念,在市場波動中識別真正具備價值創造能力的標的,以長期主義視角參與市場建設。

時代商業研究院認為,當政策“頂層設計”與市場“底層實踐”形成共振,當價值創造成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共同語言,資本市場定能更好地發揮“晴雨表”與“資源池”功能,助力實體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穩健前行。

《A股市場2025年第一季度市值管理報告》的發布,既是對階段性市場實踐的總結,更是對未來市值管理生態優化的期許——愿更多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為紐帶,在創造股東價值的同時,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成熟與繁榮注入持續動能。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時代商業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時代投研 incentive-icons
時代投研
打開時代維度,重新理解財經
2371文章數 81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鹤峰县| 漳州市| 南投县| 铜山县| 邳州市| 临安市| 剑阁县| 靖西县| 康乐县| 临西县| 仁寿县| 家居| 祁阳县| 凌海市| 肥城市| 贵定县| 宣城市| 陆河县| 云南省| 来宾市| 乐至县| 静海县| 沁水县| 崇明县| 阳信县| 大足县| 浙江省| 鹿邑县| 鄄城县| 双鸭山市| 台北县| 隆尧县| 峨边| 根河市| 盐城市| 方城县| 巫山县| 宜春市| 于都县|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