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健康提示
《預防接種證》是兒童預防接種的重要憑證,每次接種都需帶上,以防錯種、漏種和重種。無預防接種證者需盡快建立或補辦預防接種證,因故錯過接種時間的要盡快補種。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體驗
明明身體沒有生病
卻總覺得疲憊無力?
面對工作壓力時焦慮失眠
或是與家人朋友相處時情緒突然“失控”?
其實,這些信號可能是在提醒我們
心理健康需要關注了!
2025年第37個愛國衛(wèi)生月
以“愛衛(wèi)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為主題
倡導身心同健康
作為身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我們不僅要關注身體的“衛(wèi)生”
更要學會呵護心靈的“綠碼”
今天,讓我們用科學的態(tài)度認識心理健康
一起為心靈“除塵殺菌”!
01
你的“心靈綠碼”還有效嗎?
心理健康不僅意味著沒有心理疾病,還包括積極的心理功能和幸福感,是認知、情緒、行為和社會適應等方面處于一種良好狀態(tài)。
簡單來說,可以自查以下幾點:
?認知功能正常:包括記憶力、注意力、思維敏捷性等認知能力的保持。
?情緒協(xié)調穩(wěn)定:能適度合理地宣泄和調整情緒,不長期陷入極端情緒。
?自我認知清晰:客觀看待優(yōu)缺點,接納真實的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自信。
?人際關系和諧:與他人建立并維護良好關系,有效溝通與合作。
?社會適應能力:面對社會環(huán)境變化能調整心態(tài),找到解決辦法。
?生活有目標:目標切合實際,對工作、愛好或未來保持適度熱情。
心理健康會影響身體健康,長期的心理壓力可能導致高血壓、失眠、免疫力下降等身體問題,而積極的心態(tài)有助于預防和應對疾病。
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是社會和諧的“穩(wěn)定器”——學會與自己和解,才能更好地愛他人、愛生活。
(圖源:Pixabay )
02
來給心靈做個“SPA”!
Part.01
給情緒裝個“減壓閥”
● 當感到緊張或焦慮時,深呼吸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放松技巧。
● 每天花5分鐘記錄情緒,把煩惱寫下來,用文字或圖畫釋放壓力。
● 用積極、鼓勵的自我對話激發(fā)內在力量,提升自信心和情緒狀態(tài)。
Part.02
規(guī)律生活是最好的“心理營養(yǎng)劑”
● 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時間,保持規(guī)律作息,保證充足優(yōu)質的睡眠。
● 適量運動,飯后散步、跳操、甚至做家務等都能促進機體釋放內啡肽,改善心情。
● 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堅果)和深色蔬菜。
Part.03
培養(yǎng)“心靈充電站”
● 無論是閱讀、繪畫、音樂還是園藝等,找到并堅持自己興趣愛好。
● 定期進行戶外散步、登山等活動,感受大自然的寧靜和美好。
● 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進行冥想,提升自我意識,增強心理韌性。
(圖源:Pixabay)
Part.04
建立支持系統(tǒng)
● 主動與家人、朋友聯(lián)絡,少刷手機多見面。
● 若感到壓力或孤獨,向信任的人傾訴,別讓心事“積灰”。
● 加入興趣社群,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03
給心靈尋找一個“康復驛站”
心理問題≠矯情,就像感冒需要吃藥,心理困擾也需要專業(yè)支持。如果出現(xiàn)以下情況超過2周,應及時尋求專業(yè)幫助:
● 持續(xù)情緒低落,對喜歡的事失去興趣;
● 睡眠、食欲明顯改變,體重驟增驟減;
● 注意力難以集中,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 出現(xiàn)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念頭。
有哪些求助渠道?
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心理咨詢室;
單位/學校配備的心理援助服務; 公益資源:撥打“12320”衛(wèi)生熱線或“12356”心理援助熱線; 醫(yī)院精神心理科:可進行專業(yè)心理評估,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單位。
愛國衛(wèi)生運動走過70余載
從“除四害”到“健康中國”
不變的是對全民健康的守護
當我們清理環(huán)境垃圾時
也請記得為心靈做一次大掃除
當全民健身成為風尚時
也請讓“健心”融入日常生活
這個春天
讓我們從傾聽內心的聲音開始
用科學方法養(yǎng)護精神家園
讓健康的種子在每個人的心田生根發(fā)芽!
來源:福建疾控
一審:陳素玲
二審:黃新珠
三審:寧永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