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的兩名初中生,收到了由校長親手贈予的兩套全新校服。“你們的義舉獲得了全社會的‘點贊’,全校師生都為你們感到驕傲。”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蒲堅叮囑道,“希望你們能夠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繼續(xù)努力,為身上的校服、胸前的校徽增光添彩。”
日前,不慎落入窨井的巫女士向成都市樹德中學學生但沛宸與楊明浩贈送了一面錦旗,對他們見義勇為的行為表達感謝。“救人時,有孩子受了輕傷,有孩子磨破了衣褲,贈送新校服既是考慮到他們的實際需要,也是希望以此表彰他們的責任意識與助人精神。”蒲堅說。
4月10日傍晚時分,巫女士去院子中庭處收晾曬的衣物,因為老舊小區(qū)改造正在施工,窨井還沒有封口,僅以防護網(wǎng)覆蓋。“沒來得及反應(yīng),我已經(jīng)落入了井里,一連嗆了好幾口水。”井口處雖狹窄,往下卻逐漸寬闊,水深至少兩米,巫女士表示,“我不會游泳,害怕極了,只能抓住四周斷落下來的防護網(wǎng),拼命呼救。”
巫女士感到絕望之際,一雙手抓住了她的胳膊,緊接著力量變成了兩股,一次、兩次、三次地將她向井外拽。一點點地脫離污水,巫女士發(fā)現(xiàn),是兩個少年救了自己的性命。等她緩過神來,兩個少年已經(jīng)消失在了人群中。巫女士家人經(jīng)過多方尋找,才得知救人的是樹德實驗中學兩名學生:初三年級學生但沛宸和初二年級學生楊明浩。
對于兩位學生在危急關(guān)頭挺身而出的行為,“不意外”是他們各自的班主任共同的評價。“孩子的助人精神純粹且珍貴,因為他們心里有力量,眼中有他人。”但沛宸的班主任龔劍表示。多年來,樹德實驗中學倡導“學生自治”,讓學生親歷情境、親身體驗,更有責任感;鼓勵學生擇善而從,在他們心中種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種子;堅持積極心理培育,讓孩子們陽光向上生長,樂于關(guān)愛他人;長達10年的家史課程,鐫刻了孩子們愛國愛校,大義勇為的精神氣質(zhì);而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優(yōu)良的家風、校風,也成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沃土。
“明浩最可愛的一點是一腔熱血之外,還有理性與智慧。”楊明浩的班主任王雨竹補充,“我經(jīng)常和孩子們強調(diào)要做善良的人,以善良為底色,定能支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除了有善心還要動腦筋,擇機而行更能實現(xiàn)‘好心辦好事’。”看得出來,班主任為她的孩子的勇敢和鎮(zhèn)定感到非常欣慰。
在這次事件中,“救人”是但沛宸與楊明浩的本能反應(yīng)。兩個少年此前并不相識,卻能夠快速反應(yīng)、默契協(xié)作,智慧救人,毫不張揚。直到錦旗送到學校,兩個少年依然淡然從容,保持著原本的生活狀態(tài)。面對“找上門來”的感謝與表彰,王雨竹與龔劍更希望孩子能保持平常心態(tài),化鼓勵為動力,做同學們學習、生活中的好榜樣。(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記者 陳朝和 通訊員 馬曉冰)
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校長蒲堅向兩名救人學生贈送新校服 馬曉冰 攝
作者:馬曉冰 陳朝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