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488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消費者表示,在不同門店點的相同產品一模一樣,沒有區別,不理解為什么同一個城市同樣的面差價會到20%。
近日,有消費者在青蜂俠·青年守護平臺投訴@和府撈面“差價刺客”:點的是一模一樣的產品,不同門店價格卻不同。隨后,話題#和府撈面被指同面不同價背刺打工人#登上微博熱搜,引發關注。
一名北京的消費者在抖音發布視頻稱,自己在三里屯SOHO門店吃草本酸辣肥牛面,價格為29元;而在望京華彩新店吃的價格為36元,此外,和府撈面的不同門店在草本番茄肥牛面、草本香辣肥牛面、滬弄堂蔥油拌面、北海道風味肉醬拌面等多款產品價格均存在差異。消費者表示,在不同門店點的相同產品一模一樣,沒有區別,不理解為什么同一個城市同樣的面差價會到20%。
北京商報查詢和府會小程序發現,同樣為“草本酸辣肥牛面”的菜品在北京望京華彩新店售價為36元,而在北京東壩萬達廣場店售價僅29元。其余菜品如“草本香辣肥牛面”“黃金番茄肥牛面”價格均不相同。
圖片來源:和府會小程序
對此,有網友評論稱:“不同門店,價格不一致,這不是很正常嗎?”還有網友表示:“有沒有可能是房租不一樣。”也有網友表示:“這樣的不一樣對待確實是背刺打工人。”
據青蜂俠報道,有消費者在抖音發布視頻吐槽和府撈面后,被人以“和府撈面”官方的口吻舉報下架,稱該視頻“誤導群眾,造謠我司門店,煽動對立情緒,嚴重侵犯了我司名譽權”。隨后,有自稱和府撈面員工聯系到該消費者,表示向抖音舉報的并非和府撈面工作人員,和府撈面正在調查中。
該消費者告訴青蜂俠,溝通過程中對方邀請他成為“體驗官”,承諾往賬戶里轉賬1000元,被拒絕后又邀請其收下“禮品卡”。消費者表示,希望和府撈面出具“舉報者并非和府撈面”的證明(已被拒),找到舉報者并道歉,同時和府撈面和抖音說明有關情況。
4月21日,有消費者就此事致電和府撈面,工作人員表示,根據開店時間、裝修風格、服務品質等因素,和府撈面將不同類型的店鋪分為A、B、C三種門店,不同門店間的菜品和價格會有差異。“如果說想區分的話,只能到店問工作人員……吃的一樣,但是有些東西,比方說我們操作(不一樣)……(A類門店)出餐速度比(B類門店)快了很多……裝修風格或者是店里就是那個氣氛指定是不一樣的,您放心”。
去年5月,社交平臺上有短視頻博主曝出和府撈面使用“科技與狠活”,根據視頻內容,和府撈面從湯底、面條、澆頭到配菜均是保質期長達一年的料理包,其中慢熬雞湯配料表長達6行。另外,部分門店工作人員在操作時直接將料理包放在沸水里加熱,其安全性遭質疑。同年3月,“和府撈面被曝含預制菜”一話題就曾引發熱議,對一直打著中式養生招牌的和府撈面造成了不小影響。
事實上,除了“身陷預制菜”爭議之外,和府撈面去年還回應了“裁員20%-30%”“啟動一家和府撈面的總投資需要120萬元左右”,稱無事實依據,純屬謠言。品牌2023年收入同比增長48%,經營狀況良好。2024年為精簡組織裁員120人左右,比例為1.4%,非網傳“和府撈面裁員20%-30%”。聯營、出海、下沉、加密是和府撈面的未來戰略,調整精簡的人員為直營超配,聯營板塊仍在擴編。幾天后,和府撈面又通過社交平臺透露統包合作費為69.8萬元,包含設計、裝修、標配設備。
不過,從2023年底宣布開放聯營,一年多的時間過去,和府撈面似乎并未大肆加碼這一業務。據負責人介紹,和府撈面目前在全國擁有600家左右門店,對開放加盟的態度較為謹慎,目前加盟店占比在十分之一左右。2024年,和府全年營收達到25億元并實現了盈利。
編輯丨王曉然 實習編輯 王若愚 綜合青蜂俠、北京商報(記者 張天元)、網友評論
圖 片 丨和府會小程序截圖、平臺截圖、網友評論截圖、視覺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