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末出生的這一代藝人,大多在移動社媒和視頻平臺發達后的時代入行,所以屬于代露娃的互聯網記憶都是“高清”的,成長經歷無所遁形——比起學生時代的“校花”標簽,“晉江式演技”這個新評價不論她本人接受與否,都足以成為一個年輕演員值得標注的成長印記。代露娃用這個結果證明了,對于有上進心的人來說,這些年的每一部動漫都沒白看,每一次打游戲都不算擺爛,一一被她由表及里地刻畫在角色身上。
從她首部電視劇開機開始,到這次臨近新一歲生日,代露娃即將進入她出道的第十個年頭了,今年的生日愿望是希望新的一歲能比之前更忙一點,因為“我還有更多的精力”,她認真地說,“現在的工作也不少,但感覺我的精力比實際消耗的要更旺盛。”她的待播劇庫存穩定,工作量充足,只相對于她的精力余額來說稍顯不夠飽和,但這句話的含金量對于一直期待她新作品的觀眾來說,堪比得了定海神針一樣安心。
代露娃的面部折疊度令人過目難忘,粉雕玉琢般精致的形象,是褪去戲服妝造之后亦能輪廓畢現的骨相之美。這一點令她的光華,無論在橫店搭建的宮闕樓閣里,還是在米蘭的時尚周活動上,都不會被周圍的藝術品和奢侈品所淹沒。也許《白月梵星》劇本里的“邪魅一笑”可以僅憑四個字蘊含一百種演法,但落在這樣一張臉上時才有了世間獨一無二的“茯苓”。只是,對這個人物“像從書里走出來一樣”真情實感的褒揚,卻一定不是只憑顏值就能贏得的。
對此,代露娃歸功于人物成長線的完整度和劇本的扎實,同時也沒有抹殺自己對角色的真愛與用心:“茯苓給了我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和發揮余地,這很重要。我一直期待能接那樣的角色:剛開始是個隱藏款,實際上是大反派。這是我第一次嘗試演反派,非常感恩這個機會。”互聯網記錄的歷史可以證明的是,當時代露娃在《長相思》里的角色“阿念”因為前期的跋扈任性而為部分觀眾所不喜時,她曾講過自己有處理這個人物的方法,也有被討厭的勇氣,就算未來有反派角色她也愿意演。如今得償所愿,雖然前期做足了為角色承擔惡評的心理準備,但劇播之后,“被討厭”卻成就了被喜歡,在她花九年時間走到更多人面前的這條路上,“被討厭的勇氣”居功至偉。
“當時真是以茯苓這個人物的感受沉浸在劇組里面的,每天收工之后就期待第二天開工,感受里不覺得這是個‘工作’。有一場在樹林里射箭的戲,殺青之后再看時,我試了試再模仿那個動作,已經怎么做都做不出來了。”代露娃思維敏捷,所有的講述都不受困于三兩句間的描述,交談時的流暢輸出有時也會表現為點到即止,那是因為我們都能理會未盡之意:難以想象當時她沉浸其中時,是調動了怎樣大的潛力去努力完成的,以至于連當事人都無法再度復制,可能只有茯苓的云火弓能見證全過程。
其實剛入行時的代露娃也曾經歷過因為不確定而導致的緊張:“比如這場戲我有三種方案,我不知道如何選擇,就把三種演法全部給到,再問導演你想用哪種?花費太多精力去思考所有的可能性,確保你準備的可能性是第二天拍攝時人家想要的可能性。當時只能靠這種方法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現在我就能鎖定一個明確的方向,保持松弛感和想象力。”松弛感和想象力像是她未來飛得更高的一雙翅膀,當工作成為熱愛時,不斷地觸達、突破自身技能的界限,將完成度的上限交給每一幀畫面。
關于過生日的儀式感,就如她形容自己有時會拿出E人的那面,有時換個場景又會呈現出I人的特質一樣:“‘抽風’時會特別講究儀式感,尤其是為別人準備禮物什么的,但有時就會‘擺爛’放棄”,沒有固定偏好的人在感性世界里是自由的。代露娃的另一個生日愿望是想在今年完成去冰島看極光的心愿,但幾分鐘之前她還說自己特別喜歡熱帶雨林里的徒步探險,雖然并不矛盾,但好奇心的觸角從冰延伸到火,委實有點寬泛。當我們發現此類“兼容并包”貫穿在代露娃生活的方方面面時,才豁然發現這就是她保持自身高能量的來源,不斷在感知世界的過程中汲取力量積蓄細膩的體驗。
問她家鄉沈陽最值得打卡的地方,她想也不想就說“當然是劉老根大舞臺,那里陪伴我長大”。但當我們聊到她平時彩妝和OOTD的靈感來源時,她又津津樂道地給我們描述了她小時候每期追看的節目《愛上超模》,表面上多少有些反差在,仿佛把她喜歡的意大利披薩和東北鍋包肉同時擺上了桌,實則恰好說明了她性格中的包容度,一切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是張開雙臂允許任何機會走進自己生命的坦然。
反之,她也允許自己走向任何機會,也許這是擅長觀察生活、熱愛體會生活的人具備的共性,從很久之前的天馬行空已開始:“我小時候其實還有一個愿望,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做一個吃播博主。但那個時候還不流行直播,人家叫美食節目主持人,我就想做那種主持人。到現在還看美食節目,最近流行的關于吃飯的、關于美食的綜藝我都喜歡看。”這么具象的形容,卻給人一種“抽象”感——這也許只是外人的感受,對她自己來說,皆是可以持保留態度的愿望。
在時裝周期間做直播時,代露娃也分享過在米蘭逛集市的路上看到一對頭發花白的老爺爺老奶奶互相攙扶著優雅走過,特別細致地描述了他們的衣著打扮和動作表情,那是細膩感性體質的人在擦肩而過時就能隨手撈到的極致浪漫。誰能說得準此時在真實生活里截獲的人生畫面未來不會在代露娃的演繹下重組成另外一出戲。
有時你覺得她的自驅力是令人震撼的,實則上一切出于她的感性熱愛,想要的不過是有趣和精彩。如果在面對重大抉擇時,她是一個理性的人,還是一個感性的人?“每當做選擇時,我的首選是來自感性的,我的確是一個感性的人,但通常有這個感性選擇出現之后,都會被理性拉回來,最終還是理性占了主導。”渴望擁有自由隨心的權利,最終遵從理性的控制,這是在拉鋸中層層攀升地成長。和她的表演一樣,每一次對人物本質的創作都聯結著對自己認知視野的調動,如此看來感性和理性是互相成就的聯動,能在此消彼長的自我對話中共同螺旋上升。
殺青了一段時間的待播劇《韶華若錦》中,代露娃飾演的白敏敏又是一個活潑俏皮的角色,難免令人聯想到當初的“阿念”。“俏皮可愛只是一種統一的形容詞,如果不做拆解就會跟著這個詞千篇一律,在統一共性下挖掘差異性,做出不一樣來,是有難度的,但我不想讓觀眾在我的角色里看到之前人物的影子,這次要做的就是如何把阿念和敏敏區分開。”一個角色在一個演員身上成功了,未來市場里再被選擇就容易陷入與這類難度的持續對抗中。
通過無數次的自我提問,將統一形容的標簽詞進行掰開揉碎地細分,為角色確定一個最合理的表演可能,要靠代露娃最初的理性分析,但真到現場執行時更需要她憑自己積蓄的感性體驗去闖蕩,畢竟對創作來說,感性共情比理論支撐更重要。
用理性做選擇,憑感性去經歷,是代露娃演戲與生活的理念。希望未來能如她所愿,用旺盛的精力產出更豐盛的作品,張開翅膀飛向更高更遠。祝福她像每個過生日的小女孩一樣,許下愿望,靜待時光。
監制:張娜
攝影:湯靈杰
策劃、造型:李希
藝統:高珊
化妝:樊號
發型:Andy
采訪、撰文:李慧
制片:Pency(外星人工作室)
新媒體編輯:平面鏡
新媒體設計:霹靂小熊
視頻策劃:More
視頻剪輯:Random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