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烏克蘭如今這局面,不少人都知曉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但也有人認為,是因為加入北約太晚,如果早點加入是不是就沒事了?
其實烏克蘭也并非沒這么想過,只是2008年被德國的一位女總理給阻止了。所以有人也把烏克蘭現狀的“罪魁禍首”,歸結到她身上。
2024年11月,德國前總理、也是首位女總理默克爾打破3年不出席公開活動的沉默,發布出自己寫下的一本回憶錄,其中也揭秘了為何曾經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看完就會知道:烏克蘭無法加入北約,真的要怨德國?怨默克爾嗎?其實未必如此。
一、烏克蘭進入北約為何艱難?
烏克蘭和俄羅斯間的戰爭,更像是受到美國慫恿,是為了加入北約,導致淪為傀儡。
現在的俄羅斯以一敵多,整個北約都是烏克蘭的助力,哪怕是塞爾維亞這種不愿意加入戰爭的國家,也無法避免被牽連進去。
從中可以看得出地理位置的殘酷性,也能明白這一場戰爭,不是烏克蘭和俄羅斯任何一方想要停下,就能真正停下的。
美國對全球的戰事掌控,除了亞洲無法真正地介入外,在北約、中東地區似乎已經是實際掌權人,巴勒斯坦死了那么多的無辜群眾,依舊沒有喚醒美國的良知。
他們想要的就是趁亂得利,并不關心打仗的國家是否真會受到影響。
北約無論是十多年前,還是十多年后,其實從未打算讓烏克蘭真正加入,因為他們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的關系,注定無法正式進入北約。
在俄烏沖突下,烏克蘭加入北約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即便是如今特朗普上臺,能夠緩解雙方的戰爭壓力,但北約依舊無法去接納烏克蘭。
出于一些政治的考量,烏克蘭只有獨立,才是對北約和俄羅斯最好的平衡。
俄羅斯擁有大量的核武器,不會容忍一個在家門口挑事的國家,烏克蘭想要尋求北約的庇護,無疑是把北約拖出來當擋箭牌。
二、德國為什么會反對烏克蘭加入?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在任職期間,一直被稱為“定海神針”,是因為她的一些舉措,讓整個歐洲得以平穩下去。
確實如此,在她離開總理崗位后,整個歐洲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德國也肉眼可見地進入到衰退期,若不是他們積極的對外合作,必然會走英、法的老路。
俄烏沖突導致歐洲失去大量的能源,同時又要花費無數的資金去美國進口昂貴的能源,接替她的新總理無法去掌控好局面,導致德國處于極其被動的趨勢。
而德國展示出的各種無奈,讓人不禁回憶起,曾經的“默克爾時代”有多光鮮亮麗。在自己書中,她揭秘出曾經為何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她在里面表示:美國總統布什不顧情報部門的建議,推動烏克蘭成為北約之中的一員,這原本就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她為此做過辯護,表示若是動烏克蘭,那普京就會擔憂自己的領土受到安全限制,恐怕會采取極其激烈的反應來阻攔。
雖然她是第一個反對的,但當時并非只有她一人反對,還有很多的北約成員都不贊成這樣做。因此北約最后得出一個模糊化的結果,承諾出烏克蘭有加入北約的權利,但沒有得出具體時間。
默克爾回憶道:普京和她交流的時候,曾預測過她不會一直是德國的總理,等她離開崗位那一天,那北約成員國也會發生新的變動。
沒想到多年后,北約會因為烏克蘭的事情,陷入新的經濟風波,普京的話也成真了。
三、默克爾眼中的普京、特朗普
默克爾自離開崗位后,已經消失數年之久,她沒有擔任職務,也沒有做背后的推手,而是安靜地看著德國從繁榮走向衰落。
一直到特朗普第一次上任,她再次出現在大家的眼前,這個時間節點很刻意。在默克爾看來,普京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她不會讓任何一個北約國家,影響到自己的領土安全。
2008年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發生戰爭,而戰爭的源頭就是他們要加入北約,北約當時尚在考慮期。沒想到俄羅斯會先一步下手,一口氣打到格魯吉亞的首都,只差滅國。
在這種情況下,默克爾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也是為北約考慮。
默克爾和特朗普打過4年的交道,在她眼中的特朗普又是什么樣的?對于特朗普的描述,她很直接大膽地表示出,對方就是一個“具有妄想恐懼癥的政治家”,他把所有的國家都看成對手。
默克爾和他的每一次交談,并不是特別的順利,反而有一種在競爭的感覺。北約成員國和美國間的關系很緊密,在她看來雙方不應該有敵對的想法,但美國依舊在防備著德國。
二戰后,北約雖然昌盛幾十年,但隨著亞洲各國的崛起他們的優勢已經漸漸失去,在這個時候又要面臨著做美國的傀儡,與俄羅斯對抗上并非明智之選。
但處于北約那樣一個地理位置上,他們也成為被迫推動的戰爭助手,這是不得已的行為,更是國力太弱的無奈。
但無論如何,北約成員國依舊有自己的考慮,他們可以去幫助烏克蘭,但永遠無法把烏克蘭當成其中一員對待。
因此,烏克蘭如今這局面怪不得德國,怪不得默克爾,因為它從來沒被當作是“家人”看待,更多是棋盤上的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