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被特朗普帶“瘋”后,昔日小弟們竟都發起了“美國財”?
圖片取材于網絡
隨著特朗普“對等關稅”大棒落下,多國唉聲嘆氣,卻又不得不跪,不得不慫,唯有中國奉陪到底。
就在中美關稅戰打得一片火熱時,那些往日唯美國馬首是瞻的國家們竟紛紛抓住機會,搶占美國的出口市場,大發“美國財”,而仔細一看,眾人才發現:中國不是順勢而為,而是早有布局,這是怎么回事?
圖片取材于網絡
一、中美關稅戰博弈
特朗普上臺后,貿然挑起關稅大戰,妄圖通過這種方式能使美國在談判桌上占據優勢,可他萬萬沒想到,中國可不是軟柿子,面對美國的無理挑釁,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強硬回擊。
美國加多少,中國就反制多少,關稅數字越來越離譜,而在你來我往中,美國消費者首當其沖成為這場貿易沖突的受害者。
圖片取材于網絡
以往那些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因為高額關稅的加持,價格一路飆升,美國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為購買日常用品支付更多的費用,生活成本大幅增加。
原本計劃購買一臺中國制造的智能電視,現在價格可能要比以前貴出幾百美元,想要添置幾件中國生產的衣物,錢包也得承受更重的壓力。
圖片取材于網絡
普通消費者尚且遭受重創,更不要說那些長期依賴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美國企業了,越來越離譜的關稅數字也讓他們的生產成本上升到離譜的程度。
圖片取材于網絡
為了維持運營,企業要么選擇提高產品價格,要么壓縮利潤空間,可前者會導致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銷量減少,后者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一些小型企業已經因為無法承受成本的增加,不得不面臨倒閉的命運。
圖片取材于網絡
而就在美國國內因為關稅戰搞得內憂外患、雞飛狗跳之時,眾人恍然發現, 美國一直引以為傲的對華出口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全線潰敗。
曾經那些源源不斷運往中國的美國商品,如今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訂單量大幅減少,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那么,這些被美國拱手讓出的市場份額,究竟去了哪里呢?
圖片取材于網絡
二、多國搶占美國對華出口市場
當美國忙著和中國打關稅戰,以為能在這場較量中占據上風時,卻沒注意到自己的后院已經起火,那些平日里跟在美國身后,對其言聽計從的小弟們,此時卻露出了不一樣的面孔,紛紛趁機搶奪美國在中國的出口市場份額,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背后捅刀”。
曾經,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那可是“王者”般的存在,憑借著龐大的產量和相對穩定的價格,穩穩占據著中國最大大豆供應國的寶座,然而風水輪流轉,如今這頂“皇冠”早已易主巴西。
圖片取材于網絡
有報道稱,未來三個月,巴西將向中國陸續運送超240萬噸大豆,這數量相當于中國每月大豆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一!
美國豆農發愁,美國養豬戶也憂心忡忡,去年,西班牙和美國還分別穩坐中國豬肉進口國家的頭兩把交椅,但4月11日,中國和西班牙簽署了農業合作協議,有意擴大對西班牙豬肉的市場準入,這意味著美國豬肉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只會越來越少。
圖片取材于網絡
豬肉市場遇冷,美國的牛肉出口也沒能幸免,2月和3月,澳大利亞對華牛肉出口量同比增長近40%,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曾經風光無限的美國牛肉,如今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澳大利亞牛肉在中國市場“大殺四方”,自己卻被遠遠甩在身后。
圖片取材于網絡
美國農業出口“全線潰敗”,而在能源領域,美國的遭遇更是堪稱“悲劇”,先說天然氣,去年美國出口給中國400多萬噸,平均每月出口30多萬噸,可今年二月,美國對華出口天然氣只有6萬噸,還不足以前的五分之一,而3月份,中國對美液化天然氣進口直接“清零”。
圖片取材于網絡
阿聯酋、印尼、澳大利亞抓住機會,積極和中國達成合作,不久前,阿聯酋拿下了一份史無前例的巨額訂單——15年、每年1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協議。
圖片取材于網絡
美國的天然氣出口被阿聯酋搶了風頭,石油出口則被加拿大搶占了先機。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石油量大幅削減,從去年6月的2900萬桶降為每月300萬桶時,從加拿大溫哥華港運往中國的原油數量卻在今年3月飆升至730萬桶,刷新歷史紀錄,而且4月份可能還將再創新高。
環球時報:2025年4月18日報答
大家可能會覺得美國的這些“小弟”們碰上美國和中國打關稅戰,簡直是“撿大漏”了,但仔細回想中國的行動后,眾人才意識到,原來中國在這場貿易風波中,不是被動接受、順勢而為,而是早有布局!
三、中國早有布局
據媒體報道可知,截止到去年最后一個月,美國還能接到來自中國企業的多個訂單,但自特朗普上任前幾天,中國就凍結了美國大豆和玉米的采購訂單,并且減少從美國進口農產品。
觀察者網:2025年4月21日報道
眾人不免詫異,本以為中國反制已經很快了,沒想到早在特朗普上臺之前,中國就已經開始提前謀劃應對之策,難道中國能未卜先知?當然不是!只能說,中國太了解老對手美國,也太了解特朗普了。
回顧過去,特朗普第一次發起對華貿易戰時,那場面可謂是來勢洶洶,妄圖用關稅大棒打得中國毫無還手之力,雖然中國扛住這波壓力,但從那時起,中國就敏銳地意識到,不能把重要農產品的供應過度依賴美國這一棵“樹”。
圖片取材于網絡
畢竟美國反復無常,把關稅當成隨意揮舞的武器,誰能保證哪天不會再次用貿易大棒來卡中國的脖子呢?所以,中國開始未雨綢繆,加快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
就拿大豆來說,中國與巴西等國加強合作,不僅保障了自身的糧食安全,也打破了美國在大豆市場的壟斷,在肉類和能源領域,中國同樣通過與不同國家簽署合作協議、擴大市場準入等方式,分散進口風險,增強自身在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
圖片取材于網絡
2025年,重返白宮的特朗普對自己、對美國依舊充滿自信,似乎在他看來,地球離了美國就沒辦法轉動了,中國離了美國就沒辦法發展了,可事實卻狠狠地打了他的臉。
中國找到了可替代的供應國,而且與這些新合作伙伴的合作已經相當成熟,中國有能力在減少美國進口的情況下,確保自身農產品、能源等多方面的穩定供應。
圖片取材于網絡
反觀美國,打關稅戰本想打壓中國,結果卻把自己的盟友都“推”向了中國市場。美國的這些“小弟”們也不傻,看到有利可圖,自然不會放過機會。美國既失去了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又被盟友背后“插刀”,這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筆者認為
美國妄圖通過關稅戰壓制中國,結果卻硬生生把全球最肥的市場給作沒了!可它如今的困境,不過是自己種下的苦果,而中國,早已憑借未雨綢繆的布局和靈活應變的能力,把飯碗穩穩端在自己手里。
圖片取材于網絡
當初眾人將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特朗普推上高臺,是想過上好日子,但沒想到,他不僅沒帶來金山銀山,沒帶來富裕生活,反而親手拆了美國的“搖錢樹”,估計眾人腸子都悔青了。
未來,國際市場的風云還將繼續變幻,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妄圖用經濟手段施壓的把戲,在中國這里,注定只會是一場徒勞無功的鬧劇!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2025年4月21日《“特朗普上任前,中國就凍結了美國大豆和玉米訂單”》 環球時報:2025年4月12日《西班牙的養豬戶收到一個來自中國的好消息》 環球時報:2025年4月16日《“美國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中國電力報:2025年4月22日《1500萬噸!中國與阿聯酋簽最大LNG協議》 觀察者網:2025年4月18日《加拿大發上“美國財”:中國石油進口商從美國轉向加拿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