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希臘媒體報道,位于牛津的數字考古研究所 (IDA) 計劃在阿提卡第二高峰彭特利庫斯山的山坡上雕刻帕特農神廟雕塑的巨型復制品。
這個被稱為“希臘拉什莫爾山”的構想由 IDA 主任羅杰·米歇爾獨家向國家考古協會 (TA NEA) 透露。他設想以巨大的復制品致敬希臘的文化遺產,首先是塞勒涅戰車的馬頭——最初是帕特農神廟東側山墻的一部分。
該項目將采用真正的潘泰利克大理石——與建造帕特農神廟的石材相同——并由愛爾蘭發展協會(IDA)開發的高精度雕刻機器人完成。該機器人的移動版本最近經過設計,可在現場操作,將直接在山體上雕刻,打造出一座17米高的雕塑,即使在太空中也清晰可見。
米歇爾說道。“這些雕塑是希臘的靈魂。它們的優雅和象征意義深深地銘刻在這個國家的文化基因中。”
這并非IDA首次以創新方式致敬帕特農神廟大理石雕而引起關注。2022年,該機構制作了一件與塞勒涅馬頭一模一樣的大理石復制品,目前收藏于大英博物館。為了抗議,他們甚至將一件僅有19微米長的微型復制品藏在博物館原件的鼻孔內。
米歇爾說:“既然已經制作了世界上最小的復制品,為什么不制作最大的呢?”
據米歇爾介紹,這座雕塑最快可在18個月內完成,其中規劃期為6個月,雕刻期僅需3個月——這比耗時14年建成的拉什莫爾山要快得多。
IDA的計劃包含三種可能的方法:直接在山上雕刻整個作品、在實驗室完成,或者兩種方法相結合。無論如何,最終結果將與原始雕塑完全相同。
選擇彭特利庫斯山不僅因為其歷史和地質意義——其大理石曾用于建造帕特農神廟——還因為它天然地適合用作雕塑畫布。
?
IDA正準備正式向希臘政府提交提案。Michel希望該項目能夠受到歡迎,尤其是考慮到它有可能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并強化希臘作為古典遺產守護者的全球形象。
該項目預計耗資約100萬歐元,IDA準備獨立承擔這筆資金。Michel指出,也歡迎有意支持該項目的人士捐款。
除了藝術和技術上的雄心壯志之外,該項目還傳達了強烈的政治信息:呼吁將帕特農神廟大理石雕從大英博物館歸還雅典。
無論最終成為現實還是僅僅停留在空想階段,在彭特利庫斯山上雕刻一座“希臘拉什莫爾山”的想法已經點燃了人們的想象力——以一種真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方式將古代藝術、現代科技和民族認同感融合在一起。(宋飛諾)
圖源: GC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