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福建法治報》頭版、新福建app刊發我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創新工作。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
為創新發展注入“知”力量
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浪潮中,知識產權作為推動科技進步的引擎,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守護知識產權的“最后一道防線”,近年來,平潭法院始終堅持司法賦能創新,構建全鏈條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格局,為新時代創新發展注入法治動力。
跨境護航
司法助力電商乘風破浪
“保稅倉內有疑似侵權貨物,能否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固定證據?”面對權利人急切的法律咨詢,平潭法院用行動給出高效回應。
2024年9月,某跨境物流園某保稅倉內1200余件貨物涉嫌侵權,在收到權利人訴前證據保全申請后,平潭法院協同平潭海關工作人員24小時內完成“證據審查—裁定保全—海關查扣”。這是平潭法院依據與平潭海關等五家單位共同制定的《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司法協同保護促進創新創業創造的實施意見》,成功辦結平潭首例涉外知識產權訴前證據保全案件,實現跨境電商“零延誤”維權。
法官在保稅倉內對涉案貨物進行查封
不止于快速維權,平潭法院更將司法服務前移至創新一線,組建“知產問診團”深入跨境物流園和臺灣創業園等創新前沿陣地,累計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法治體檢”數十場;聯合平潭市監局開展護企行動,向涉訴商家發出《知識產權誠信經營告誡書》50余份,向同類經營者發出《防范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提示書》150余份,將近200件潛在糾紛化解在訴前。
“從倉儲監管到物流追蹤,法院的法治導航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宗仁科技總經理陳孟邦在掛滿知識產權版圖登記保護證書和發明、實用型專利證書的榮譽墻前表示,企業入駐臺灣創業園9年來,依托法院量身定制的“倉儲—物流—銷售”全鏈條風控體系,始終保持涉訴“零記錄”。
平潭法院打造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成效顯著,2024年知識產權類案件調解撤訴超100件,案件調撤率連續三年超80%,平潭法院自貿法庭榮獲2024年度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集體。
舌尖守護
老字號煥發嵐島“新滋味”
當平潭老字號“某煎包店”遭遇“李鬼”仿冒——權利人林某經營的某煎包店是平潭美食的金字招牌,2019年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為商標。2024年9月,因原租賃店面到期搬遷,林某發現在原址竟出現一家某煎包店,不僅店名僅一字之差,店內裝潢風格更是高度相似,造成大量消費者混淆誤認,許多慕名而來的新老客戶客源流失、口碑受損。
平潭法院聯合區市監局創新啟動“預防性司法+現場普法”雙輪驅動機制,依據《關于建立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保護“三同步”工作指引(試行)》,充分發揮“三同步”機制的作用,為糾紛化解按下快捷鍵。一方面,通過實地勘驗侵權現場,精準鎖定具有顯著特征的侵權元素,督促侵權人陳某修改店面招牌,規范經營行為。
法官在商業城開展
知識產權執法檢查和普法宣傳活動
另一方面,在行政處罰作出前,將法庭“搬”進侵權現場,開展“移動普法課堂”,向侵權人陳某闡釋商標近似侵權認定標準,解析商業混淆行為的法律后果,并同步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陳某在聽完以案釋法后幡然醒悟,懊悔地表示:“本想沾點名氣攬客,沒想到觸碰了法律紅線。”隨后,平潭法院與市監局就店名更改事宜與陳某溝通,陳某當場承諾立即撤換侵權標識、全面整改店面裝潢,并主動賠償林某經濟損失。
這起糾紛的高效化解,不僅成功維護了林某煎包店的品牌權益,更為平潭其他特色小吃經營主體敲響了警鐘,同時,也充分彰顯了平潭法院知識產權“三同步”機制在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的顯著成效。
2024年以來,平潭法院知識產權行政司法“三同步”工作機制入選福建自貿試驗區第十批可復制創新成果,并作為平潭唯一代表案例入選2024年福建省改革優秀案例評選活動表揚名單。
品牌亮劍
擎起品牌保護“正義劍”
今年初,平潭法院四箭齊發化解“云南白藥”商標侵權系列糾紛。這涉及4家便利店侵犯“云南白藥”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系列案件,既敲響了中小商戶知識產權合規經營的警鐘,更展現了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的溫度與智慧。
“我們都是從正規批發市場進貨,怎么突然成被告了?”面對突如其來的訴訟,便利店經營者們既困惑又焦慮,不僅對商品真偽鑒別存在認知盲區,也難以承受動輒數萬元的索賠金額。
法官判后指導當事人辨別產品真偽
了解到商家的實際訴求后,承辦法官秉持“案結事了人和”的司法理念,組織雙方調解,現場開展“沉浸式辨假教學”,通過包裝細節比對、防偽標識核驗等,直觀展示正品與侵權商品的差異,手把手教導商家掌握“一看二查三驗”的識假辨假技巧。同時,承辦法官結合商標法相關法律規定,向商家詳細解釋關于“合法來源”的認定標準,指導商戶通過正規渠道進貨、建立進貨臺賬、票據分類存檔等風控體系,從源頭防范法律風險。
經過承辦法官耐心釋法析理與調解疏導,4起商標侵權案件最終達成和解協議。
案件處理并未止步于化解糾紛。承辦法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敏銳捕捉到侵權商品流通鏈條線索,引導涉訴商家提供進貨方信息,深挖商品侵權源頭。通過商戶提供的進貨憑證,聯合云南白藥公司技術人員逆向追蹤,鎖定一個跨省制假窩點線索,并將假冒生產云南白藥商標的廠家線索移送警方,為打擊商標侵權行為提供了關鍵支持。目前,警方已對該案立案偵查。
該系列案件的妥善處理,是平潭法院將司法裁判與普法宣傳、溯源治理有機結合的生動實踐。通過“辨假現場變課堂,調解過程成教材”的創新模式,既保護了權利人的知識產權,又為中小商戶上了一堂兼具警示性與實用性的法律課,更從源頭遏制了侵權行為的蔓延,真正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注入溫暖而有力的司法力量。
來源:福建法治報、新福建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