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幾年老師我得出了一個比較扎心的結論,就是孩子的學習主要靠天賦,后天的教育能改變的其實已經很少了。
第一,勤能補拙是錯的。因為勤勞努力本身就是一種天賦,不是你想努力就能努力的,很多人根本就做不到努力。有的孩子一看書就頭疼,想睡覺,有的孩子一看書就來勁,睡不著。
第二,有一句經典“雞湯”是: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其一,能努力就是有天賦。其二,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并不低。你看現在的學生、年輕人都成啥樣了?可問題是,天才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比得上普通人努力很久。
第三,為什么大家不愿意承認天賦的作用?一方面,大多數人眼中的天賦只等于聰明,承認孩子沒天賦,等于說承認自己孩子蠢,太沒面子了。倒不如說孩子不努力,至少懶比蠢還是好聽點。另一方面呢,也能給自己留有一絲希望,起到一種心理安慰的作用。
那么還要不要努力呢?
當然要,因為努力是天賦的鑰匙。每個人出生前,天賦就被寫進了基因里,能不能在合適的時機把它找出來,就要靠努力了。天賦決定上限與下限,而努力能解鎖下限,接近上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