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大的新媒體傳媒平臺,一直以來央視都是許多傳媒學生心中的殿堂。
說句毫不夸張的話,但凡能在央視上班任職,哪一個不是佼佼者?
借用央視主持人的話:
“誰還不是個第一?”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內卷出頭無疑是件很難的事情。
好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現如今主持人里七月已經走向了另一條道路。
提及李七月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她。
但是熟識她的觀眾,無一例外都感到意難平,為李七月感到意難平。
有人認為李七月的實力與她的工作機會不符合。
也有人認為李七月值得更大的舞臺。
董卿也曾說過:
“李七月符合我對文藝類主持人的所有想象,除了有良好的表達力和思辨力外,她身上還有一種可貴的感受力,一份能夠讓別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說來,李七月和董卿還真是有些緣分。
在某期節目比賽中,李七月抽中了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題目。
抽到題目的她一點也不慌,以一句“枕上詩書閑好處,門前風景雨來佳”作為開頭讓人深刻。
落落大方,腹有詩書的樣子也讓她自此有了“小董卿”的稱號。
除了詩詞功底扎實外,李七月的主持功底更是沒話說。
在當年2年的央視主持人大賽中,李七月曾以文藝類主持人的身份講述了3分鐘《尋人故事》,并完成了90秒的即興考核。
出眾的表現也獲得了董卿、康輝、朱迅的高度評價和17位專家評審的一致好評。
在場的400位大眾評審的對于李七月也十分的認可。
所謂眾口難調,能得到這么多的人的喜愛和認可,便可見里李七月的功底。
她也因此以文藝類主持人專業第一名的成績成功晉級,并以96.588分領先于張舒越、孟語凡、李莎旻子等人。
但再看現在幾人的各自發展,不禁令人感嘆同人不同命。
回看李七月的來時路更是格外的不易。
1987年李七月出生于黑龍江哈爾濱市的一戶普通人家,雖然家境一般,但父母在李七月的教養上確是十分的上心。
李七月也很是乖巧懂事,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都很讓父母省心。
但李七月可不是什么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除了日常學習外,課余時間李七月也會專門學習鋼琴、舞蹈等才藝。
每次學校舉行文藝匯演或者表演節目時就必有李七月的身影,久而久之她也成了學校的小名人,小有名氣。
但是比起在舞臺上表演節目,李七月更喜歡在舞臺上主持、把控全場,這也讓李七月萌生出了將來成為一名主持人的想法。
為了不讓夢想成為一紙空談。
此后長達幾年的時間里李七月都在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
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國傳媒。
多年夢想一朝實現,李七月自然歡欣鼓舞。
然而沒等她從歡喜中回過神來,殘酷的現實便打醒了她。
中國傳媒大學從不缺天賦出眾的學生,不夸張地講,能夠考上中國傳媒大學,無論是文化水平還是專業能力都不差。
為了能從中脫穎而出,不落人后,李七月犧牲了自己的全部的休閑時間。
明明已經考上了大學,李七月卻過得比高中時還要自律刻苦。
除了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外,李七月從不放棄任何一個積累經驗的機會。
只要學校有活動,哪怕是在幕后給人跑腿、打雜,李七月也會積極報名。
畢業后的李七月被遼寧衛視所錄取。
成為了遼寧電視臺的一名主持人。
那時她模樣雖然模樣青澀,但是笑容明朗,整個人散發著朝氣和落落大方,也給不少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李七月卻并不滿足于此。
前面說過,央視是所有傳媒學生心中的殿堂。
李七月自然也不例外,雖然遼寧衛視的待遇不差,但李七月卻始終想要前往央視。
哪怕下班再晚,李七月都會花費一段時間練習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基本功。
正所謂苦心人天不負。
最終,李七月等來了機會,也順利的接住了那個機會。
在當年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第六屆主持人大賽中,李七月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成功獲得了當年的優秀獎,也以此為契機順利進入央視。
但在央視的日子卻并不好過。
央視人才濟濟,想要出頭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一開始李七月只能擔任幕后工作,加班熬夜改方案對于她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
這樣的日子差不多過了兩年,李七月才得以走到幕前,成為 《江河萬里行》中的出境記者,出現在鏡頭中。
但是出境記者也沒有想象中的容易,《江河萬里行》聽著是件很浪漫的事情,還可以公費旅游,但實際上確是前往人跡罕至的山區進行拍攝。
因為道路不便,背著設備爬山對于李七月和她的同事們來說是常有的事情。
好不容易一天的采訪結束,別人累的倒床就睡,李七月還要強打著精神,整理白天的素材、撰寫文稿,這樣的日子一過又是好幾年。
李七月的踏實穩妥也讓她得以更進一步。
2015年,李七月開始主持央視唯一一檔宣傳海外華僑華人的新聞資訊類節目《華人世界》。
唯一一檔聽起來格外的高大上,但也意味著沒有任何借鑒和參考的范本和模板,一切都要李七月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為了在每期節目開拍前李七月都要提前做足功課。
2018年對于李七月來說是特殊的一年。
這一年她在央視大型尋人公益欄目《等著我》擔任尋人團團長一職,細膩的情感、扎實的主持功底、清純靚麗的形象,也讓李七月備受觀眾的喜愛。
不少觀眾認識李七月就是從這檔《等著我》開始的 。
2019年,帶著8年的沉淀積累李七月參加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大賽,一戰揚名。
相較于其他的新人主持,經歷過更多的李七月顯然和她們不是一個層次的。
她的表現也獲得了在場專家評審、主持人前輩的一致好評,以第一名的成績成功晉級。
董卿更是給予了李七月極高的評價,稱她符合她對文藝類主持人節目的所有想象。
但誰能想到,這么一個種子選手卻在最終的比賽中獲得了銅獎。
這也讓不少人對朱迅頗有微詞。
還沒有等大眾從對李七月的惋惜中回過神來,李七月卻在央視節目中“消失”了。
李七月究竟去了哪里了?
2020年不少觀眾在《一路有你》和《大地講堂》中發現了李七月的身影。
不同于之前的妝容精致,衣著光鮮,轉戰農業頻道的李七月衣著簡樸,一時間令不少觀眾不敢相信這是李七月。
回過神來的觀眾便開始為李七月鳴不平。
在一些觀眾看來,李七月無論是個人形象還是主持能力都是一眾新人主持的佼佼者,她應該受到重用,而不是前往冷門頻道。
但相較于觀眾的憤憤不平,李七月卻顯得十分的平和并且樂在其中。
在農業頻道里,李七月收獲了從未有過的平靜和安穩,也收獲了除工作以外的別樣人生體驗。
這是被捆縛在鋼筋水泥中的都市白領、打工人無法體會到的。
這一次她不僅僅只是主持人,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與參與者。
每一次的體驗都會給李七月帶來別樣的感受,為此她說:
“助農絕不只是”詩和遠方”的詩歌,而是要有一顆憫農的心呀。”
或許是工作的環境格外的開心,現在的李七月越發的年輕,氣質也越發的出塵脫俗。
近日李七月在社交平臺發布一段自己主持招聘會的視頻。
只見視頻中的李七月久違的穿上了一身正裝,卻難掩自身的好氣質和好氣色,往哪一站,輕輕松松的掌控全場。
結語
成功并不是單一的。
不少人為李七月覺得不值,覺得她從央視的主流頻道調到偏冷門的農業頻道是一種屈才。
但現在的她在上班的同時,還能公費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參與各種的手工藝術、人文體驗。
而且在李七月的帶動下,原本偏冷門的節目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播放量上
有錢有閑,工作和休閑勞逸結合簡直是羨煞旁人。
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參考文獻
央視網,專訪尋人團團長李七月:人如其名,就像夏天的晴和雨
界面新聞,央視新生代主持人舒冬、李七月讓《等著我》更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