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預測,奧地利在2025年將面臨經濟衰退,預計經濟將萎縮0.3%。這一預測顯示,奧地利是唯一一個在2025年經濟出現下滑的工業化國家。
IMF預計,奧地利的經濟衰退主要是由于美國的貿易政策引發的全球性經濟波動。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放緩至2.8%,比2025年1月的預測低0.8個百分點。德國的經濟預計將停滯不前,而奧地利則成為唯一一個經濟萎縮的工業化國家。
奧地利正經歷著歷史上最長的經濟衰退期。自2023年以來,該國經濟連續兩年出現下滑,這種情況自二戰結束以來尚屬首次。2024年,經濟復蘇的前景也十分黯淡。工業訂單減少,商業、房地產和建筑行業紛紛陷入困境。許多專家將此歸咎于經濟周期性問題,例如高利率導致企業投資減少,以及消費者因通貨膨脹的余波而減少消費。然而,這些因素并非全部。
奧地利經濟面臨的困境可能源自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近年來,奧地利和德國的經濟增長乏力,表現遠低于歐洲其他國家,甚至不如曾經飽受危機困擾的希臘和葡萄牙。奧地利約三分之一的出口流向德國,其中汽車零部件和機械占據重要地位。然而,德國經濟的疲軟以及其與奧地利的深度經濟聯系,使得奧地利也受到牽連。
汽車行業的變化是這一問題的典型代表。德國汽車制造商曾長期依賴在中國市場銷售燃油汽車,但如今這一市場正在迅速轉變。中國本土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如比亞迪、吉利等正在崛起,逐漸將德國品牌擠出市場。德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25%下降到2024年的不到20%。這種趨勢對奧地利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產生了連鎖反應,導致其對德國的出口減少。
換句話說,來自中國的錢包沒有了!此外,奧地利的鋼鐵和機械行業也感受到了壓力。例如,奧地利的鋼鐵制造商Voestalpine因汽車行業危機而面臨困境,其股價在過去三年內下跌了近40%。
中國在過去十年中一直致力于減少對西方進口的依賴,大力發展本國的機械制造業。隨著中國機械制造能力的提升,德國和奧地利的相關出口也在減少。這一經濟衰退預測引發了對奧地利經濟前景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
奧地利的出口數據也顯示出問題的嚴重性。2024年,奧地利的出口總額下降了6%,其中對德國的汽車和機械出口下降了8.3%。雖然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這只是暫時現象,但德國的經濟研究機構已經明確指出,結構性變化和周期性衰退正在疊加,對德國經濟造成持續影響。
對于奧地利和德國這樣的國家,過去因為出口而生,未來也有可能因為出口市場消亡而死。德國工業的增長前景持續疲軟。此外,中國新興生產商也在進軍國外市場。它們日益成為德國企業的競爭對手,不僅在巴西或越南等新興市場,而且在歐洲本身。
如果奧地利的工業份額持續下降,那么這一過程肯定不可能不經歷重大動蕩和削減就實現,因為這將危及數以萬計的高薪工作。國內汽車供應行業約有8萬人從業;此外,鋼鐵生產和機械工程等許多行業也受到間接影響。
盡管如此,IMF對奧地利2026年的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預計該國經濟將實現0.8%的增長。與此同時,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表現則相對較好。例如,預計中國將實現4%的增長,印度將達到6.2%,美國為1.8%,俄羅斯為1.5%,而英國的經濟增長預計為1.1%。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judy原創編譯,部分內容參考自ORF、奧地利《新聞報》《信使報》《奧地利報》《今日報》等,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APA及網絡,轉載請注明《維城》Euro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