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舊書新知“淘書樂”?櫻花這幾天繼續在黃浦區蘇州河南岸親水平臺區域舉行。記者從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市集自開張以來,每日售出書籍一千多冊。
昨天,記者在人來人往的書攤前發現,一本淡綠色的封套常常引來一些“懂經”的老讀者駐足,不時還有人打開封套,小心翼翼抽出三冊1994年譯林出版社版《尤利西斯》。扉頁上譯者蕭乾、文潔若的簽名以及題字“事在人為”清晰可見。
《尤利西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創作的長篇小說。作為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尤利西斯》被奉為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首,但也被認為是最難讀懂的“天書”之一。
譯者蕭乾是國內最早接觸《尤利西斯》、研讀現代派作品的文學家之一。1939年在倫敦東方大學執教期間,蕭乾購買了《尤利西斯》和喬伊斯的其他作品閱讀。夫人文潔若精通日語,而《尤利西斯》在日本已經有了不少譯本和研究成果,這為他們夫婦二人進行翻譯研究提供了便利條件。
書攤前,一位頭發斑白的老書迷和工作人員攀談起來:從1990年起,蕭乾和文潔若兩位老人足不出戶地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使用20多種參考書,做了大量的筆記和卡片,“最終他們花了3年多的時間才將譯稿完成。”
工作人員不禁朝這位書迷豎起了大拇指。這套在市集上引發關注的簽名本,是大約30年前在上海古籍書店舉辦簽售活動時,由蕭乾、文潔若親自簽名的。售出后,又由上海圖書有限公司輾轉從一位讀者的手中收了回來。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二手書買賣收購近年來尤其火熱。有專家觀察發現,背后動因一是出于懷舊情結,有些書幾十年前看過或擁有過,再次偶遇有種失而復得的驚喜感,能喚起一代人共通的記憶;二是部分舊書蘊藏收藏價值,二手書流通也是精品出版物內容價值的延續;三是綠色環保循環理念盛行,漸成城市新風尚。
穿行書攤,市集所展銷的古舊書刊絕大多數為單品。事實上,在“淘書樂”?櫻花谷舊書市集上出現稀缺古舊書刊也不是第一次了。自2023年9月舊書市集首次亮相蘇州河南岸起,上海圖書有限公司每一次都會從庫房里搬出更多“寶藏書、稀缺書、斷版書、簽名本”擺上書攤。從價值60000元的清宣統元年小萬柳堂影海源閣刻本《惜抱先生尺牘》,到價值26000元的清乾隆十七年盧見曾刻本《感舊集十六卷》;從《水竹居賦鈔》(清刻本)、《三國志》《曲海總目提要》等一版一印的稀缺古舊書刊,到濮存昕鈐印本《我和我的角色》,《唐詩三百首詩與畫》戴敦邦、劉旦宅、喬木、施大畏簽名本等作家親簽本,不一而足。“淘書樂”希望為多次光顧市集的老讀者提供新鮮感與滿足感,盡量多地提供品種“不重樣”的古舊書刊。
這些市面上較為罕見、多已絕版或斷版的書籍,也成為“淘書樂”為書迷們帶來的驚喜之一。無論是3折的特價書,抑或是稀缺書,滿足的是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需求。
“一本舊書,攜帶著故事、溫度,可以想象它的上一任主人,知識和情感就這樣漂流了起來。”這是一位市集老書迷的感悟。“淘書樂”?櫻花谷舊書市集的舉辦,也正是為了聚集眾多藏書家、作家與讀者,通過“以書換書”“以書會友”的方式打造一個全新的舊書社交平臺。在這里,每一本舊書都是故事的載體,每一次相遇都是文化的延續。
記者 / 劉藝
編輯 / 樊陸佳
圖片 / 周菲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