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多個傳統A級車展日漸縮水褪色的背景下,2025上海車展依然火熱,已經肩負起引領全球A級車展的使命。與此同時,伴隨著中國汽車新能源化、智能化的澎湃浪潮,各國主流汽車企業開始把中國市場作為提升競爭水平的秀場,2025上海車展已然成為中外汽車行業參與者增進交流的大舞臺,實現開放合作、互利共贏。
老外“洶涌”
本次車展共有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家全球知名汽車制造商和供應鏈企業參展,規模創歷史之最。
在現場,記者遇到了一家名為Yandex的俄羅斯企業,別看它展位不大,來頭卻不小。它是俄羅斯最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業務涵蓋移動零售、移動支付、搜索引擎、軟件開發等等,這次它帶來的是最新研發的智能車機解決方案。簡單來說,就是一款專為中國出口俄羅斯的汽車所準備的俄羅斯本土化軟件應用生態,通過它,俄羅斯的車主可以輕松激活中國智能汽車、智能座艙的各項功能。
當海外客商在展臺觀察體驗、與工作人員深入交流,尋找潛在商機時。海外記者們則手持“長槍短炮”,捕捉每一個新車首發首秀的瞬間,將車展的精彩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據說,小鵬汽車CEO何小鵬最近也參加了一項外語課程,這家成立10年的造車新勢力計劃準備借助本屆上海車展,邀請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經銷商,推動更多產品出口海外。
在業內看來,盡管美國在實施單邊主義,但本屆上海車展上出現的多元化面孔、更多更高級別的管理層到訪,都說明中國與其他各區域的貿易往來及融入程度,只會加深不會放緩。
“鏈”接世界
眼下由美國挑起的關稅戰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鏈”接世界的“接力棒”又遞給了上海。
車展開幕當天,雷克薩斯全球首發了全新一代ES車型,并宣布其上海金山區獨資工廠正式落地。這場以“時光”為主題的發布會,既是雷克薩斯入華20周年的里程碑,亦是其加速電動化轉型、深化全球化戰略的關鍵轉折點。根據規劃,雷克薩斯上海工廠將于2027年投產,初期產能約為每年10萬輛。
因為汽車制造業是所有工業部門中產業鏈最長、帶動效應最大的一種產業,日本的二戰后重建和經濟發展就依賴于汽車工業的發展。
眼下,傳統燃油車垂直化供應鏈正向新能源汽車的“網狀融合”轉變。為此,車展還首次設立了汽車科技及供應鏈展示區,涉及智駕方案、智能座艙、車規級芯片、動力電池、充電樁等領域。而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主要方向的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汽車產業生態
全球“秀場”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乘用車L2級及以上智能輔助駕駛的滲透率達到55.7%。據預測,到2025年這一比例可能會接近65%。
在智能化浪潮的加速推進下,2025上海車展成為了全球汽車產業技術革新的關鍵節點。合資品牌中,大眾汽車品牌推出了三款新一代智能網聯概念車型。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同樣帶來眾多新車型和新技術。
特別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智能汽車的深度融合及應用,充分體現智能化下半場的特征。
回望1985年首屆展會,中國汽車工業剛剛叩開合資時代的大門。作為后來者,彼時的上海車展規模尚小,參展商以學習觀摩為主。剛剛國產化的桑塔納在展會上更多扮演著“學生”角色,與歐美日車企的成熟產品形成鮮明對比。
如今,展臺上演著戲劇性反轉。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整個全球汽車行業的“秀場”,不僅展示汽車工業對于促進市場消費的強大動能,也將進一步展示中國汽車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對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編輯: 秦揚軻
責編: 趙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