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青草
近日,王先生花500萬給父母在北京市通州區金地北京壹街區買了養老房,誰知收房時當場血壓飆升。
當初買房,他特意選了位置最好的“樓王”,為的是窗外不遮擋,視野開闊。
誰知這里卻成了最佳“墳景房”。
這房子給父母住,哪里是養老,分明是添堵。
王先生都不敢跟父親提房子的事。
和王先生一樣堵心的收房業主還有很多。
他們發現小區南邊密密麻麻立著幾百座墳頭,最近的離居民樓只有30米。
有的墓前還擺放著祭品,最新的墳,墓碑上的日期是2024年。
此情此景,如一盆冷水,將滿懷期待準備入住新房子的業主澆了個透心涼。
當初買房時,銷售說得天花亂墜:
“推開窗就是綠地公園!”
可現實卻是“打開窗戶,眼皮子底下就是幾百座墳”。
買房是人生大事,業主們買房之前也去過實地考察。
但當時工地周圍做了很高的圍擋,根本看不到里面情況。
即使細心之人提前打聽到小區南側有墓地,向銷售人員提出疑慮時,他們也早準備好了一套應對方案。
銷售掏出《遷墳公告》安撫業主:
“放心,交房前肯定遷走!”
他們還信誓旦旦地承諾,已跟有關部門確認過,親屬也對墳墓進行認領登記了。
有人不放心,特意去現場核實,果然看到墓地前的鐵門上貼著“遷墳公告”。
種種跡象表明,遷墳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業主們對此深信不疑,痛痛快快地簽字交錢。
然而等收房時才發現,墳地不僅沒遷走,反而越來越多。
原來,這片墓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是大興莊村唯一一處集中埋葬點,總墓位是422個,已安葬墓位為358個。
銷售嘴里的“遷墳公告”確有其事,只是內容和告知業主的恰恰相反。
公告是2020年時讓村民把散墳遷到現在的集中墓地。
他們混淆概念,拿舊公告忽悠了無數業主。
等到業主簽合同時,銷售則拼命催促:
“這都是有關部門審核過的制式合同,趕緊簽完去交錢。”
很多人根本沒功夫細看上百頁的合同,就稀里糊涂簽了字。
其實開發商在購房合同第87頁角落暗戳戳寫了這樣一句:
“南側有陵園,可能存在視線影響。”
關鍵信息如墳場的具體位置、面積、和新樓盤的距離等,一概不提。
一旦有人看到合同中的“玄機”,銷售便繼續用“遷墳公告”說服業主簽下合同。
當購房者發現上當后,開發商又甩鍋給銷售:
“銷售可能聽信傳言。
遷墳公告是口口相傳,不做數”。
而白紙黑字已經簽了合同的購房者,想要維權,難上加難。
業主們紛紛暴怒質問。
面對業主們的質問,開發商最終解決方案是砌一道15米高墻遮住墳頭了事。
只是,對于業主來說,“墳景房”變“墻景房”,好了不過一點點而已。
有網友說:
“老百姓買房為了安家,如今卻成了堵心,真讓人心疼。”
這個評論引發了很多人共鳴。
推開窗,我們期待的是晨光中的鳥鳴,是晚風里的花香,是萬家燈火中那一盞屬于自己的溫暖。
而不是被套路和謊言,將樸素的安家夢碾碎。
房子會老去,風景會變遷,但人們對“家”的期待永遠鮮活。
希望這樣的期待能被呵護。
當每一扇窗都能坦然敞開,當每一次交易都經得起凝視,那些被沙盤遮蔽的晨昏、被合同吞沒的星河,終將重新落在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