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24年貴州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雷勇在發布會上答記者問,圍繞四個方面介紹了貴州法院堅持以公正高效司法保護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相關工作。據悉,今年是省法院首次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和聯合發布典型案例。
以下為新聞發布會圖文實錄。
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10:00舉行2024年貴州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趙繼紅,省法院副院長雷勇,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彭劍鳴,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版權管理和印刷發行處處長戴戟,省公安廳知識產權犯罪偵查總隊政委張開華出席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以下為圖文實錄。
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龔文靜:
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行“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貴州新風采”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貴州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趙繼紅,省法院副院長雷勇,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彭劍鳴,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版權管理和印刷發行處處長戴戟,省公安廳知識產權犯罪偵查總隊政委張開華。他們將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先請趙繼紅副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趙繼紅: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首先借此機會,向長期以來對貴州知識產權工作給予關心、幫助和支持的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近年來,貴州大力實施知識產權強省戰略,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體系,取得新的明顯成效。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紹2024年貴州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情況。
截至2024年末,全省有效專利113726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25103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6.5件;高價值發明專利8361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2.17件。有效注冊商標567853件,每萬人有效注冊商標147.11件;馳名商標累計認定64件。全省新增地理標志7個,累計435個;新增農業植物新品種授權31個,累計授權307個;林業植物新品種累計授權13個。完成版權作品登記49萬件,累計完成版權作品登記160萬件。累計“貴州老字號”企業209家,累計“中華老字號”企業17家。新增知識產權師61人,累計159人。新增助理知識產權師11人,累計30人。新增專利代理師42人,累計429人。累計評選貴州省專利獎159個。主要有四個方面成效:
一、知識產權保護不斷強化
一是司法保護力度持續增強。全省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知識產權案件178件349人,批準逮捕87件169人。受理審查起訴知識產權案件207件516人,提起公訴161件374人。全省法院在21起知識產權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平均判賠金額18.54萬元,最高判賠金額326.32萬元。知識產權案件民事一審服判息訴率85.42%。全省公安機關推進“昆侖”“夏季行動”“凈風”等行動,偵破國家五部門督辦案件1起、公安部督辦案件4起、省公安廳督辦案件13起,發起全國集群戰役1次、省內集群打擊5次。
二是行政保護持續深化。全省版權部門開展版權正版化工作檢查,辦理版權行政案件110件。“貴州省推進民間文藝版權保護,助力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守護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查辦案件1044件。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全國統一銷毀行動共銷毀967噸侵權假冒商品,總貨值約3595萬元。海關查扣侵權貨物4323件。
三是多元化保護機制持續完善。建立多部門知識產權保護協作配合工作機制、打擊整治制售侵權白酒違法犯罪專班運行機制,強化協同保護力度。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全面推進。成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設立貴州首家知識產權法庭——貴陽知識產權法庭。建立中國醬香白酒主產區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站、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司法保護工作站等20余個司法保護聯系點。建立全國首個“抹茶資源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基地”。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機構全年共辦理維權援助申請238件。
二、知識產權創造質量與運用效益雙提升
一是知識產權創造提質增速。2024年與2023年相比,全省有效發明專利增長13.8%、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增長4.0%、高價值發明專利增長12.1%,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增長12.4%、有效注冊商標增長12.7%,每萬人有效注冊商標增長12.9%。
二是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成效顯著。2024年,全省專利轉讓、許可共6007件,同比增長32.9%。高校和科研機構全面完成1.65萬件存量專利盤點。省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154.41億元,當年發放貸款金額39.69億元,貸款余額42.89億元。
三是商標品牌建設成效明顯。發布第一批72個“貴系列”品牌精品。貴州茅臺酒、習酒、石阡苔茶、普安紅茶、思州柚、修文獼猴桃等6個地理標志產品入選“一帶一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試點項目。貴州茅臺酒、貴州綠茶等15個產品列入《中歐地理標志保護協定》中方產品清單。注冊“村BA”系列商標371件、“村超”系列商標134件、“貴”系列商標45件。貴州商標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高,影響力不斷增強。
四是數據知識產權試點積極推進。建設貴州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登記數據知識產權202件,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貸款5280萬元。數據知識產權省級試點地區11個。
三、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邁上新臺階
一是公共服務供給進一步加強。全省現有1家省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1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分中心)、2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另獲批籌建3家)、2家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10家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115家維權援助工作機構,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知識產權服務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二是便民利企服務效能進一步增強。建成貴州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線上辦公、辦事一站式服務。公安機關在企業設立知識產權警務聯絡官。省知識產權局幫助企業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貴陽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向251家企業征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需求,為48家涉外企業提供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服務。積極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
三是信息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及時發布知識產權信息及統計數據,上線算力保障、林下經濟、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3個專利專題數據庫。建成“貴州省民間文藝作品版權資源數據庫”。上線“貴州老字號示范創建動態管理平臺”。建立157家“老字號”文化信息線上電子檔案。“塑造‘村超’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入選全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優秀案例。
四、知識產權人才培育和跨省合作不斷深化
一是知識產權人才培育體系不斷完善。全年開展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和執法辦案培訓40期7652人次。省法院持續建設知識產權審判專業人才庫。貴陽學院新增我省首個知識產權專業學位碩士授予點,貴州商學院增設知識產權本科專業,貴州大學法學院與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共建“中國——東盟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全省612人報名參加2024年知識產權職稱考試,新增知識產權師及助理知識產權師72名、專利代理師42名。目前全省共有知識產權行政保護人才隊伍130支,共787人。
二是知識產權跨省合作不斷深化。與上海、重慶、四川、廣東等省(自治區、直轄市)聯合開展酒類產品市場監管和知識產權保護協作、白酒知識產權保護警務合作、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協作。
今天,我們還將向媒體公布2024年知識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既凸顯了在護航地方知名品牌,以及對我省白酒、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重點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成果,又對違法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彰顯了我國知識產權司法與行政保護“雙軌制”保護模式對侵害知識產權行為的“零容忍”態度和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的堅定決心。
我就先介紹這些,謝謝!
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龔文靜:
下面請記者朋友們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工人日報記者:
近年來,專利轉化運用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請問,貴州省是如何推動專利轉化運用的?
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趙繼紅:
感謝您的提問。專利轉化運用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關鍵環節。去年以來,省知識產權、教育、科技、工業和信息化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專利轉化運用,著重抓了以下工作。
第一,創新政策、平臺、服務“三位一體”工作模式。
一是完善政策體系。構建“1+N”政策框架體系,修訂《貴州省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資助辦法》,加大專利轉化運用資助力度,突出專利高質量創造和高效益運用的政策導向,并將專利轉化指標納入制造業創新中心認定、國企考核等評價體系,形成“政策牽引+資金撬動+考核倒逼”的推進格局。2024年對69家企業共計發放資助資金1020萬元。
二是創新“轉化運營”模式。聚焦重點產業支持建設一批省級知識產權運用服務機構,搭建“線上+線下”對接平臺,聯動6000余家企業開展線上供需匹配,促成508件專利精準對接。
三是啟動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指導服務102家企業建設知識產權標準化體系,230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專利產業化樣板培育計劃。
第二,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
一是推動存量專利盤活。組織省內67家高校院所完成全覆蓋存量專利盤點1.65萬件,7100件專利進入可轉化資源庫。動員6000余家企業注冊登錄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系統開展市場化前景評價,促成508件專利精準對接。
二是組織開展系列專利推介對接活動。舉辦貴州省大數據產業專利技術成果推介暨項目推介會,發布全省首批專利開放許可成果清單,11件專利技術成果實現轉化。舉辦“智賦杯”第一屆貴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路演大賽,生物醫藥、富礦精開、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專利300多件競相展示,全網直播觀看量超過30萬人次。組織召開“富礦精開”產學研對接會,一批專利成果簽訂轉化協議。
三是推動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打造了一批專利轉化運用的標桿示范工程。如,貴州大學與派騰科技服務公司合作,成功轉移轉化專利98件。貴州醫科大學試點“專利作價入股”,2項發明專利作價1400萬元成立科技企業;六盤水師范學院“煤矸石制備技術”專利實現5500萬元轉讓,創省內高校單項專利轉化金額新高。
第三,建立多重保障機制。
一是盡職容錯機制。推進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推動貴州醫科大學等建立盡職免責制度,減少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的后顧之憂。
二是雙向激勵機制。修訂完善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資助辦法,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的轉化激勵,將專利轉化納入到年度質量強省綜合考核,形成雙向激勵工作格局。
三是服務保障機制。依托“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載體,聚焦全省重點產業及各市州首位產業等領域,支持引導公共服務機構和市場化服務機構開展集中推介活動,篩選出一批技術成熟度高、轉化運用前景好、預期經濟社會效益突出的專利成果,提升轉化成功率。
歡迎社會各界繼續關注和支持貴州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共同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貴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據了解,2024年貴州省在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方面相關工作案例成功入選知識產權強國案例和版權強國案例,能否具體介紹一下,貴州是如何通過版權保護推動民間文藝創新發展的?
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版權管理和印刷發行處處長戴戟:
感謝您的提問。貴州省在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工作中,始終堅持以創新為驅動,以保護為基礎,通過多措并舉的方式推動民間文藝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一是注重夯實版權保護的基礎設施。
依托貴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優勢,開發了“貴州省版權登記平臺”,并引入區塊鏈技術,確保版權登記的快捷、高效與安全。同時,在全省設立了15家版權服務工作站,將服務延伸到基層,為民間文藝創作者提供“最后一公里”的便捷服務。大力推進國家民族民間文化版權貿易基地(西南)建設,為民間文藝作品的版權交易和價值轉化搭建了重要平臺。
二是通過品牌塑造和傳播擴大民間文藝的影響力。
連續五年開展“民族民間文化版權保護服務工程”和“紅色版權保護行動”,組織團隊深入基層一線提供服務。借助文博會、版博會等平臺,打造“貴版鎏金”版權工作品牌。通過直播帶貨、云展覽等活動,讓苗繡、蠟染、銀飾等特色民間文藝作品亮相意大利米蘭時裝周、巴黎國際博覽會等國際舞臺,有效提升貴州民間文藝的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
三是深入挖掘民間文藝的文化內涵,提升其創意價值。
圍繞四大文化工程建設,系統化整理和提煉民間文藝中的版權元素。例如,貴州苗疆故事博物館,挖掘苗族刺繡資源,為其注入現代創意,推動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
四是積極拓展版權貿易渠道,促進民間文藝的價值轉化。
通過與沿海發達地區輕工制造企業的合作,推動民間文藝作品的市場化運作。目前,已有幾十家民族特色創意企業入駐貿易基地平臺,部分企業如“花朵文創”和“山拾文化”成功將民間文藝轉化為文創產品,并逐步打開市場。水城農民畫、“村超”文創衍生品等更是成為市場熱點,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強隊伍建設、用好貿易基地、做好宣傳推廣,并規范行業管理,進一步激發民間文藝的版權價值,助力貴州特色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請問在知識產權保護中,人民法院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法院副院長雷勇:
謝謝您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2024年,貴州法院堅持以公正高效司法保護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動設立貴陽知識產權法庭。
2024年7月,貴陽知識產權法庭在貴陽貴安大數據科創城算力中心正式揭牌。作為西南地區第三家、貴州首家知識產權法庭,該法庭的設立有利于發揮發明專利等技術類案件集中管轄與審理的優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對科技創新的激勵和保障作用,助力知識產權強省戰略的深入落實。
二是設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聯系點。
在全省法院部署設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聯系點,通過全方位延伸司法觸角,切實增強司法服務保障創新發展的主動性、精準性和實效性,推動我省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提質升級。目前,已相繼在金沙、仁懷、習水、榕江等地設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聯系點21個,精準對接白酒、茶、“村超”、大數據、地理標志、非遺等產業創新保護需求。
三是服務保障數字經濟發展。
全省法院大力支持貴州數據知識產權地方試點工作,積極配合開展我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辦法出臺工作的調研論證等工作,為建立健全貴州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體系,加強數據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貢獻司法力量。同時,省法院還聯合省知識產權局、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大數據局共同簽署了《深化數據知識產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四是推進知識產權審判提質增效。
積極推進技術調查官參與知識產權訴訟活動的機制落實,共在12起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中引入技術調查官,依法保護技術創新成果。依法嚴格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在21起知識產權案件中適用了懲罰性賠償,平均判賠金額18.54萬元,最高判賠金額326.32萬元,從嚴懲處嚴重侵害知識產權行為的同時充分補償權利人經濟損失。充分發揮小額訴訟程序便捷高效的程序優勢,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通知(試行)》,全省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結知識產權案件984件,同比增長四倍,有效減輕當事人訴訟負擔。
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大家。
多彩貴州網記者:
請問2024年貴州檢察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尤其在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彭劍鳴:
感謝您的提問。2024年,全省檢察機關不斷深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持續推動高質效辦案,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檢察綜合保護,努力為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檢察保障。
一是保護力度不斷加大。
嚴懲知識產權犯罪,加大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力度,積極穩妥探索知識產權公益訴訟。2024年全省檢察機關共起訴知識產權犯罪161件374人,同比分別增長37.88%和43.04%,辦理知識產權民事檢察案件24件,對審判程序違法行為制發檢察建議9件,辦理知識產權行政檢察案件45件,辦理知識產權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1件。
二是突出白酒產業知識產權保護。
2024年共批準逮捕涉白酒類知識產權犯罪69件144人,提起公訴124件307人,嚴懲侵權犯罪助力貴州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仁懷市院針對6家白酒企業網絡營銷虛假宣傳行為,立案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開展醬酒網絡流通領域專項監督。遵義市匯川區院、播州區院通過建立、運用知識產權領域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強化侵犯白酒產業犯罪追捕追漏,實現從“個案辦理”到類案監督。
三是突出茶產業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地方檢察機關聚焦本地茶企,通過設立基地、工作室、工作站等強化普安紅茶、鳳岡鋅硒茶、余慶小葉苦丁茶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鳳岡縣院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全縣93家茶企入駐國家追溯平臺,有效防范假冒偽造產品。湄潭縣院立案辦理6件民事公益訴訟、1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對“遵義紅”“湄潭翠芽”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公用品牌被違法亂用線索開展監督,推動地理標志規范使用。
四是突出創新發展和民生司法保障。
聚焦強化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商業客戶賬戶密碼等商業秘密保護,為高質量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聚焦味精、雞精、農藥等食品藥品,日用產品、服裝鞋襪、潤滑油、輪胎等民生熱點領域和侵權多發環節,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犯罪,筑牢民生安全防線。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貴州日報記者:
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知識產權是推動企業創新的核心動力。請問貴州公安機關在加強企業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方面推出了哪些新舉措?
省公安廳知識產權犯罪偵查總隊政委張開華:
感謝您的提問。知識產權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守護企業的“命脈”。貴州省公安機關始終將自身工作融入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保護合法、打擊非法,堅持干字當頭、主動塑造,不斷加強對我省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助力我省構建富有貴州特色、在國家產業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加強企業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方面,貴州公安以“三個新”為著力點,全力筑牢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網。
一是開展“新專項”。按照公安部專項工作要求,貴州公安結合全省“六大產業基地”建設和打造“3533”重點產業集群部署,深入開展防范打擊商業秘密犯罪,推動商業秘密刑事保護直達創新能力突出、先進技術密集、侵權風險易發的重點企業,為企業核心技術筑起“防火墻”。
二是組建“新隊伍”。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職能,前移警務陣地,精心選拔一批專業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的民警,組建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警務聯絡員隊伍,對全省243家知名品牌、地理標志產品、“專精特新”企業實行“一對一”精準保護,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專業力量。
三是推出“新服務”。我們建立了《貴州省易受知識產權犯罪侵害企業名錄》,制定知識產權保護“體檢”項目表,幫助企業完善和落實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增強自我防護能力。按照貴州省質量強省和知識產權強省工作領導小組安排部署,積極聯合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入企服務,解決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實際困難,全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
此外,對于企業增強知識產權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方面,我們還有四個方面的建議。一是要強化認知。將知識產權保護提升至企業戰略高度,融入整體發展規劃,并通過定期培訓、案例宣教等方式,增強全員保護意識。二是要健全制度。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規范商標、專利、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管理流程,安排專人負責,確保管理有序。三是要提升能力。加大企業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積極開發先進的加密技術和訪問控制技術,建立知識產權預警系統,從根源上降低被侵權風險。四是要依法維權。一旦發現侵權行為,要及時收集證據,向公安機關或相關行政部門報案,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龔文靜:
今天的現場提問就先到這里。如果大家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會后與省市場監管局聯系作進一步采訪。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五位發布人的詳細解答,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再見!
來源:貴州發布
審 核 :趙映 金晶 汪怡瀟
編輯:沈重陽 封瑜 楊勇 鐘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