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蚌埠4月24日消息(記者 周然 見習記者 劉浩)4月23日下午,“高質量發展中國行·新媒體走基層看檢察”采訪團走進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人民檢察院,探訪該縣“檢察+”模式,助力農民工討薪專項工作情況。
今年53歲的榮某某,干了10多年的土建工程。2023年3月,他帶領71人的工作隊參與五河縣東劉集鎮轄區內的鄉村振興產業園項目建設。
該工程由某建設公司項目負責人劉某轉包給郭某。
在該項目中,東劉集鎮政府已足額支付了工程款,但郭某認為與劉某之間存在賬目不清等經濟糾紛,且因施工總承包方未開設農民工工資專戶,也未按比例撥付農民工工資。
上述種種原因,導致榮某某在內的71人半年工資共計約110萬元被拖欠。
參與本案辦理的五河縣人民檢察院民事檢察部主任王博告訴記者,該案件涉及人數較多,金額較大,接到農民工朋友的求助之后,聯合五河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啟動了司法維權程序。
王博與五河縣人社局仲裁股一級科員王莉等人一起,一方面指導榮某某和工友收集梳理上工時的材料證據;一方面聯絡郭某劉某積極回應農民工訴求。
五河縣檢察院和法院為農民工解答訴求。(央廣網見習記者 劉浩 攝)
最終在王博、王莉等努力之下,召開了調解會。郭某劉某承諾分兩批次兌現榮某某等人的所有欠款。
2024年底,榮某某和工友拿回足額工資。他說:“縣檢察院、法院和縣人社局等多部門的相互協作,是這次追回欠薪的關鍵。”
近年來,五河縣人民檢察院創新構建“檢察 +”多元協同工作模式,通過“檢察+行政”“檢察 + 法援”“檢察+基層調解組織+法院”等多維聯動,打造出“預防—化解—根治”全鏈條治理體系,護佑民生。
五河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妹介紹,2024年以來,共辦理涉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7件9人,涉及被欠薪農民工259人,涉案資金490余萬元,民事支持起訴127人,幫助農民工追索勞動合計報酬180余萬元。
記者了解到,針對農民工討薪這一高頻民生案件,五河縣人民檢察院設立專門辦案組,實行 “三優先”原則——優先受理申請、優先調查取證、優先聯動調解,將案件平均辦理周期壓縮至10日,較傳統辦案流程提速 60%。
第8646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吳貽伙 二審 丨吳熒
來源丨央廣網
編輯丨李昂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