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巴彥淖爾,有這樣一個家庭,一塊地、一群羊是這個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而小小的少年心目中的夢想卻沒有被這一塊地所局限,那時的他,就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常立志,不如立志長。”
2024年10月,神舟十九號成功升空;2025年春,神舟二十號即將發射,35歲的航天員王杰將作為最年輕的成員參與任務,前文提到的一塊地、一群羊,正是王杰的家庭,從內蒙古農村走出的航天夢想,也即將太空中綻放光彩。
有人“寒門再難出貴子”,也有人說“再努力也不如會投胎”,可王杰的成功打破了這些消極的刻板印象,父母都是農民的他,卻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一條路,從成長中的歷練到高考志愿的選擇,王杰的每一步,都和普通家庭的子女一樣,宛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而王杰唯一與他人不同的是,夢想的燭火為他照亮了前路。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王杰:父母都是農民的他,卻找到了最好的一條路
農村家庭的出身從來不是限制,王杰的父母是地道的農民,這樣的家庭背景沒有給他帶來優越的條件,卻培養了他吃苦耐勞的品格,也正是這種品格,支撐著他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行。
教育改變命運,也從來不是一句空話,幼年時期的王杰,從鄉村學校到重點中學,為了讀書,王杰只能在親戚家借宿,從跟不上重點中學成績名列前茅,王杰用自己的努力打開了新的天地。
而在高考志愿填報時,王杰沒有盲目追求名校,而是根據自己的夢想權衡考慮選擇了一所普通本科中的國家特色專業——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制造專業,這條路的選擇,為他今后的發展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從沈航的雙非本科,到考研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攻讀碩士到完成博士學業,王杰一路穩扎穩打完成學業后,順利進入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擔任工程師,這也為他接下來順利通過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可成功的道路從來不是一片坦途,作為非飛行員出身的航天員,王杰面臨更大挑戰:為了追趕空軍飛行員出身的同伴,王杰付出了更多努力。日復一日的加練和四年的刻苦訓練,終于換來了登上神舟二十號的機會。
父母都是農民的王杰,卻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一條路,很多人覺得如果父母只是普通農民的話,對于子女未來的規劃和志愿的選擇都提供不了太大的幫助,這也是很多人覺得“寒門難出貴子”的主要原因。
航天精神需要代代傳承,而人才的培養應與國家的需求對接
可即便父母都是農民,也并不意味著他們對子女的教育起不到任何幫助,倘若王杰的父母不夠重視教育,也不會支持王杰進入重點中學讀書,而有了父母的支持和幫助,再加上王杰的夢想和努力,也就注定了他能在所熱愛的領域閃閃發光。
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每一位默默奉獻的航天人,基層人才正在成為航天事業的新生力量。從農民的兒子到航天工程師,再到即將升空的航天員,王杰的成長經歷展現了中國教育公平的力量,也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精神。
半年一次的載人航天任務,展現著中國航天技術的快速進步。每一次發射都凝聚著無數航天人的心血,每一次成功都是中國科技實力的見證。
航天精神需要代代傳承:從神舟一號到二十號,中國航天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新一代航天人正在接過前輩的接力棒,用自己的方式續寫航天夢想。
而人才的培養應與國家的需求對接,這種家國情懷,正是推動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王杰作為其中的優秀代表,不僅是父母的驕傲,更是無數懷揣航天夢想學子的最好榜樣,最后由衷祝愿神舟二十號飛船發射順利!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