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趁機進攻東南亞。
新加坡號稱“東方的直布羅陀”,扼守太平洋印度洋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加坡作為英國遠東地區重要軍事基地,英國耗費6000萬英鎊修建永久堅固防御工程。
英國在新加坡駐守14萬部隊,為何精心打造的防御工程抵擋不住7萬日軍進攻,短短十多天陷落?
我覺得有以下幾點且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英國忙于歐洲戰場,遠東戰場有心無力!
1933年希特勒掌控德國后開始瘋狂擴軍備戰略野心昭然若知。
英法兩國為自保采取“綏靖政策”,德軍閃擊波蘭二戰爆發德軍以閃電戰迅速占領了西歐大陸。
面對英吉利海峽德國陸軍望洋興嘆,德國為了征服英國開始對英國本土進行大轟炸。
英國本土遭受德軍狂轟濫炸軍事實力嚴重削弱,英國在丘吉爾帶領下開始本土保衛戰。
新加坡遠在萬里之外的遠東,此時英國精力忙于本土保衛戰無力顧及遠東戰場。
日本進攻東南亞后,英國為了防備日本進攻派出Z艦隊保衛新加坡。
日本聯合艦隊擁有絕對海空軍優勢,英國Z艦隊遭遇日軍重創,面對日軍登陸英國遠東皇家海軍有心無力。
其次、雙方部隊戰斗力懸殊天壤之別。
英國為保衛新加坡駐守了大約14萬人部隊,兵不在多在精。
英國保衛新加坡部隊人數大約是日軍2倍,可雙方部隊戰斗力懸殊天壤之別。
保衛新加坡的英軍來源良莠不齊,主要有印度、澳大利亞殖民地征集過來,還有很大一部分新加坡當地土著人。
這些部隊兵員素質戰斗力武器裝備根本抵擋不住海空軍優勢的日軍。
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戰斗力強悍多數是久經戰場老兵實戰經驗豐富且兇悍。
最后、日軍指揮官山下奉文的戰術。
山下奉文被稱為“馬來之虎”,指揮日軍侵占馬來半島。
在進攻新加坡的過程中山下奉文采取聲東擊西戰術先派出一部分部隊在新加坡島北部和近烏敏島一帶水域。
讓防守的英軍誤以為日軍從這里進攻,山下奉文這一戰術成功吸引了防守英軍的注意力。
另一部日軍從新加坡島的西北部繞過柔佛海峽在莎琳汶、克蘭芝、林厝港和裕廊的海灘登陸。
登陸的日軍第18師團雖遭遇馬來軍團頑強阻擊,日軍猛烈炮火轟炸輪番進攻馬來軍團守軍最終全部犧牲。
日軍攻入新加坡防守英軍節節敗退,遭遇多次敗退英軍士氣一落千丈,1942年2月15日防守新加坡的英軍向日本投降。
英國精心打造防守經營的新加坡堅守了十多天被日軍占領。
個人觀點
決定戰爭勝負不是武器而是人,新加坡作為英國在遠東地區重要軍事基地對維護英國遠東利益至關重要。
新加坡在英國經營下構建成牢不可破軍事防御工程,短短十多天被7萬日軍占領可見當時防守新加坡英國部隊戰斗力有多低下。
面對日軍進攻節節敗退英軍喪失了堅守陣地信念,一直沒有信念沒有靈魂的部隊談何戰斗力。
面對兇殘日軍士兵,英軍覺得戰勝不了日本選擇投降,所以講兵不在多在精,一支部隊戰斗力強弱在于這只部隊是否有靈魂。
像《亮劍》一樣,碰到敵人甭管敵人有多強多都要敢于亮劍,倒在對手刀下也是英雄,防守新加坡英軍部隊完全沒有這種氣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