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眼中,央視媒體的主筆在一定程度上堪稱其專業領域內權威性的化身。很多人不僅將優秀且有能力的主筆編輯視為專業的象征,甚至奉其為自己人生的偶像或榜樣。
大多數人很難將央視主筆或編輯與“間諜”二字聯系起來,然而現實中確實存在這樣令人驚愕的新聞事件。
一、從光明日報副主編到日本間諜
2024年11月29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女士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回答了記者針對北京某法院以間諜罪判處一位中國記者新聞案件的提問。
這起案件于2022年爆發,2023年正式宣判,當時便在外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至于討論度為何那么高,是因為很大程度上,這起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是一位長期在官方媒體輸出觀點、在專業領域極具權威性的記者。
這名記者名叫董郁玉,其在中國內部潛伏多年,一直撰寫文章倡議禁止焚燒秸稈,禁止燒紙,禁止燃放煙花等等。
當年,他所撰寫的文章經諸多官方平臺報道、轉發,于國內廣泛推廣。而在他被捕之后,有關禁止燃燒秸稈的措施便被取消了。
可笑的是,當年人民日報和人民網竟也曾轉發董郁玉的一些文章,還對其所謂堅守初心之類的報道予以表揚贊賞。
在他的倡議之下,以環保為借口停止焚燒秸稈,卻導致東北地區病蟲害增加。事實上,他本身寫這些文章背后的綜合目的就是希望中國糧食減產,拉高糧價的同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糧荒。
這位曾德高望重、在圈內聲望頗高的所謂優秀評論家兼記者,于2022年臨近退休時,被曝與日本組織勾結,被官方判定犯間諜罪,輿論隨之發生巨大反轉。
2022年他因為間諜罪被抓,2023年正式判刑,然而他所寫的那些文章給中國社會帶來的那些負面影響還在持續,時至今日仍然沒有從其中緩沖過來。
二、雙重間諜
而在后續的官方調查里,調查人員發覺,這位有著高學歷與豐富留學經歷的媒體人,早年實則不僅被日本情報機構策反,還遭美國情報機構策反,是個雙重間諜。
他后續進入到光明日報擔任評論部副主任,在這期間因為個人工作上便利性頻繁的接觸國家機密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傳遞給日本的情報部門。
這種嚴重損害國家安全利益、有違媒體人基本職業操守與道德底線的行為,他憑借職務便利,多年來持續為之,猶如將尖刀刺向國家。
2022年2月21日,他在北京一家酒店和日本的一個所謂外交官進行情報交換時,被國家安全部門當場抓獲。
后續經過有關部門對于案件梳理審判,對他最終進行了7年的有期判處。很多人或許會覺得這7年對于一個間諜來說,實在是太輕了,但經過這一次事件,他個人前途盡毀,未來在中國又因為曾經犯過間諜罪,將會寸步難行。
日本和美國利用情報間諜在中國內部安插眼線,偷取信息,并且不斷的對中國內部政治問題進行干涉,對中國內部秩序進行攪亂。
這種行為早已突破中國的基本原則底線。對于日本、美國的此類行徑,特別是日本方面的行為,中方已明確表示強烈譴責。
然而,自該案件曝光至今,日本外務大臣多次面對記者提問均保持沉默,對案件判決結果未作任何評論,甚至宣稱駐外使團開展的外交活動為合法活動。
對于日本的惡劣行徑,中方不會一味容忍。事實上,近些年中日關系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緩和。在外交層面,中方早已表明和平態度。若日本持續干涉中國內部事務,終有一日必將遭受中方全面制裁。
結語
對于中國人而言,生于斯長于斯,出國留學數載竟忘卻自己的根源。學有所成后,竟將矛頭指向曾哺育自己的祖國,此等行為實不應當。董郁玉落得如此結局實屬咎由自取。像他這類對國家心懷惡意、忘恩負義的間諜,最終都難逃嚴厲懲處。
信息來源:
[1]光明日報社評論部副主任董郁玉:堅守評論的初心 人民日報
[2]記者董郁玉因間諜罪被判7年 外交部回應 環球網
[3]董郁玉因間諜罪被判刑,外交部回應 津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