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如嘉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4月23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拉開帷幕。本屆車展的一大亮點是首次設立了汽車科技及供應鏈展區,參展企業數量較上屆明顯增長,展區展出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
在這些汽車科技企業里,不少都是首次參展的新面孔。其中既包括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企業,也有商用L4無人駕駛企業,還有輔助駕駛企業,以及半導體和芯片公司。中國公司之外,還有不少國際展商。據了解,有近50家國內外知名科技、半導體和芯片企業都是首次亮相上海車展。
“(參會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到了一個有成果能拿出來和大家交流,也希望在這樣行業性的展會出現的階段。”有輔助駕駛參展商告訴界面新聞,這也代表了大部分新設展位企業的想法。
量產元年到來,Robotaxi成關注中心
去年,Robotaxi重回智能駕駛的舞臺中央。在本屆車展上,Robotaxi同樣占據了更重要的位置,從已量產到準備量產的車型展示,到即將面世的計劃宣布,Robotaxi企業吸引了不少關注。
4月23日一早,小馬智行在國家會展中心5.2H展館舉辦發布會,拉開了上海車展期間參展商密集發布的序幕。這也是小馬智行在去年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創下2024年美股自動駕駛最大IPO后第一次舉辦重要發布活動。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EO彭軍和小馬智行CTO樓天城在現場同臺,面對合作伙伴和媒體發布了第七代車規級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方案,三款第七代Robotaxi家族量產車型也在車展首次集體對外展出。
彭軍介紹,小馬智行搭載第七代自動駕駛系統方案的Robotaxi車型擁有100%車規級零部件以及平臺化適配設計,自動駕駛套件總成本較前代下降70%,是全球首個基于車規級芯片實現L4級全場景無人駕駛能力的系統方案。
樓天城則在現場首次系統性拆解了小馬智行的技術布局,包括PonyWorld 世界模型、L4 無人駕駛車規級域控制器,和安全冗余系統。
“2025年是Robotaxi量產元年,也是小馬智行Robotaxi量產計劃——昆侖計劃成果落地的一年?!迸碥娫诎l布會上表示,小馬智行將同豐田、北汽、廣汽三家車企共同推進Robotaxi前裝量產。
在小馬智行的展位不遠處,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合作的Robotaxi車型也在廣汽集團展臺首次登上車展面向公眾展示。在現場可以看到該車型放在展區的核心位置,廣汽在發布中也對該合作進行了重點介紹。
滴滴自動駕駛現場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介紹,雙方的合作基于滴滴自動駕駛的硬件平臺、多維度安全冗余體系,以及廣汽埃安可支持L4自動駕駛全球化的安全冗余平臺。該L4車型具備全球化適配能力,計劃2025年底下線交付,2026年逐步在廣州和北京等部分區域示范運營。
該車搭載了滴滴自動駕駛全棧自研的計算平臺虎鯨。這是行業首個可量產的、三域融合的整車中央計算大腦,融合了智駕域、座艙域、通信導航域。該計算平臺的GPU算力超過2000 TOPS,CPU達48核,傳感器接入能力比上一代計算平臺提升一倍。
與小馬智行相呼應,在上海車展4月24日媒體日的尾聲,Momenta也發布了其由L2向L4進階的重要計劃。與集中在8.2H館的其他輔助駕駛方案商不同,Momenta的展位設在8.1H館,緊鄰公司的合作車企,展出的呈現形式也更面向大眾,展臺上有許多對于公司愿景的展示,以及核心智能駕駛技術的科普。
Momenta CEO曹旭東在發布會上宣布,Momenta今年計劃推出基于前裝量產的Robotaxi。通過復用量產傳感器和計算設備,Momenta能夠有效降低Robotaxi單車成本。同時,依托“無圖技術”方案,Robotaxi可以實現在各國不同城市道路的環境中快速適配。曹旭東還透露,首批車端無人Robotaxi將于今年年底試運營。
多領域爆發,參展商“更新換代”
有參與了多屆上海車展的參展商在交流中告訴界面新聞,他的感受是在智能駕駛領域,展商今年完成了“更新換代”,一批有新產品、新成果的企業登上舞臺,也有像縱目科技一樣中途“掉隊”的企業遺憾退場,整體來看是更向頭部集中了。
Robotaxi之外,商用L4無人駕駛也有新展商帶來最新的落地成果參展。由滴滴自動駕駛孵化的自動駕駛貨運公司卡爾動力在車展推出未來運輸機器KargoBot Space,并公布基于KargoBot Space的大宗貨運和快遞快運車型于2027年量產,首款定價25萬元+5萬元服務費/年??杽恿€宣布與地平線征程6P展開深度合作、部署禾賽科技最新一代激光雷達,應用于L4級自動駕駛重卡上。
“今年,在礦山、末端配送、中低速物流等商用自動駕駛領域有一些公司跑了出來,在一些細分賽道提升了無人駕駛的信任度和認可度,加上公眾和政府對于具身智能機器人的興趣大幅度提升,我覺得這都是對我們比較大的利好?!笨杽恿EO韋峻青在采訪中對界面新聞表示。
對這些首次參展的企業來說,車展是和主機廠、其他供應鏈伙伴等合作方進行交流的好機會,比起平時一家家拜訪,在展會上可以進行集中交流和展示,維護已有的合作,并建立新的聯系。在卡爾動力的發布會上,地平線創始人余凱和中通快遞集團副總裁金任群等合作方和客戶也來到現場表示支持。
隨著智駕的大規模量產以及普及,今年輔助駕駛方案的宣傳重點也逐漸從算法,到強調量產、工程化能力、智駕平權和“軟硬結合”。工信部最近對輔助駕駛加強監管、規范宣傳的動作不僅讓車企和方案商們對于涉及智能駕駛的技術名詞都緊急進行了調整,在宣傳上也頻頻提及“安全”。
同樣是首次設立展臺的輕舟智航在車展上發布了基于地平線單征程6M的端到端城市NOA解決方案。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市面上量產的高階輔助駕駛方案,都是采用英偉達的Orin系列芯片,基于超60萬臺的大規模量產交付,輕舟智航在征程平臺上進行了大量實踐,在行業中首個做到了基于國產芯片實現端到端城市NOA,給出了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預計2025年NOA的上車量將突破100萬。
強調“軟硬一體”能力的福瑞泰克發布的產品有基于智能駕駛平臺ODIN3.0的高分辨率攝像頭模組,搭載福瑞泰克自研波導技術的前、角雷達產品,以及面向量產市場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福瑞泰克董事長兼CEO張林向界面新聞表示,福瑞泰克擁有豐富的量產經驗,以及在域控領域的多年技術沉淀,在升級先進AI算法的同時,并不盲目追求使用大算力,而是借助自身的工程能力,將智駕算法部署在中等算力平臺上,提供更具性價比的輔助駕駛方案。
佑駕創新則在車展上推出記憶行車量產方案與座艙大模型智能管家BamBam。佑駕創新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在L3有條件自動駕駛逐步放開的關鍵節點,如何平衡駕駛員自由度與駕駛安全,成為亟待攻克的問題。大模型具有強大的特征提取與邏輯推理能力,能構建高精度的動作捕捉與多維度行為分析體系,能監測駕駛員雙手是否同時脫離方向盤(如玩手機、進食)等復雜行為,并警示駕駛員快速回環,將為L3有條件自動駕駛規模落地提供關鍵支撐。
“走出去”與“走進來”,國際交流升級
除了與國內車企的交流,有輔助駕駛方案商相關負責人也對界面新聞直言,本次參展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和國際車企進行交流,探索合作機會。為了這個目標,該企業還在機場承包了廣告位。
在現場也的確可以看到許多外國展商、媒體和觀眾。在輔助駕駛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成為了許多這類企業的必要選擇。
不僅國內企業想“走出去”,國際輔助駕駛企業也想進一步深入中國市場。
本屆車展上,英特爾也以汽車供應商的身份首設展臺。英特爾院士、英特爾公司副總裁、汽車事業部總經理Jack Weast在發布會上發布了第二代英特爾AI增強軟件定義汽車(SDV)SoC。比起在CES 2024上發布的第一代產品,新產品的AI性能比前一代提升了10倍,每瓦CPU的性能提升了61%,音頻性能提升了兩倍。同時,第二代AI增強軟件定義車載SoC是汽車行業首個多制程節點芯粒架構。
在產品上的快速迭代展現出英特爾在汽車業務上投入的決心,這款產品將于2026年開始在量產車輛上部署。目前,英特爾的汽車產品線包括中央計算系列產品,電動汽車能源管理SoC,以及軟件定義域控制器,在車展上都有相關展示。
除了產品展示,英特爾還在展會上宣布了幾項合作。擅長構建生態的英特爾在汽車上也迅速搭建起自己的生態圈,尤其是和中國本土企業。
其中,英特爾和黑芝麻智能聯合發布艙駕融合平臺,在芯片端直接構建艙駕融合平臺。這一平臺整合了英特爾AI增強SDV SoC,以及黑芝麻智能華山A2000和武當C1200家族芯片,以遠超單芯片方案的大算力,同時滿足汽車廠商從 L2+到L4的駕駛需求,和對增強交互式座艙體驗的需求。雙方計劃于2025年第二季度發布艙駕融合平臺參考設計,并做量產準備。該方案也在上海車展展出,可以現場體驗。
在大模型上,英特爾和面壁智能共同研發端側原生智能座艙,推出車載純端側GUI智能體。英特爾介紹,這一車載純端側GUI智能體將為用戶提供離線語音指令理解、上下文記憶、個性化服務推薦和屏幕操作等功能,并在復雜場景對話中順暢解析語言結構和語境、理解自然語言指令。
英特爾之外,輔助駕駛市場上的傳統強者Mobileye也首次以參展商身份出現,展示其基于復合人工智能系統(CAIS)的全面駕駛自動化解決方案,并開展高速和城區領航輔助駕駛(NOA)體驗活動。
“今年是我們第一次以參展商的身份參加上海車展,所以也非常積極地帶來了Mobileye的全產品系列,包括今年新推出的、非常契合‘輔助駕駛平權’這一當前趨勢下市場需求的環繞式ADAS方案,”Mobileye中國區業務發展與戰略負責人陳允香告訴界面新聞。
她提到,自己也有感受到,今年上海車展上和輔助駕駛以及AI相關的參展商格外多,這說明整個行業在持續向好發展,也證明中國是駕駛自動化的一片熱土。她表示,中國市場的機遇和潛力都非常大,Mobileye也會持續加強中國的本土化投入,增加品牌在中國的影響力。
目前,Mobileye中國總部和測試中心位于上海,北京還設有研發團隊——這也是Mobileye除了總部以外全球最大的研發團隊。
Mobileye還強調,近年來,中國車企出海步伐顯著加快。在這一進程中,海外市場更嚴苛的安全法規和動態變化的市場環境提高了車企快速落地海外市場的門檻?;谠谌蚍秶鷥鹊拇笠幠B涞夭渴鸾涷?,Mobileye希望幫助中國車企拓展全球化業務拓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