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知識產權日將至,今天上午,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就公開宣判了一起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小米科技公司發現有商家在馬桶上使用和小米近似的標識,并用“小愛小愛”作為語音喚醒指令,商品銷售量巨大,小米公司于是起訴到法院,要求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并賠償3000萬。法院會怎么審理呢?
這款馬桶用“小愛小愛”作為語音喚醒指令,產品上還使用了“小米零度”字樣,以及和小米商標近似的“M”形標識。
售賣這款馬桶的店家叫做“小米零度”,自2022年11月起,“小米零度”在各電商平臺銷售馬桶及花灑,銷售量巨大,引起了小米公司的注意,小米公司調取平臺數據發現,“小米零度”馬桶及花灑的銷售金額達1.3億。
小米公司認為,小米是馳名商標,被公眾熟知,“小米零度”在商品及銷售頁面廣告宣傳中使用與“小米”品牌相似的標識,構成商標侵權,使用“小愛小愛”作為語音喚醒指令,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小米公司于是起訴到法院,要求“小米零度”消除影響,并賠償3000萬元。
被告“小米零度”則表示,他們的商標與小米商標既不相同也不近似,不構成對小米商標的模仿。此外,“小愛同學”“小愛小愛”的語音喚醒詞與小米的“小愛同學”喚醒詞有質的區別,用“小愛小愛”無法喚醒小米的智能家居設備。
法庭上,被告“小米零度”律師表示,“小米”的圖形商標也跟“小米零度”的圖形商標有明確區別,小米的文字商標從來沒有注冊在馬桶上。“我們只是在馬桶領域去使用相關的商標,并且經過國家商標總局的認證,我們認為不構成侵權。”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小米”商標構成馳名商標,“小米零度”以侵害知識產權為業,網店中售賣的產品均為侵權產品,構成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并且,被告的侵權行為持續時間長,獲利大,侵權情節嚴重,應當適用懲罰性賠償。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綜合審判二庭范靜波法官表示,被告在馬桶、花灑上使用了與原告注冊商標相近似的商標,這樣的行為可能導致消費者產生混淆,因此認定被告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法官同時表示,本案中小米公司主張保護的是智能產品的語音指令,對于這個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并沒有明確規定,本案適用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第四項的兜底條款,認為是一種“其他可能導致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的行為”,因此法院認為構成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仿冒混淆行為。
最終,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被告立即停止商標侵權,停止生產、銷售、宣傳、使用帶有“小愛小愛”語音指令產品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消除不良影響。經利潤率計算,被告的獲利金額達2700余萬元,適用2倍懲罰性賠償,由于賠償金額超過小米公司訴請的金額,法院全額支持小米公司訴請的3000萬元。
看看新聞記者: 潘文婷
編輯: 趙祎韞
視頻編輯: 潘文婷
責編: 金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