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牙克石市第五小學的操場上沸騰起來:翻飛的跳繩劃出弧線、五彩的毽羽躍上足尖、雪白的羽毛球敏捷扣殺……歡呼聲與運動鞋摩擦地面的聲響交織成校園的活力樂章。作為“陽光體育兩小時”政策落地的縮影,這樣的場景如今在牙克石市的中小學校已成為常態,牙克石市通過課程創新、資源整合,讓每天兩小時體育活動從“時間表”變為“實景圖”。
下課鈴一響,市第五小學的學生便興奮地沖上操場,爭分奪秒開始“10分鐘微運動”,掀起體育運動熱潮。大家靈巧躍動于繩間、互相騰挪踢飛彩毽、歡快奔跑躲閃沙包,更有腳環跳跳球、移山洞、跳格子、羽毛球等多種游戲活動,每個區域歡聲笑語不斷。
市第五小學學生王天龍說:“現在的課間活動比以前好玩多了,我們每天都很期待。玩了這些游戲后,我感覺上課都更有精神,注意力也更集中。我不僅學會很多新游戲,還和同學們關系越來越好,我覺得特別開心。”
運動“加時”,快樂“加倍”。相較于短暫的課間十分鐘,體育課和大課間的運動“歡樂時光”讓學生更為期待。學生在大課間整齊劃一地排列成行,隨著廣播中傳出歡快的音樂聲做起廣播體操,彎腰、轉身、拍手……每個動作都展現出滿滿的元氣。等著上體育課的學生更是活力值“滿格”,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開展足球、跳繩、體操、體能訓練等多種項目,不斷提升身體素質、享受運動樂趣。
市第五小學副校長黃開鋒介紹,我校科學規劃時間與空間資源,將國家體育課程、課間活動和社團活動有機結合,構建全方位體育教育體系,積極落實自治區教育廳“每天2小時綜合體育活動”要求。低年級學生開展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趣味游戲,中、高年級安排跳大繩、接力跑、羽毛球等項目,確保全員參與、分層推進。同時,學校組建足球、乒乓球、毽球等體育社團,為學生提供多樣化選擇。
豐富的體育活動已成為牙克石市第五小學校園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當校園成為充滿活力的“運動磁場”,當兩小時陽光體育成為成長標配,牙克石市各中小學紛紛亮出“特色菜單”,高質量打造“強身+益智+特色”的陽光體育模式,創新課后服務、安裝“門上單杠”、推廣“八段錦”等新舉措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市教育局全力推進“中小學生每天2小時綜合體育活動”工作,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一節體育課,高中階段學校每周至少安排兩節體育課,確保每天上下午各進行30分鐘大課間活動。
牙克石市通過調度學校操場、體育館等空間,確保“校校有方案、班班有特色”,讓“兩小時”活動隨季節變換“形態”,實現“四季有特色、天天有活動”。自“陽光體育兩小時”政策實施以來,我市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市教育局副局長陳佳琦表示,全市各校不斷延伸活動陣地,補充體育器材設施,提升體育課后服務水平,積極開展各具特色的綜合體育活動,除推廣傳統田徑項目及足籃排乒羽等球類運動外,還將“八段錦”引進校園以豐富學生鍛煉形式,同時合理利用校園現有空間打造地面游戲項目,并增加團隊合作類游戲的設計,我市正通過多種措施讓綜合體育活動兩小時成為全市中小學的標配。
▌記者:鄭曉曄 紀新杰 劉魁陽 見習記者:蘇米雅 韓茹雪 視頻制作:劉魁陽
編輯:董瑩 黃雅光
編審:趙宗杰 張革
終審:劉暢 雷建軍
總監制:肇慧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