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見義勇為基金會公布了第十一屆廣西見義勇為英雄模范名單。面對歹徒挺身而出的荔浦市人民醫院臨床醫生韋仲謀、下水救人不幸犧牲的賀州市鐘山縣鐘山鎮居民鐘喜禮等75人光榮上榜。
自1994年廣西見義勇為基金會成立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已經開展十一屆見義勇為英模評選工作。風雨同舟三十載,廣西以法治為引領、以制度為保障、以德治潤民心,通過完善政策支撐、健全權益保護機制、創新社會動員模式,推動見義勇為精神融入社會治理體系,從傳統“單槍匹馬式”的壯舉,加速向“見義智為、見義眾為”的新型模式升級。
滴水聚海,大力弘揚見義勇為精神
2023年8月16日,桂林市灌陽縣的山林間,一場生死競速正在上演。
灌陽縣灌陽鎮福星村村民陸濤操控無人機航拍時,發現1公里外的澥江上游突發山洪,而一名母親正帶著兩個孩子在下游壩口玩水。千鈞一發之際,陸濤扔掉無人機遙控器,狂奔一公里沖向壩口,縱身入水將母子三人逐一拽上河岸。30秒后,山洪滾滾而下,沖過母子三人剛剛游玩的壩口。
飽懷大義,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及時發現險情并奮力施救,陸濤的行動是具有時代特色的見義勇為新壯舉。
個人英雄是劃破星空的流星,群體協作是照亮人間的火炬。
2023年2月15日,河池丹峨高速天峨縣境內一隧道內,一輛轎車與一輛貨車相撞后起火,轎車駕駛員受傷昏迷。駕車從此處路過的聶凌、韋秋香、慕光偉、凌杰見狀立即靠邊停車,冒著大火打開事故車門,救出昏迷不醒的駕駛員。為了不讓火勢禍及隧道口的車輛,4人利用隧道里的滅火器材,合力將火撲滅。
2023年6月13日8時許,在桂平市桂江中路,一持刀男子向一女子行兇。騎電動車路過的楊家盛不顧個人安危沖了上去,從身后緊緊抱住行兇男子。正帶小孩去藥店買藥路過的陳石釗見狀也沖上去,和楊家盛一起抓住行兇男子。
從單槍匹馬的挺身而出,到眾志成城的協同作戰,如今的八桂大地,正演繹著“滴水聚海”的動人篇章,彰顯見義勇為精神蓬勃發展的強大力量。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見義勇為不再是某個人的“分內事”,而是所有人共同參與的“全民行動”。
枝葉關情,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
要想“正義之花”開得鮮艷熱烈,就需要有一片讓這份崇高落地生根的肥沃土壤。唯有讓見義勇為人員“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受尊重、經濟上有保障”,才能讓見義勇為精神生生不息。
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規定在醫療、基本生活、住房、教育、就業等方面給予見義勇為人員優先照顧,為廣西見義勇為工作構筑了“法治基石”。
自治區財政補助5999.76萬元,在見義勇為人員表彰獎勵、優撫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建立見義勇為傷殘人員醫療救治和康復標準、完善見義勇為人員子女就學獎學金體系、健全惠及全體見義勇為人員的醫療保障體系……30年來,針對見義勇為人員的優撫體系越來越全面,讓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家人感受到“身后有靠”的溫暖。
社會力量的深度參與,也讓保護網更有溫度。在2023年9月5日的“八桂見義勇為關愛”公開募捐啟動儀式上,廣西見義勇為基金會呼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慈善募捐,在慰藉英魂、傷殘扶助、醫療保障、困難幫扶等七大項目上加強對見義勇為人員權益的保障,“眾人拾柴”的溫暖滲透到每個細節。
見義勇為精神在制度的暖陽中茁壯成長,成為照亮時代的精神之光。“見義勇為從來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需要法治基石、財政支撐、社會合力共同托舉。”廣西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理事長鄒愛華介紹說,這張“枝葉關情”的保護網,接住的是凡人的勇氣,托起的是社會的良心,更讓見義勇為“人人敢為、人人愿為”。
廣泛傳播,凡人善舉激蕩浩然正氣
平凡之軀鑄大義,三十春秋守初心。4月24日,廣西將舉行第十一屆廣西見義勇為英雄模范暨慶祝廣西見義勇為基金會成立三十周年專題晚會,晚會將在廣西廣播電視臺錄制播出。
迄今為止,廣西已經表彰十一屆見義勇為英雄模范,既是對英雄的最高禮贊,更是向全社會傳遞正確價值觀的“精神公開課”。
廣西不斷探索見義勇為行為的新內涵和新形式,把邊民捍衛國家主權、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等納入見義勇為表彰保護行列。據統計,30年來,廣西各級受表彰的見義勇為人員有3519名。其中,受到國家級表彰的英模78人、自治區級表彰的英模479人。
“為勇者喝‘彩’——2023年廣西體彩助力見義勇為捐贈儀式暨‘致敬英模與愛同行’公益健步走”活動現場,見義勇為人員和志愿者通過情景模擬、互動問答、事跡宣講等形式為現場群眾講述見義勇為的真實故事,號召全社會崇尚、支持、參與見義勇為事業。
與此同時,公益廣告牌上的英雄剪影點亮城市街巷、數萬冊《八桂英模譜》走進社區與校園、短視頻平臺上的英模短片刷屏社交網絡……這些具象化的傳播載體,將“見義勇為”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觸可感的身邊故事,讓英雄事跡從文件報告走向百姓生活。
通過一系列“線上+線下”的宣傳引導活動,見義勇為精神得到廣泛傳播。凡人善舉從個體英雄主義向全民共治共享轉變。各地創新建立鄰里守望、社區聯防等互助模式,街頭巷尾的安全聯防隊、社區組織的應急演練,處處彰顯“見義智為、見義眾為”的實踐成果。
唯有讓英雄“流血不流淚”,才能讓更多人“見義敢為”;唯有讓善舉“被看見、被尊重”,才能讓正義“被追隨、被傳承”。鄒愛華表示,廣西見義勇為事業30年的堅守與創新,終將匯聚成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動能,讓浩然正氣在八桂大地永續流淌。
出品:富川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
來源:法治日報
編輯:甘秋蓮
審核:熊秋霞
公告聲明:本公眾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