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近日報道,在法國國民議會國防委員會聽證會上,法國達索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里克·特拉皮爾,對歐洲第六代戰斗機“未來作戰航空系統”(FCAS)項目合作進行抨擊。該項目意在推動歐洲戰略自主,由法國、德國和西班牙聯合推進,達索公司與空客公司等為主要參與企業。
歐洲第六代戰斗機效果圖
特拉皮爾指出,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達索公司與空客公司就分工問題持續爭論,給合作帶來極大阻礙。他強調,達索公司無法單方面解決這種合作困境,需各參與方共同探尋有效項目管理方式。
特拉皮爾表示,FCAS項目參與方工作模式分散,缺乏集中統籌規劃,項目每推進一步便會引發新的分歧。達索公司作為新一代戰斗機的主承包商,僅掌握1/3決策權,在規劃工作流程、調配資源等方面,需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協調各方意見,決策過程極為困難。不僅如此,在技術合作方面,達索公司向合作伙伴尋求技術支持時,對方常以技術保密、利益分配不均等理由拒絕。
特拉皮爾稱,合作各方要達成第二階段協議仍需耗費大量時間。當被問及若FCAS項目失敗,達索公司能否獨自為法國研制第六代戰斗機時,特拉皮爾稱,達索公司具備獨立研制第六代戰斗機的技術實力。他表示,即便歐洲第六代戰斗機投入生產,達索公司的“陣風”戰斗機仍是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針對特拉皮爾的上述言論,空客公司回應稱,FCAS項目正穩步推進,合作方正推動第二階段合同。空客公司強調,德國新政府計劃加快推進該項目,作為歐洲國防工業與戰略自主權關鍵支柱,其在當前地緣政治形勢下意義重大。
達索公司與空客公司截然不同的態度,引發外界對FCAS項目前景的猜測與懷疑。分析人士指出,在之前的歐洲第四代戰斗機聯合研制項目中,法國與德國、西班牙等國在戰斗機性能指標設定方面存在嚴重分歧,難以調和。最終,法國與德國、西班牙等國分道揚鑣,獨自研制出“陣風”戰斗機,德國、西班牙等國共同研制出“臺風”戰斗機。鑒于此,FCAS項目極有可能重蹈覆轍。
不過,有分析認為,特拉皮爾聲稱達索公司有能力獨立承擔研制工作,是迫使空客公司讓步的策略。近年來,歐洲國防工業技術實力下滑明顯,聯合研制成為彌補技術與資金短板的無奈之舉。達索公司在歐洲軍工企業中技術實力較強,但與德西聯合開展FCAS項目,并非僅出于推動歐洲防務一體化的考量,其自身在技術廣度、資金儲備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難以獨自應對復雜挑戰。
此外,FCAS項目性能有待檢驗,其能否契合法國、德國和西班牙未來的實際需求尚未可知。例如,從新一代戰斗機模型所展示的航電系統架構來看,該架構在信息融合與處理速度上與當前全球前沿的航電技術存在一定差距。未來,各方后續將如何應對,值得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孫晨姌
微信值班:王秋爽
本轉載自公眾微信號:央廣軍事
熱銷中!
《航空知識》2024年合訂本
風上風云|云端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