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人民網哈爾濱4月24日電 (尚城)“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近日,在佳木斯市向陽區第二十三小學的多功能教室里,時常傳出赫哲語《烏蘇里船歌》悠揚動聽的歌聲。
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落地生根,2025年4月,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黨支部與第二十三小學聯合開展“赫哲族民歌進校園”工作常態化項目,并成功進行首次對接研究。
“該項目旨在通過高校與小學的聯動,將赫哲族音樂文化融入校園教育,探索赫哲族非遺音樂傳承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同時為高校音樂類師范專業黨組織服務地方文化發展提供可參考的實踐樣本?!奔涯舅勾髮W音樂教育系黨支部書記李莉表示,“‘非遺音樂進校園’工作常態化,不僅能夠為小學生提供專業的地域性民族音樂啟蒙教育,還能增強高校學生的社會實踐服務能力,從而形成‘高校——小學’聯動育人的長效機制?!?/p>
據了解,第二十三小學作為黑龍江省非遺教育基地,有著深厚的底蘊和美育基礎。“此前,學校還邀請了市級赫哲族‘伊瑪堪’代表性傳承人吳翠霞深入班級傳授赫哲族文化,常年設立實驗班。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教師版、學生版赫哲語《烏蘇里船歌》的錄制。”第二十三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于華峰介紹道。
匯聚高校專業力量和資源,佳木斯市將赫哲族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校園常態化教育,讓古老的赫哲族民歌在校園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開辟了赫哲族民歌的傳承與發展的新途徑,有效推動了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圖片由安曉峰拍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