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山歌好比春江水——2025年‘三月三’國際民歌邀請賽(高校組)”在廣西民族劇院拉開序幕。本屆大賽以“民歌無國界,山水有相逢”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五大洲的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波蘭、摩洛哥、贊比亞、土庫曼斯坦、澳大利亞等22個國家的66名選手參賽,共同唱響民族音樂的時代強音。
本次大賽亮點多多、精彩紛呈,得到了國內各大高校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選手們現場演唱了中國民歌以及各國經典民歌,如中國的《茉莉花》《蘭花花》《鴻雁》《多謝了》,韓國的《阿里郎》,馬來西亞的《劃舢板》,越南的《浮萍飄蕩》、贊比亞的《卡萊巴利卡》、西班牙語歌曲《沒有其他人》、塔吉克斯坦的《請微笑,親愛的》等。不僅能讓各國選手充分展示自己國家的音樂文化特色,也促進選手們對中國民歌的學習與理解,增進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讓觀眾能夠在同一舞臺上領略到多元的音樂風格,展現了民族音樂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對比賽全程直播,線上線下相互聯動,設置“最佳民歌傳承獎”“最佳人氣獎”“最佳舞臺表現獎”“最佳傳播之星”“最佳演唱獎”“優秀表演獎”。
2025年‘三月三’國際民歌邀請賽(高校組)不僅是音樂的盛會,更是文化交流的橋梁。民歌工作坊、非遺展示體驗坊、文化講座在比賽期間全程開放,市民朋友可以在這里學唱山歌、制作樂器、演奏天琴、蘆笙等樂器,聆聽文化學者講述傳統音樂背后的故事,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民歌的魅力。這一系列活動旨在讓民歌文化更加貼近大眾,讓更多市民了解和熱愛民歌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悉,本次活動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南寧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廣西藝術學院、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南寧市黨委宣傳部、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承辦。此次比賽參賽院校陣容囊括了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中國—東盟藝術高校聯盟院校以及區內的多所高校,多所藝術院校的加入充分彰顯了賽事的吸引力,同時也呈現出顯著的國際化特征。參賽選手覆蓋全球五大洲,形成了傳統與創新交融、東方與西方對話的多元文化格局。這一跨國界、跨文化的藝術交流盛況,不僅提升了賽事的專業水準,更成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文化交流的生動實踐。
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高校學子提供了一個展示音樂才華的平臺,也讓廣西“三月三”文化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為世界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各國選手以藝術為媒,促進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民心相通,增進了中國與更多國家人民的了解和友誼。
(中國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石睿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