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鬧出天大烏龍,中方無法出席,英財長急喊 &;荒唐&;, 甩鍋美國
黑色縱談
文/智超
說實話,特朗普之前總是嘲笑拜登為瞌睡喬,如今看來,他特朗普該叫作愚蠢唐!
近期,英國財政部長里弗斯公開批評美國對華政策,稱不與我國接觸“非常愚蠢”,這在過去可是大逆不道的言論啊!這樣的態(tài)度轉變究竟意味著什么?是對美國政策的不滿,還是英國在重新審視自己的國際立場?
英國態(tài)度微妙變化
最近有關美國與其傳統(tǒng)盟友關系的討論熱火朝天,大家都在關注一個國家的態(tài)度變化,那就是英國。作為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盟友,英國的立場向來對美英關系起著風向標的作用,但近來卻出現(xiàn)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
英國財政部長里弗斯在一次公開場合上直言不諱地批評了美國對華政策,認為不與我國接觸“非常愚蠢”。這樣的表態(tài)放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美國對華政策向來都是美英兩國共同商定并共同執(zhí)行的,里弗斯的表態(tài)顯然是在打破這種共識。
分析人士認為,英國與我國之間的接觸可能會更加頻繁,這與當前緊張的國際局勢不無關系,尤其是中美貿易戰(zhàn)的持續(xù)進行,讓歐美國家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對華政策。此外,我國似乎也正在主動向英國靠攏,在日前結束的G20峰會上,我國與英國簽署了多項合作協(xié)議,內容涉及貿易、投資、能源等多個領域。
英國顯然希望通過加強與我國的合作來彌補因疏遠美國而可能造成的損失,而美國在對華政策上的強硬態(tài)度可能會讓其失去更多盟友。
我國或因日程沖突缺席峰會
盡管英國和我國之間的接觸日益頻繁,但有分析認為,我國很可能會缺席即將在倫敦舉行的國際能源安全峰會。原因很簡單,我國的日程安排似乎與峰會時間沖突。
有人對此表示懷疑,畢竟當前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仍在持續(xù),而能源問題也是兩國博弈的重要領域,如果我國缺席,將很難在未來的國際能源政策中占據(jù)主動。此外,俄羅斯也因制裁問題決定不參加此次會議。
美國已明確表示會出席,但其參與會議的目的恐怕也是眾所周知的,那就是推廣特朗普時期留下的傳統(tǒng)能源政策。在他任內,美國曾多次向外界宣稱要做世界第一能源強國,并且確實在這一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但是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被普遍認為是錯誤的經(jīng)濟決策,當時經(jīng)濟學家就曾警告過,如果不及時糾正這個錯誤,美國經(jīng)濟可能會出現(xiàn)嚴重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不會局限于美國,還會影響到全球貿易。
特朗普時期的對華政策基本上就是以征收關稅為核心手段,其效果有目共睹,中美兩國都付出了沉重代價,美國的農產(chǎn)品出口受到重創(chuàng),我國也被迫做出反制措施。
如果說里弗斯的表態(tài)只是一個信號的話,那么美國在此次國際能源安全峰會上推廣傳統(tǒng)能源政策的舉動則更加堅定了外界的猜測,那就是美英同盟正在發(fā)生微妙變化,而這一次變革的核心似乎并不是中美兩國。
英國或將成為中美關系新變量
美國需要在貿易政策上做出明智的決策,以避免重蹈歷史覆轍。上世紀70年代,美國曾試圖通過對華政策來拉攏蘇聯(lián),最終卻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了一個無法自拔的漩渦里,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而如今,中美之間的關系正如同當年的美蘇關系一樣,美國試圖通過強硬態(tài)度來迫使我國就范,但結果卻恰恰相反,美國失去了很多原本可以依靠的大國盟友,而我國卻越來越多地獲得了與歐美國家對話的機會。
此次國際能源安全峰會雖然仍然有約60個國家參加,但如果沒有我國,這個會議的意義恐怕要打上一個問號。美國試圖主導全球能源政策,而我國缺席可能會讓其失去一個重要的籌碼。
英國此刻向我國伸出橄欖枝,顯然是在對特朗普政策的不滿,而這種不滿恐怕還將持續(xù)發(fā)酵。
個人覺得,英國與我國的接觸加深,絕對是對美國政策的一種反思與抗議,美英同盟的風向標正在搖擺,未來的國際關系可能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復雜,大家對此怎么看?
說到底,歐洲的態(tài)度可以信,但不可全信。特朗普上臺才短短三個月,無論是行動上還是言語上都把歐洲盟友得罪了個遍,英國人也許是找個機會發(fā)泄一下情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