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4月24日消息A股迎來重磅利好,央行重磅出手!
24日盤后,央行突然公告表示4月25日(周五)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60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此前1000億元MLF已經在4月15日到期,故央行此次通過MLF向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5000億元。
或許與目前市場流動性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央行自3月25日以來,第二次通過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向市場大規模釋放流動性。而此次6000億元的規模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或許與目前市場流動性有關。
近期A股成交額低迷,甚至一度兩市成交額一度跌至9100左右,雖然最近勉強回到1.1萬億大關,但是資金交易規模和交易情緒一直不高。在此次6000億元MLF操作出后,A股資金面的情況不必擔憂。特別是上周市場資金依舊緊張,在月中繳稅壓力下資金需求加大,資金價格出現波動。具體來看,除1月期質押式回購利率下行10bp外,其余各期限質押式回購利率均有所上行,幅度在4-11bp之間。Shibor方面,3月期、1年期Shibor較前一期分別下行3bp和2bp,兩者利差走擴至1bp。
進入4月份后,首個交易日中國人民銀行便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649億元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維持1.5%不變。鑒于當日有3779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3130億元。上周,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資金2338億元,其中周內央行開展8080億元7天逆回購;同期有4742億元7天逆回購和1000億元MLF到期。
至于此次中期借貸便利MLF能否徹底緩解目前資金緊張的情況,還有具體看此次MLF中標利率情況。
央行第二次公開招標采取多重價位招標
此次6000億元MLF招標規模也是MLF利率做出重大改革以來,央行第二次公開招標。
3月25日,央行開展45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同時正式實施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機制。此次MLF操作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終結了MLF利率作為政策利率的歷史使命。當時MLF到期3870億元,3月MLF操作可凈投放630億元,同時也是去年7月以來MLF操作首次凈投放,釋放了貨幣政策邊際寬松的明確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0日,央行宣布階段性暫停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根據央行的公告,1月份至3月份,央行均未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
對此,業內權威專家表示,MLF(中期借貸便利)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標志著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退出。中期借貸便利(MLF)是中國人民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它是以一定期限為特征的貨幣市場操作工具,用于調節銀行體系的流動性,來影響市場上的資金供應量和利率水平。
改革之后的MLF利率能更加靈敏反映銀行間資金狀況,各家銀行可在投標過程中用利率反映自身對資金利率的渴求程度,這就是所謂的市場化選擇機制。MLF作為銀行間機構補足流動性工具的角色顯現。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也表示,3月份MLF操作轉為凈投放,釋放出央行呵護流動性的信號,也展現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下階段,為穩增長、寬信用、穩預期,貨幣政策目標預計將轉向多目標平衡,并兼顧短期流動性。
多次釋放貨幣寬松信號
再次之前,央行曾多次釋放貨幣寬松的信號。
3月21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第一季度例會,提出“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以及“擇機降準降息”,加之會議強調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反映總量貨幣政策仍有寬松空間。在結構性貨幣政策方面,會議提出“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重點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融資、促進消費和穩定外貿”,并且“用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
3月27日,央行副行長宣昌能在博鰲亞洲論壇“不穩定世界中尋找貨幣與金融穩定”分論壇上致辭時表示,在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國明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連續多次降準降息,通過貨幣政策調整來支持經濟發展。政策的立場是明確的,中國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擇機降準降息。
在央行釋放流動性后,A股明天穩了?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