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沈偉 王丹
4月24日,在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洛陽市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召開,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向社會發布2020 - 2025年全市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近五年,洛陽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346件,審結5213件,為洛陽創新發展提供了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洛陽法院成果豐碩。審結涉專利、技術合同等案件543件,明確現有設計抗辯審查標準,引導技術秘密讓與合同糾紛當事人達成和解;審結商標民事案件2119件、刑事案件103件,加強對馳名商標等的保護;審結著作權案件2265件,推動文化創意成果轉化;審理不正當競爭案件239件,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在深化機制改革方面,洛陽法院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老城法院集中受理部分一審案件,實現案件審理專業化、管轄集中化等目標。優化訴訟程序,推進“繁簡分流”,2024年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上訴率較2021年下降近7個百分點,平均審理周期縮至30.81天。構建多元解紛機制,與市市場監管局合作,成立調解中心,2024年新收一審民事案件較2023年同比減少7.95%,調撤率提升至80.99%。
為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洛陽法院健全服務保障機制,制定多項實施意見。強化產業源頭保護,為科研主體提供“訂單式”服務,成立龍門實驗室司法保護中心。結合文旅產業優勢,推動IP轉化,在“唐三彩”著作權侵權案中助力成立協會,保護非遺。
洛陽法院還積極凝聚共治合力,設立巡回審判庭,與洛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建快速處理中心,成立“偃師區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產權司法保護中心”,強化多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同時,通過開展宣傳周活動、舉辦論壇、送法進企業等方式,強化普法宣傳。
發布會上,針對記者提問,洛陽法院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詳細解答。在糾紛化解上,做實前端預防,提升審判效能,推進司法宣傳;在服務科技創新上,營造環境、協同保護、創新審判方式;老城法院未來將聚焦審判質量、“三合一”工作及服務地方經濟;在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深化改革、破除壁壘、暢通要素。
未來,洛陽法院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持續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以技術賦能提升司法效能,以高水平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為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貢獻司法力量。
編審:沈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